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精神凝练与师范文化的传承创新

2017-03-12胡灵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胡灵敏

(洛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师范精神凝练与师范文化的传承创新

胡灵敏

(洛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师范精神是师范教育的精魂。 东汉洛阳太学的治学理念和行为准则中蕴含着“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精明行修、 经师人师同求”的师范精神, 这一精神伴着洛阳师范学院的成长, 形成了优良的师范传统, 坚定了学校师生忠贞不渝的师范信念; 以“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的师范品格作为校训, 彰显了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展示了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 师范精神的凝练、 师范信念的确立和师范文化的发展, 对现代师范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师范精神; 师范文化; 传承创新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1]昭示了21世纪的中国大学将要承担起一项新的使命。 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解读:一是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 立足所在地域的实际, 对民族文化遗产思想价值的发掘和阐发, 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是结合学校的性质、 定位、 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 建设好大学自身的文化, 对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结合东汉洛阳太学的文化遗产及洛阳师范学院的发展历史、 学校性质、 办学特色等, 进行师范精神的凝练与师范文化的传承创新实践, 以为新时期大学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提供借鉴。

一、 师范溯源与师范精神的凝练

大学的文化传承离不开对优秀历史文化的挖掘。 东汉光武帝时期在都城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洛阳太学, 到汉质帝时发展到顶峰, 在校生达3万余人, “内外讲堂, 诸生横巷”的盛况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 声誉甚佳的官府学校。 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洛阳太学有“严于择师”的传统。 有研究认为, “师范”一词最早是东汉时期作为选任太学授业师资(在当时被称为博士)的标准而出现的。[2]汉代杨雄说:“师者, 人之模范也。” 所以, 在当时“师范”又称“做人之范”。 太学博士采用征拜、 举荐和考试遴选等形式进行严格选拔, 接纳了孔安国、 匡衡、 董仲舒、 贾逵、 许慎等一批鸿儒硕师在太学“掌教弟子”; 太学博士多为上层社会名流, 对儒家经学有专门的研究, 说经具有很强的讲学性质, 体现了太学教学与博士学术研究的一致性; 太学教学多采用经师讲学的形式, 注重博士讲经的艺术性, 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传经大师, 曾有“《五经》纷纶井大春”[3]849、 “殿中无双丁孝公”[3]1867之说, 教学造诣极受嘉许; 太学常用大班上课的形式, 这里的大教室“长十丈, 广三丈”, 能同时容纳数百名学生听课; 太学里常见高足弟子相传, 由于师生比例悬殊, 博士初始仅有几人, 后来发展到十几人, 最多时也只有30 人, 而学生却多至几千人, 高峰时达3万人, 采取弟子相传, 高才生教低才生, 老学生教新学生的教学形式, 满足了太学生的求学要求; 太学博士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由研讨学问, 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 太学学术气氛浓郁, 师生常集会辩难, 相互论难蔚然成风; 太学除教学儒家经典之外, 还有天文、 历法、 数学等自然知识。 如此的教学, 培养了众多思维敏捷的“善论难”者, 成就了张衡、 王符等一大批学识渊博、 思路开阔、 研究能力强的高才生, 创造了浑天学说、 地动仪、 《二京赋》 《潜夫论》等辉煌成就。

洛阳太学400余年的办学实践, 历练了“崇德修身、 尊师敬业、 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的治学准则。 崇德修身:《礼记》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皆以修身为本。 尊师敬业:古代建太学的目的是“传先王之业, 流教化于天下”。 《礼记》中说: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大学之礼, 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 所以尊师也。 ”可谓师道首在尊严, 只有尊师才能敬业。 实事求是:汉代古文经学提倡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班固著《汉书》称“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颜师古释意为“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 这种客观求真的态度为历代学者所继承, 成为中国古代治学的一大原则。 经世致用:今文经学提倡经世致用, 关怀人文, 关注现实。 《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政治理想, 经过汉代今文学者的阐发, 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传统。

