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圣”与“外王”
——孟子与荀子合论

2017-03-12胡健

关键词:内圣外王荀子孟子

胡健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内圣”与“外王”
——孟子与荀子合论

胡健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孟子主张性善,强调“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追求“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更多地体现为“内圣”的路向;荀子则主张性恶,强调礼法对社会的重要作用,重视“裕民强兵”以及大一统的“王霸”之气,更多地体现为“外王”的路向。

内圣;外王;孟子;荀子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问题,先秦儒道两家都主张“内圣外王之道”。不过,由于社会政治立场不同,儒家、道家对“内圣外王”的理解也有差异。老子与庄子都有他们的理想人格(“内圣”),也有他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外王”)。如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说的就是道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对理想人格和政治主张的理解与道家不同,其“内圣外王之道”自然与道家也不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孔子那里就已经有所表述。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在他看来,尧舜就是“圣王”,所行的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出现了分化,孟子与荀子围绕“内圣”与“外王”分别有所阐发,提出了一些新主张。相对而言,孟子更多地发展了儒家“内圣”的思想,荀子则更多地发展了儒家“外王”的思想。

一、孟子与“内圣”

孟子是主张性善的。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作为同情心的“恻隐之心”,在孟子看来就是“仁之端”。“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人的本心也就是人的本性,因而“尽其心”就是“知其性”,也就是“知天”,而“知天”就能“立命”(孔子曾有“天命”一说)。孟子的“内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仁、义、礼、智”与道德规范

从“性本善”出发,孟子认为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内容或价值,都不是从人性之外而来的,相反,是由人性本身决定的。正因为作为道德规范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先天具备、生而有之的,所以孟子反对告子“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善的,正是由人的恻隐之心引出了仁,由人的羞恶之心引出了义,由人的恭敬之心引出了礼,由人的是非之心引出了智。也就是说,“仁、礼、礼、智”这“四端”都根植于人性之内,是人性中原本所固有的,且由人性本身生发而成,而非外部介入或牵引的结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孟子看来,每个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而那些不遵循“仁、义、礼、智”道德规范的为恶者,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的本性不善,而是因为他们背离了自己原有的善的本性。

(二)“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

由于孟子主张“性本善”,所以他自然而然地主张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是自律。孟子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君子,就必须多在修身养性上下功夫,而且要真正做到身体力行,才能使天下得到太平。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是对他人要求严格,却对自己放松要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故而,孟子主张“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反求诸己”,旨在强调一种对他人宽容、对自己勇于反思的态度。孟子还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可见,“反求诸己”还体现出对道德自律的要求,而道德自律最终应落实在对“仁、义、礼、智”的不断追求中。孟子认为,一旦人进入了高尚的道德境界,就会因“身正”自然获得“天下归之”的尊崇与拥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下》)孟子的“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之所以能让人体会到“乐莫大焉”,是因为人性的彰显与天命的实现,使人获得了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道德自豪感与满足感。

(三)“浩然之气”与道德境界

“万物皆备于我”的道德自豪感与满足感,并非轻易能获得的,需要经历一个磨练过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揭示了人的尽性知天是一个艰难的个体经受考验、深化体验的历程。唯有经过这种艰难的历程,人才可能达到真正高远的道德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说法,直言自己“善养吾浩然之气”。他对“浩然之气”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些神秘,不太好理解。它既有气功修炼的内涵,也有道德修炼的内涵,或者是二者融为一体的产物。很明显,“集义所生”则更多地是在强调道德方面的内涵,如此,“义”就与“四端”有了内在的关系。“浩然之气”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的充沛的道德感与充沛的生命感凝聚而成的内在的行动意志,因而才“至大至刚”,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可以说,“浩然正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存其心,养其性,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崇高道德境界,即“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内圣”的境界。完全可以说,孟子主张加强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要铸就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即“内圣”。

孔子说:“为政以德。”(《孔子·为政》)已经将人的道德修养视为治国惠民的重要基础,隐含着对“内圣”的要求。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发展了儒家“内圣”的思想,同时也论及“外王”,主要表现为孟子主张统治者要实施“与民同乐”“仁者无敌”的“仁政”。“仁政”就是在政治上以“仁心”“行不妨人之政”,而这种“得民得心”的“仁政”,才是天下无敌的。“仁政”是孟子在“外王”方面的重要政治主张,既是他的“内圣”思想发之于外的体现,也是实现“内圣”的途径之一。由于孟子的思想中明显留存着原始公社的人道遗风,他提出的“外王”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在孟子的思想中更值得注意的还是他的“内圣”,即“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与“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而这可以说也是儒家的“内圣”之源。

二、荀子与“外王”

