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赢视域下校企双主体“虚拟订单班”模式的创新
——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3-12潘万贵林海波王伟麟蔡慧孟
潘万贵,林海波,王伟麟,蔡慧孟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多赢视域下校企双主体“虚拟订单班”模式的创新
——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潘万贵,林海波,王伟麟,蔡慧孟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虚拟订单班”模式,即校企合作多赢视域下,由企业突破专业与年级的限制,在校学生定向招收学生,通过校企对接成立新班级,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需求的引导式培养模式。在市场化的人才导向下,“虚拟订单班”的运作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对相关教学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建立“虚拟订单班”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实施模型和检测体系,真正做到“融专业入产业”,使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要。
校企合作;双主体;虚拟订单班;模式
自我国推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各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始探索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各高职院校均开始大力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运而生。“订单班”是企业从未来几年对人才的需求量预测,通过和高校合作,提前培养适合自身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存在毕业后不到指定企业工作的情况,学生的单方面违约,给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开展带来了重重困难。“订单班”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量身定制企业所需人才,委托校方进行培养的产物,但“订单班”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订而不定”,校企双方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亟需创新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校企双方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以社会化培养目标定义市场化培养模式,与台州市知名企业(如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虚拟订单班”的创新型订单式合作模式,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深入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这可以有效地建立起校企间深度合作的平台与机制,为实现学生工学结合,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保障,成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传统“订单班”的问题分析
“订单班”模式已经在很多高校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这种实践经验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已经对学生实践能力、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等都有较大的提升,切实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扭转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众多职业院校经过长期探索而总结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对于职业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1]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当前的“订单培养”都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不容忽视。经过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发现传统“订单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订单培养与学校人才培养相冲突
目前,伴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冠名班”与“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然而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发展中,由于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与岗位资源,使得学校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需要,签订“订单班”协议,并制定各种规则、要求。企业需要学校在“订单班”配置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来确保“订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毕业季来临之时,或者是新生刚刚报到的时候,很多企业会挑选优质人才加入“订单班”,使得校方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以及存在使用教学资源的不平均情况,引发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资源冲突与矛盾。
(二)关于人才供需指标的矛盾
对于企业而言,其所需求的订单班人才,均需要符合企业实际岗位的需求标准,要求人才在基本素质上可以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并且很多企业认为在订单式的培训方式下,必然可以获得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对于学校来说,并不了解企业所预期的较高“素质指标”,所以在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很多教学环节过于形式化,导致最终的人才培养效率不高,为校企双方合作埋下了隐患,双方在人才供需指标难以平衡的背景下,产生了一些矛盾。
(三)专业技能与单项技能矛盾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与高职类院校均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兼顾着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然而在“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企业希望让学生进行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加强单项技能的训练,完全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忽视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2]在此背景下,束缚了毕业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一旦学生无法到订单岗位就职,必然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据部分“订单”毕业生表示,其在岗位上的发展存在着综合素质的局限性。企业无法使其有足够的上升空间,也不愿过多的对人才进行再次培养,导致了学生未来发展受到阻碍。
(四)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目前,“订单班”模式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因为在订单班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与专业的岗位技能,而且还可以直接就业发挥其个人的专业作用。[3]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订单班”的教学应拥有相对较高的操作技能培养水平,满足相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教师也必须要具备相应技能水平,且要适应“订单”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如果难以满足,则会降低学生的专业水平。[4]然而,我国很多高校以及部分与企业合作的学校,在师资力量上还有所欠缺,难以满足企业的经验需求,在低水平的师资力量环境下,“订单培养”的质量也会遭遇瓶颈。[5]
(五)“订而不定”的信誉问题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订单班”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诚信与信誉问题,校企双方签订合同的“订单班”毕业生不一定到“订单”企业参加工作,“背信弃义”,另找东家。[6]与此同时,还存在“订单”企业不一定招聘“订单班”毕业生的情况,其原因或者是企业效益不佳,或者是培训的人才素质不佳。
二、基于校企合作多赢视域下“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虚拟订单班”模式运行灵活,可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组建成班,班级规模也不受限制,这样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对学生来说,此平台不仅让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得到企业专家的悉心指导,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以“准员工”适应岗位。同时,学生的“顶岗”表现,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活简历,通过这个活简历,企业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利的参考。校企合作、项目育人,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课程与社会中实际所需之间的脱节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的满意度。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基于校企合作多赢视域下“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在办学理念方面,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全新理念下,建立以就业岗位和岗位群为基础的课程新体系。为了确保毕业生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岗位,在“虚拟订单班”的教学中,也要采取因材施教、因岗施教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同时辅以公共基础技能课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对学生专项技能分类培养,满足合作企业的需求。
(二)全程引入企业参与
为了避免企业与学校的教育冲突,在“虚拟订单班”的教学培训中,需要提高企业的参与度,让企业可以更多地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时时关注校方培训班的实际状态。企业越早参与到人才培训过程中,就越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校企双方合作紧密度越高,则更容易制定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培训目标。让企业更多的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介入到培训班的工作中,并将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明白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培养经企业认定的双师型教师
为了解决传统“订单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议企业的专业技师也要加入到教学环节中,同时也需要一批可以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师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一支懂知识、会操作、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会大大提高“订单班”的教学质量。同时在企业技师的加入下,也可以环节校方师资力量难以分配的问题。
三、“新东港虚拟班”的发展现状与创新实践