文化挖掘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但传承历史文化需要精神凝练, 这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洛阳太学的文化遗存, 是时过1700年之后在这片故土成长起来的洛阳师范学院的宝贵财富。 我们从洛阳太学“崇德敬业”的治学理念、 “为人师范”的行为准则和“鸣辩慎思”的求知氛围中, 凝练出“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精明行修, 经师人师同求”的师范精神[2], 对学校乃至师范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办学信念与师范文化的传承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 师范精神对洛阳师范学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源于1916年创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 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筚路蓝缕, 负重前行, 经历了创办过程的艰辛, 搬迁流亡的磨难, 抗日救亡的激荡和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冲击,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规范、 快速、 跨越式发展。 其间, 校名几经更易, 校址多次迁徙, 员工离散聚合, 但几代洛师人坚守师范性质, 高举师范大旗, “师”字不移。 学校创办至今, 先后经历了河南省立河洛道师范学校、 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河南省立洛阳中山中学、 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 洛阳师范学校、 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师范学院的不同层次的办学阶段。 回顾历史, 从学校创办到1958年, 42年中等师范教育的办学磨炼, 为向高等师范教育的转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起, 学校在高等师范教育的道路上时走时停地接受了20年的办学历练, 1978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了学校的高师层次。 之后, 经过10年的努力和规范发展, 在深化教学改革、 突出师范特色、 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988年被国家教委第一批表彰为“全国优秀师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商业化浪潮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动荡, 学校提出“不上攀, 不旁骛, 安其位, 守其责, 精心营造教师的摇篮”的办学思想, 坚持“不乱办学层次, 不改师范性质”, 严格进行为人师表的训练, 在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教育实习和师范技能训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 基础扎实、 独立工作能力强、 具有创造性的优秀教师,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到20世纪末, 学校经历了又一个10年的发展壮大, 积累了足以让专科层次的办学难以容纳的辉煌, 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韵律, 学校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凝聚广大师生的力量和智慧, 提出了“勤攀登、 勇拓展”的口号, 经过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 于2000年实现了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办学的跨越, 开始了本科水平的建设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 学校的发展更是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在学生规模、 师资队伍、 学科结构、 专业设置、 教学设施、 校园规划、 社会服务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这一时期, 学校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去向的诸多疑惑, 多方组织师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 既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又使全校师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了“师范”二字的深刻含义。 广大师生认为, 师范传统是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范者, 可谓立身做人之表率也。 ”对现代洛师人更有实践意义。 激烈的辩论使学校师生对师范精神和师范品格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师范是理想信念的体现, 肩负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师范之道, 就是弘文励教、 为人师表之道; 师范是做人楷模的要求, 代表着先进和优秀; 师范是自尊、 自爱、 自强、 自立的精神标志, 意味着奋斗与奉献; 师范是人类文明的承传与接力, 彰显着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坚定的信念, 进一步明晰了学校办学的师范性质和教师教育的特色地位。 仅此, 学校以秉承师范传统, 弘扬师范精神, 高举师范大旗为己任, 确立了“以洛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 以教师教育为特色, 以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心, 以持续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为己任, 以文学、 历史学和理学学科为主, 教育学、 法学、 管理学、 工学、 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开放性、 多学科、 教学型优秀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 使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师范信念在新一代洛师人的心目中更加坚定。

三、 恪守校训与师范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 创新的目的是把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校的发展, 师范精神也在不断升华。 百年来, 几代洛师人秉承千年太学精神, 把青春、 智慧和才华源源不断地注入师范文化之中, 推动师范教育的学术发展, 智力增长, 人才辈出, 硕果累累。 形成了“厚德博学, 励志笃行”的校风, “德以修己, 教以育人”的教风和“勤学善思, 知信达贤”的学风; 凝练了“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这一具有时代精神和内涵特征的洛师品格。 作为对师生员工的精神馈赠, 1991年学校把长久积淀形成的洛师品格——“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确立为校训, 以使融入校园的每一位师生, 都有一种胸怀国家、 情系学子、 育人至上、 面向未来的崇高神圣; 都能从中领会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素质在于师范的社会进步的内在规律; 都能认识到师范教育的特殊地位以及理解人民教师的价值尺度和神圣使命。 这种理想、 职责与信念, 正是我们对师范精神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

