“互联网+”视阈下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设路径
2017-03-12李海清耿晓进
李海清 耿晓进
摘要:“互联网+” 作为优化和变革传统产业的新兴理念和技术,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它凸显了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的困境,高校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能力薄弱、培训问题突出、缺乏团队合作。它也为师资队伍建设指引新方向,高校教师要树立信息意识,拓宽培训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师评价机制,重视团队建设。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路径
21世纪以来,人类正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互联网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换中心,“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格局。“互联网+教育”被定义为“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育和通信联系”[1]。“互联网+教育”改变了教育生态结构,重塑了教育生态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
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要求高校教师发生能力结构的改变、角色定位的转变和工作模式的改变。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信息化意识,掌握信息化知识和拥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来说,由于其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的原因,存在着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也应重视团队合作,但团队建设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弱项。解决以上问题对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 “互联网+”视阈下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普通高校也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聚焦于内涵发展。这个过程中阻碍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的因素很多,如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学科发展、管理机制等。但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和团队建设是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 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意识是高校教师的优秀素质,是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对高校教师获得良好教学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科研水平,都和信息意识关系密切[2]。而现实中,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意识不足,不关注社会中新现象的发生,复述教材,照本宣科,知识与现实脱节,不能触及现象本质,理论不能联系实践,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缺少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忽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导致科研水平不高。信息意识淡薄也使高校教师不会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来解决现实问题,甚至质疑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形成教育技术是花架子的错误观念。信息意识淡薄是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科研能力不高的根源所在。
(二) 信息化知识和能力薄弱
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高校教师在信息时代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但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技术知识基本了解,但对于教育媒体、教学设计,对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却了解不多。对于《国家高校教師教育技术能力指南》作为描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的说明,近49.73%和46.65%完全不了解。众所周知,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高质量教师培养方案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明确界定的、用来指导和评价课程与教学工作的实践和行为标准”[3] 。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而能使工作更高效快捷的高级功能只有少数人能掌握。教师对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的编辑能力还不能很好掌握,微课、慕课制作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三) 教师培训存在工学矛盾、无效培训和缺乏学习支持服务问题
地方普通高校师资来源复杂,并非所有教师都接受过师范技能培训。高校教师的职后培训是他们获取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和获取教学技能的主要路径。地方普通高校的职后培训一般包括参加校外组织的研修培训和校内组织岗前培训和学术讲座。参加校外研修有名额限制,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参加,培训内容也不具针对性。岗前培训时间仓促,有应试之嫌。关于校内讲座,高校教师不坐班的工作特点很难将所有教师集中到一起。日常繁重的教学工作导致高校教师很少有时间参加培训,即所谓“工学矛盾”,如果没有行政干预,高校参加培训只有少数凭兴趣参加,缺乏激励措施,参训人数不理想。总之,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模式比较单一,培训组织不够系统,而且后续无跟进测评,不能够了解培训效果,以及缺乏学习支持服务,教师的培训内容的应用和实施不能提供技术支持,导致教师无法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不愿意继续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问题存在。高校教师只能采取自学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这样会造成知识的碎片化,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四) 缺乏团队意识,不利于现代工作模式
“互联网+”时代教学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但地方普通高校在团队合作方面存在着先天弱势。“互联网+教育”要求教师要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与其他专业教师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个人反思,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提升教师个人影响力。课程团队、教学团队、研究团队的建立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内驱力,提升战斗力,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地方普通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伪团队,仅为满足申报环节的“规定性动作”;利益临时共同体,集体参与的目的是为了谋取荣誉、获得经费支持等显性化利益。团队名义下的个体操作,团队里多强调分工而忽视合作[4]。事实证明,传统教学的变革和重大科研课题的解决都需要高校教师团队合作。
二、 “互联网+”视阈下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 树立高校教师信息意识