(一)“新东港虚拟班”的发展现状
2014年3月,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正式达成协议,建立“虚拟订单班”,共招收学员45名。在该班中,会以准员工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就业,并迎合企业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2014年4月,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新东港虚拟订单班”第一期奖学金发放仪式暨第二学期招生面试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第一期“新东港虚拟订单班”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并对第二期新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统计,目前经有十多名学生已经与校企双方签订了协议。大部分学生都反映目前的培训班教学效果良好,且有期望到公司实习与工作。
作为第一家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共建“双主体办学”的知名企业,新东港药业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推进二级学院的共建组织机构、共建专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实训基地和“厂中校”、共建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目前,公司正在实施以“机器换人、空间换地”为主的转型升级,正在向高度自动化、集约化方向生产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此次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公司签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空间,必将推进双方的合作往纵深方向发展。
(二)“新东港虚拟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新东港虚拟订单班”将通过符合现代市场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输送大量实用性技能人才。通过以下创新实践的方式,可以满足企业的订单培养需求,从第一期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推广。
1.制定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聘任企业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在“虚拟订单班”任职,可以加强企业与学校的紧密连接。随着第一期订单班的开展,企业与学校再次修订了原本的培训方案,在很多问题上进行了改进。例如在奖学金设置方面,由于培训效果的良好反馈,企业再次提升了奖学金的额度。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企业输送更高素质的人才。由校方与企业领导共同组建指导委员会,可以对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决定。
2.企业技术人员带动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全面分析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学校需要引入企业的技术人员,合理地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将企业实际的培训经验与操作知识带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有助于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素质与专业能力。对于未来将从事制药行业的高职毕业生而言,岗位意识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将企业的职业素养提升作为课程体系里的一部分,按照企业作业要求,在课程中增加技术、流程、验收规范等,全面对接企业的现代化市场需求。
3.企业将企业文化及时的带入“虚拟订单班”
在“虚拟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之外,也要尽早地了解企业的文化与技术核心。2014年3月22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新东港订单班”的42名学生参观了公司的阿伐他汀车间、中试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和质检大楼,各部门相关人员在现场作了简单的介绍。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反映受益匪浅,对设备仪器有了更直观地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方向和提高了信心。在此背景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企业的认同感。
4.通过提供教学设施的方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实训中心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给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设备,建立培训实训中心,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相应技能的训练而提升“订单班”毕业生培养的质量。
5.“虚拟订单班”教学要突出专业化与实践性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根据培养计划,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安排教师也参与到一线的研发与生产环节,让教师可以实际地了解企业的一线操作流程,并丰富教师的经验。与此同时,将教师纳入到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当中,有助于让教师掌握企业的培训方式,了解企业的专项技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实战经验。
6.坚持持续化的合作,建立评价体系
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力,集体协商,为构建高质量的“虚拟订单班”献计献策。以目前“订单班”实际出发,根据订单班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双方在课程按排和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成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为发起人,学校和企业为主导,“订单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定的“虚拟订单班”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多方协调参与,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例如,“虚拟订单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情况给学生打分,该分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效果,反过来给企业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即类似学校里教师的评教。通过多方面评价结果的汇总,最后得出综合性反馈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
综上,在市场化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背景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必然途径。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明确各自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从传统的“订单班”模式中转变过来,通过理念更新,反复研讨,共同协商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育资源和企业的顶岗实习资源,大胆去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将“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在改革中不断创新。不同年级、专业学生,满足了企业在不同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虚拟订单班”培养模式,给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值得继续推广发展。
[1]张武.校企合作“虚拟订单班”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4(6):162-163.
[2]任丽惠.校企合作“订单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纺织服装教育,2014(3):223-226.
[3]吴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职校企合作实效评价研究[J].职教通讯,2012(16):64-67.
[4]汪洋,周向阳,林清辉.校企双主体教学中“标力虚拟班”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102-104.
[5]王中林,李建新.基于“订单班”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4):142-143.
[6]刘丽娜.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3(11):175-176.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辉]
Innovation of Double Subjects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Virtual Order Class"Mode Based on Multi-win Perspective
PAN Wan-gui,LIN Hai-bo,WANG Wei-lin,CAI Hui-meng
(Ta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
"Virtual order class mode",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win,namely the enterprise breaks the limitation of major and grade,enrolls pre-assigned students from college students,organizes new class through enterprise and college docking, and carries out the guidance training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With market-oriented talents orientation,the operation of"virtual order"class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It should reform the relevant teach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establish"virtual order"class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and testing system of learning mode,truly integrate profession into the industry,and let graduates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double subjects;virtual order class;mode
G710
A
1009—7600(2017)04—0065—04
2016-11-24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349);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82);2014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14GHY08);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5年度课题(kg2015822);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1432672);浙江省2015年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534529)
潘万贵(1961—),男,浙江台州人,副研究员;林海波(1977—),男,浙江台州人,教授;王伟麟(1978—),女,浙江台州人,助理研究员;蔡慧孟(1979—),男,渐江台州人,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