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2冯莹莹
冯莹莹
摘要:教师是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者,是学生职业潜质的挖掘者,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者。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所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研和了解,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通过与高校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专业教师,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队伍; 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提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职业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一、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建设和社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的新型劳动者。从客观上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在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在数量、素质、专业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思路和对策来加以解决。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不充足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应达到1:20,而由于近年来高中学校不再招收自费生,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人数猛增,使得大部分职校的师资比例在1:30~1:40之间,个别专业的师生比达到1:50。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同时教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所需的专任教师数量也相应较多,而面对缺少专任教师,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现有教师“中途转行”“赶鸭子上架”等办法来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
(二)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素质不够高
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原来的中学教师转任而来,加之学校采取的一些应急措施,使得教师队伍素质受到影响。以专任教师的学历为例,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大多学历不合格。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有些教师来自初中、高中更有甚者来自小学,教师的学历大多为中专、大专,近年来教师开始公开招聘,才补充进一部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寥寥无几。
(三)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的基本依据,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需求的新兴专业的人才较多,这就需要职业学校为一线生产输送专业技能对口的劳动者。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是由有着教育、教学经验的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的,这些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缺乏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学校会从社会上招聘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兼职教授专业课,但这部分兼职教师只有技术,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和课堂管理能力,不能把自己的技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四) 职业学校培训机制不完善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缺少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政策,培训的措施和制度得不到保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教师的培养任务,忽视教师的培训、进修任务(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在职培训)。由于受到培训经费不足、编制过紧、时间冲突、内容不符等不同因素的制约,职业学校难以完成教师的进修提高任务。
(五) 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严重不足
中职学校由于专业教师创新和科研能力的不高,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例如新兴的航空城铁专业,随着我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急需高铁服务工作人员,但是因为职业中学现有教师结构不健全,缺乏高铁航空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局面,学科专业建设跟不上当前形势,难以培养出市场所需的合格人才,使学校特色专业发展也受到限制。有的专业虽有专业学科带头人,但受到其他教师学历、能力、时间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难以形成骨干专业的特色,并形成品牌。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 多方合作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一是将普通高校作为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力军,中职学校可以与普通高校合作,根据学校教师现有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确保高校为中职学校输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完善教师队伍。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做好教师队伍建设长期规划,根据现有的教师比例和职称结构,完善教师聘用机制、资金保证机制,引入有合理学历、经历、技能的教师,匹配现有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学科健康发展;三是做好兼职教师管理。学校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从社会上选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创立“兼职教师库”,根据兼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聘用待遇、授课时间,使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兼职。
(二) 深入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一方面,对于新入职的教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岗位实践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师德修养、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管理、课堂管理、教学常规、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新入职的教师能尽快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具备本专业课堂教学规范和职业技能,进行正常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培训模式,以专题讲座、模拟教学、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等方式,对一线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活动等内容的全方位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习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技术,同时熟悉相关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 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必须建立起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的保障制度,严格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解决好教师的培训进修、职称评定、住房安排等各项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有研究表明,工资提高、奖金增多、工作压力减少、生活环境优良等是最能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对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着重要作用。
(四)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承担者,是培养生产一线工作的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学生职业潜质的挖掘离不开教师,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这就对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普通中学教授文化课的教师不同的是中职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由此可见,中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是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具备的必要能力。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科学性地、计划性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加強学校与相关专业的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专业课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锻炼,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和经验等一些形式,将行业企业特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 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校长的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专业特色、形成品牌的关键,而基础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在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中,学校在培养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机制,可以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给出适当的政策倾斜。学校要加强教师“争当骨干”的意识,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提供平台、机会,发掘教师各自的潜能,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选取业务精湛、技能高超、品德优良的教学骨干与新教师通过一对一结伴的形式,在常规教学、班级管理、课程研讨、技能提升等方面,相互启发、学习、切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培育造就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以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