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2017-03-12李恒威
李恒威
(浙江大学 哲学系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8)
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李恒威
(浙江大学 哲学系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8)
对(不论是哲学思辨还是科学实证的)理智而言, 很难想象会有一个比意识问题更能激起人类的好奇也更有魅力的挑战了。 “还有什么比知道如何知道更困难的事情呢?正因为我们有意识, 才使我们能够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对意识提出疑问, 还有什么比认识到这一点更让人迷乱的呢?”每次读到杰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和意识理论家达马西奥(A.Damasio)的这段话, 我总有一种强烈的同感。
有人认为, 意识是人类理智最后的前沿, 是宇宙的最后一个秘密;也有人认为, 意识超越人类理智的理解, 因为意识是人类理智得以理解万物的基础。 2005年, 《科学》在其发布的一期周年纪念专刊中列出了科学迄今还无法回答的125个问题, 其中的第二个问题是“意识的生物基础是什么”。 不过, 我认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之前, 我们需要回答一个更基础的问题——“意识是什么”。 也就是说, 在探寻意识的生物基础之前, 我们首先要理解意识现象。
在当代, 意识现象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的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或领域, 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意识科学。 我们认为, 要全面地理解意识, 需要做四个维度上的研究工作: (1)在现象学上辨别意识的外延和澄清意识的内涵;(2)在形而上学上说明心与身-脑的恰当关系;(3)在方法论上发展出体验、 观察和检测意识的有效方法;(4)在科学上说明意识的生物演化机制。 显然, 第一个维度的问题是意识科学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意识是什么”, 这是一个内涵问题;“什么是意识”, 这是一个外延问题。 内涵是关于定义的, 而外延是关于指称的。 事实上, 我们对“意识”这个概念既需要知其内涵, 也需要明其外延。 对于“意识”的内涵,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看法: “意识”就如同“美”或“真理”这样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恰当地使用它, 但要定义它却出奇地困难。 如果说直接下定义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那么举例(即外延列举)就是理解意识的一个最好的起点。
塞尔(J.Searle)认为, 要理解“意识”的含义, 最好用例子来说明。 他写道: “当从无梦的睡眠中醒来, 我进入意识状态, 这一状态会在我醒着的时候一直持续。 当我睡着, 被麻醉或死亡时, 意识就终止了。 如果我睡觉时在做梦, 我也是有意识的, 虽然梦比起日常清醒时的意识状态在强度和生动性上要低。”与无梦睡眠、 全身麻醉、 昏厥和死亡状态相比, 正常人的日常清醒状态就是有意识的。 类似的, 意识的“信息整合理论”的提出者托诺尼(G.Tononi)在《PHI: 从脑到灵魂的旅行》(PHI:AVoyagefromtheBraintotheSoul)中写道: “每天晚上, 当我们沉入无梦的睡眠, 意识会消隐。 与此同时, 每个人的私人世界——人与物、 颜色与声音、 快乐与痛苦、 思想与感受, 甚至是自我——都消失了, 直到我们醒来或开始做梦, 意识才会恢复。”埃德尔曼(G. Edelman)最初也是通过举例对比的方式来理解意识的: “对于意识是什么我们多少都知道一点。 当你进入无梦的深睡, 或深度麻醉和昏迷时, 你就会失去它。 当你从这些状态中恢复过来时又会重新得到它。”
通过举例对比, 我们可以直观地判定什么状态是意识状态, 但作为科学研究, 我们仍然希望有一个严格的意识定义, 从而使我们能超越直观的理解。 尽管至今在意识科学中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定义, 但追寻意识定义的努力一直存在。 概括起来, 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类意识定义。