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他们对人性的见解却截然不同。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则主张人性恶。所以,荀子强调礼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礼乐能“化性起伪”,使人性之恶变为人性之美。荀子也谈“内圣”,但与孟子相比,他更注重“外王”。荀子的“外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分使群”的礼法政治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但是他的“礼”不同于孔子的“礼”(周礼)。荀子是从人类这个“大群”的生活去看待“礼”的必要性的,对“礼”的解释明显地引入了“法”的成分,可以说是全新的。荀子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礼”既然可以“正国”,有“礼”国家才能安宁,可见荀子的“礼”的功用与“法”相同,“礼”也是“法”。所以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只有尊崇礼法,礼法制度完备,才能“明分使群”,使得天下安宁。在关于“礼”的起源上,荀子的观点不同于孔子。孔子从人的心理情感中寻找“礼”的起源,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从外在节制的角度去寻找“礼”的起源。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这里,“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的“礼”,已经注入了新的理性,不再是僵化保守的教条。既然“人生而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那么“礼”的产生对人类来说自然就非常有必要。荀子还指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对“明分使群”的礼法新解,可以说是荀子外王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裕民强兵”的王道理想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面对诸侯国之间的攻占兼并,荀子主张要“法后王,一制度”“隆君权、主一尊”。他的思想显然是在为当时欲一统天下的问鼎者提供理论支撑。与孔子、孟子相比,荀子的思想出现了以往儒家所没有的新内容,如《富国》《强国》《议兵》《王制》《王霸》等篇章反映出荀子的思想刻上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烙印。荀子从社会现实出发,虽然提出必须节制人的欲求,抑制人性之恶,但他并不主张“寡欲”,也反对“去欲”。相反,他主张以道导欲、以欲养性。他认为国家要让百姓富裕,“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穸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荀子·大略》)。我们知道,儒家有所谓的民本思想,荀子也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荀子的裕民主张虽然体现出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却与孟子只讲“义”而不言“利”明显不同。荀子的裕民主张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兵,荀子提出国家要“坚甲利兵”“高城深池”(《荀子·议兵》),因为只有兵强,国家才能兴盛,这显然受了法家耕战思想的影响。“裕民强兵”的王道理想,是荀子外王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王霸之气”的君王之威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执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荀子·王霸》)荀子强调,君主作为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居于礼法制度的中心地位。“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荀子·王制》)君主必须具备“一天下,隆君权”的威风,具备一种“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的“王霸之威”(《君道》)。这种“王霸之威”可以从“别”“养”“情”三个方面去看。其一,看“别”。“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之者,是贵天下之本也。”(《荀子·富国》)从“礼”的角度讲,虽然君王的社会地位崇高至极,但他的人性与一般的人性并无不同。君主也有欲,而他的崇高地位使他的欲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为“天子之礼制如是”,这就是“别”。其二,看“养”。君王本身就有欲,“礼”之“别”不但使他可以充分享受天下之乐,也使他的人性得到了“养”。而“养”在荀子看来,也包括“以养其德”。所以荀子说:“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睪芷,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所以养耳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倍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养”不但对君王有好处,也是百姓所需,“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荀子·富国》)。其三,看“情”。“情”是在“别”与“养”的基础上产生的,就是所谓的“王霸之威”。荀子说:“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錭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后众人徒,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戒其心……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荀子·富国》)因为是“积美”,君王的“王霸之威”也会自然地内化到他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一种“王霸之气”的君王之威,这是一种重“王霸之威”的权力美学[1]。

当然,荀子也讲内圣,所谓“化性起伪”,即强调通过礼乐的学习,使人能很好地适应“礼”的需要,从而达到“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全”“粹”的人格境界。但是,荀子所处的时代与孔、孟所处的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客观上要求必须结合现实对儒家学说作出变通,所以荀子更重视外王。如果说主张人性善的孟子发展了儒家的“内圣”之学,那么主张人性恶的荀子则发展了儒家的“外王”之学。荀子的“富民强兵”的王道理想与“王霸之气”的君王之威,可以说是儒家的“外王”之源。

三、余论

现代新儒家把“内圣外王”当作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来加以探讨,并形成一种由“内圣”开出“外王”的理路,即企图把“圣人”造就成“圣王”,由“圣王”来实现社会政治理想。冯友兰在他的著作中就反复提出这样的观点。他在《新世训》中提出,“欲为完全的领袖者,必都需以圣王为其理想的标准”[2]488。换句话说,在冯友兰看来,“圣人”是最适宜于做“帝王”的。张灏对此有过更明确的表述。他说:“在政治层面上,‘内圣外王’代表着儒家一种特有的道德理想主义——圣王精神。这个精神的基本观念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政治的领导,而政治领导的准绳是道德精神。因为道德精神可以充分体现在个人人格里,把政治领导交在这样一个完人手里,便是人类社会‘治平’的关键。”[3]26对新儒家的这一道德形而上学,笔者并不认同。现代社会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有它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追求。仅就政治而言,民主法制显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而这正是传统政治所欠缺的。或许,对个人而言,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体会到“孔颜乐处”,这或许是可能的。但仅凭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能把一切社会问题解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新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并不可取,因为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之路。

[1]胡健.从“美”到“积美”:论荀子的政治美学或权力美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5):44-48.

[2]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集:上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灏.张灏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Inside-sage and Outside-king——On MENG Zi and XUN Zi

HU Jian
(School of Liberal Arts,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001,China)

MENG Zi thinks that the nature of man is virtuous.And he stresses the moral self-discipline of“seeking self”and pursues the moral field of“noble spirit”.Therefore his thought embodies the road of“inside-sage”. MENG Zi thinks that the nature of man is evil.And he stresses the key part of ceremony and law in the society and focuses on“enriching the people and making the army strong”and the king spirit of great unification.Therefore,his thought embodies the road of”outside-king”.

inside-sage;outside-king;MENG Zi;XUN Zi

B222.5

A

1009-7740(2017)01-0019-04

2017-01-09

胡 健(1954-),男,江苏沭阳人,教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荀子孟子
“内圣外王”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