高校是社会发展前沿知识传授和研究的阵地,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树立信息意识,主动学习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理念。高校教师不能只关注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关注相关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例如TRACK教学法。不能认为教育技术是花架子,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本专业领域的结合才能使得教师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现代教育技术也能促进高校教师本身的专业学习。例如,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教师能有目的改善教学。慕课(MOOC)作为开放资源,能够增长高校教师的本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利用慕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多元化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总之,“互联网+”时代要求地方普通高校教师一定要树立信息意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科研。高校教师只有树立信息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实现质的跨越,地方普通高校发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二) 拓宽高校教师培训路径
职后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若想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名额限制、工学矛盾等问题一定要拓宽地方普通高校教师的培训路径。首先,要建立本校教师培训体系。从教师入职开始,按照教师发展规律制定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例如,从助教到讲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从讲师到副教授,要增加教研课题内容的研修;从副教授到教授,要增强其省部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申请的知识。培训内容除了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还要参考教师集体的需求,要进行需求分析。培训组织要有专门部门负责,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制定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保证全员参加。其次,要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培训渠道,加强教师培训。引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在线课程,要求教师学习规定课程。鼓励教师自学名师名校相关慕课课程,获得证书纳入考评。再次,经常开展相关学术交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兄弟院校优秀教师来校讲学。在校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组织国家、省级比赛获奖者和优秀的同行进行讲座。最后,建立教师学习支持服务机制,帮助解决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应用所学时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利用QQ群对学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相应教学资源制作的指导,相应信息技术工具的提供等。学习支持服务机制能缓解教师的学习压力,支持教师尝试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师資队伍建设成果落地。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互联网、网络带宽、数据中心的建设,软件设施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电子书籍与电子教案资源库等。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良好的设备和环境的支持。首先,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需要有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学员且网络、音响、投影效果良好的会场,技术实践培训需要有设备运行良好的多媒体网络机房。其次,培训后也需要提供便利、易用的应用环境供教师应用实践。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高校就无法实施大规模培训学习,高校教师也就无法大规模接触到信息化理念与知识、新技术、新工具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高校教师也无法实施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无法积累相关教学经验,也无法做出教学改革和进行教研活动,无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高校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将受到重大影响。所以,为了增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应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四)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机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驱动力。对教师的评价,是为了激励和改进教师发展。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努力的方向。传统的教师评价存在着行政主导、重科研轻教学、程序繁琐、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教师的分类管理。可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每个类型教师考评重点不同。二是评价模式要多元化,教师基本考核和个性考核相结合,终结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规定轨道和自选轨道相结合。三是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公平的考评环境。分类管理和多元评价必然带来工作的复杂性,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职称评审系统就可以达到数据共享、申报环节公开、简化申报工作量、无纸化匿名评审,形成人机劳动分工的更加公正的评价环境[5]。
(五) 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互联网+”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团队建设。如“专业+外语”的国际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外语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跨专业和学科进行教学研讨。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需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团队合作。一门慕课的建设,有时不止一名教师要完成讲稿、脚本的录制,后期是由教育技术中心教师依照脚本完成。慕课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多名教师共同参与答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单打独斗式的工作方式不再适合时代要求,建设好教师团队才能够实现团队和教师个人的双赢。地方普通高校要形成共同价值观,加强团队管理,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优化和变革传统产业的新兴理念和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生态结构,要求高校教师改变观念,加强学习来适应新生态的要求。那么,它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传统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地方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就必须要求高校教师树立信息意识、拓宽培训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师评价机制,重视团队建设。只有这样,地方普通高校才能提升内涵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磊,周冀.无边界:互联网+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4.
[2] 苏洁, 王希民. 高校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J]. 理论界, 2005,(6):125.
[3] 孙立新.美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08,(12):137-138.
[4] 刘国艳.地方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现实困境与变革走向[J].江苏高教, 2015, 181(3):113-115.
[5]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完善多元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EB/OL]. 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192/ s133/ s149/201703/t20170303_298073.html,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