结构定义。 意识在结构上是一阶的还是二阶的?像丹尼特(D.Dennett)一类学者认为, 除非一个心智过程是可内省或可反思的, 它才是有意识的。 这是一种二阶的观点, 也就是说, 只有当心智过程对它自身的痕迹存在一个二阶表征时, 这个心智过程才是有意识的。 与之相对, 一些现象学传统中的哲学家, 像胡塞尔(E. Husserl)、 萨特(Jean-Paul Sartre)、 梅洛-庞蒂(M. Merleau Ponty)、 扎哈维(D. Zahavi)等人, 则主张意识是前反思的(pre-reflective)自身觉知(self-awareness)。 这是一种一阶的观点, 它强调意识是自我呈现的(self-presenting), 自我呈现是意识的内在结构。 例如萨特认为, 并非反思向自身揭示出被反思的意识, 而完全相反, 是非反思的意识使反思成为可能;前反思意识是自身意识(self-consciousness), 这个自身意识不应该被视为一个新的意识, 而应该被视为意识的内在反身性结构。
感受定义。 意识是一种感受或感觉(feeling or sensation)。 例如, 汉弗莱(N. Humphrey)认为: “要有意识, 那么本质上要有感觉, 即要有对此地此刻发生在我身上事情的负载情感的心智表征。”本质上, 这种理解与“感受质”(qualia)和“成为……所是的感觉”(what it’s like to be...)这两个措辞所要传递的想法是一致的。 当我们依感受来理解意识时, 我们也是在依自我感(senseofself)来理解意识, 因为感受必然蕴含了一个主体。 达马西奥也持类似的主张: “有意识的心智状态包含一个固有的(obligate)感受方面——对我们而言它们感觉像某种东西。”意识的感受定义也是一种一阶定义, 因为感受是前反思的。
表征定义。 表征定义也是内容定义, 因为通常人们的意识状态总要表征特定的内容, 不论是表征外部世界的状况还是表征主体自身的状况。 埃德尔曼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意识的, 他称意识为“记忆的当下”(the remembered present), 即对当下瞬间的整体场景的体验。 这个整体场景就是心智意象(mental image)或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即心智内容。
觉知定义。 的确, 对通常的意识体验, 一方面有一个所体验到的对象, 但另一方面则是这个体验对象得以显示的意识本身;事实上所意识到的对象与意识本身是可分离的, 尽管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紧密的关联。 就可分离的意义上而言, 意识本身是另外一个“东西”而不是它所关于的对象。 在当代对意识的理解中, 这个关键分离却常常被忽略。 詹姆斯(W.James)认为意识本身是一种“能知”的功能, 即觉知(awareness)或知道(knowing)。 他曾经这样说: “我的意思仅仅是否认意识这一词代表一个实体, 不过我却极端强调它确实代表一个功能(function)。 ……那个功能就是知道。 为了解释事物不仅存在而且被报道和被知道这个事实, 为此‘意识’假定为必要的。 谁要是把意识这一概念从他的基本原理表中抹掉, 他就仍然必须以某种方式让那个功能得以行使。”在东方传统中, 意识体验中可以与体验内容分离的意识本身——这个“能知”(即觉知或知道)的功能——也被称为“纯粹意识”(pure consciousness)。 因此, 可以说, 意识的本性就是纯粹意识。
尽管我们最初对意识的理解来自举例对比, 但要深入理解意识的特性, 深化意识的内涵理解就是必不可少的。 意识的吊诡之处在于, 它本身就是那个“知道”, 而任何定义都由这个“知道”来实现, 因此不可能用作为“知道”活动产物的另一个概念来界定知道这个概念的“知道”。 就此意义而言, 意识是不可定义的。 人们可以从自身所处的意识状态来体会和领会意识, 但却无法真正地定义意识。 正因为如此, 斯特劳森(G.Strawson)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我们确实知道意识是什么;当我们在看、 尝、 触、 闻、 听时, 我们知道了意识, 当我们饥饿、 发烧、 恶心、 欢乐、 厌倦时, 我们知道了意识, 当我们在洗澡、 分娩、 走路时, 我们知道了意识。 可如果有人要否定这一点, 或者要求给意识下个定义, 那么只需做出这样两个回应。 第一个是阿姆斯特朗(L. Armstrong)的回应, 当有人问他爵士乐是什么时, 他的答复是: “如果你要问, 那么你永远不可能知道。”第二个回应要温和一些: “你是从自己的情形中知道意识是什么的。”你大致知道意识是什么, 这只是因为你正处于意识状态。
(李恒威,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尚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