校训是一所学校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 长期的办学之路结晶出为学校师生奉为人生圭臬的校训——“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 它吸纳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之精髓, 与东汉时期洛阳太学甄宇博士“师表风范”息息相通; 它凝练了学校的办学历程、 办学传统和办学精魂, 与现代学校发展要求相适应, 成为师生的立身之本; 它凝聚了以陈治策、 王镇楠、 孙席珍、 陶雄、 刘导生、 任访秋、 陈梓北、 叶鹏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名师的治学方略, 培养了以李翔悟、 李蕤、 韩钧、 杜秉灿、 丁池、 赵慎应、 陆柱国等为代表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时代骄子[4]26-34, 46-52, 72, 74, 88, 237-238; 它反映了洛师人对师道相承、 代代永续, 勤勉有为、 勇为表率的教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期盼。 时任校长在确立校训时将它阐释为:敬业, 从业忠诚不渝, 工作勤勉毋懈, 是对教育事业的神圣感和责任心; 奉献, 热爱教育对象, 无私无我, 是师德的核心; 为人师表, 言教身教并举, 经师人师同求。[5]690他指出, 校训是训练学生的规矩、 培养学生的目标; 全校师生员工要仰校训为道德规范, 尊校训为行为准则。 继任校长以“敬业奉献”要求师生将“敬业”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状态, 以“奉献”去积极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迈向丰富高远的人生境界; 以“为人师表”要求师生做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精明行修, 经师人师同求”[6]。 后任校长将校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进行“校风、 教风、 学风”的建设, 告诫师生敬仰校训, 以开放进取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坚持学习; 养成亲近书籍、 尊重知识、 崇尚真理的学术品格; 注重学术修养, 追求学术创新, 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讲究学术道德, 保持学者节操, 杜绝哗众取宠和功利投机之举。 现任校长将校训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 提出“以人为本, 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 多方组织师生开展校训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活动, 带领师生员工进行校训工作实践。 他强调“以人为本”, 用教师的完整人格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是学校生产劳动的基本方式[7]; “以师为本”, 用教师的教学艺术去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师范院校存在的价值体现[8]。 他认为, 实践校训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使命; 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勤于学习, 善于实践, 勇于创造, 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更高的人生境界和更加辉煌的人生目标; 就是要求每一位师生以校训精神为鞭策, 励精图治, 争做世人的楷模和社会发展的引路人。 他说, 唯有如此, 才会形成良好的学风、 教风、 校风和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唯有如此, 为人师者才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术英才; 唯有如此, 万千学子才会在今日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不断进步, 追求创新, 敬业求真; 唯有如此, 代代新人才会在建设“富强、 民主、 文明”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 才会在“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的不懈追求中走向卓越。

历任校长对“师范”的倾心以及对校训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几代师生对师范精神的传承和光大, 形成了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 20世纪末, 学校以简化的“师”字作为形象主体, 上下左右分饰“河图洛书”数字的典型组合, 设计创作了形如柳丝飘拂的学校标识, 意示学校是一所地处河洛的师范学校, 崇敬并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用“九朝古都文明之源, 太学精神薪火相传, 为人师表, 敬业奉献, 树蕙滋兰春满园……”填词创作学校校歌, 彰显厚重的地域文化和师范精神的特色作用, 激发洛师学子积极、 健康、 向上的报国情怀。 同时, 还借助道路命名和建筑物标识, 用“立雪园”“问礼路”“河洛卦图”……将尊师典故“程门立雪”、 儒家圣贤孔子“入周问礼” 、 人类文明之源的“河图洛书”等众多河洛名典融入文化校园的建设, 弘扬师范精神, 营造浓重的人师氛围, 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品格。 学校教育师生佩戴校徽、 高唱校歌、 铭记校训, 以使他们厚德载物, 知信达贤, 牢记使命, 自强行健, 做“敬业奉献, 为人师表”的一代楷模。

千百年的师范渊源, 凝练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师范精神; 百年来的师范教育, 坚定了百千万洛师人忠贞不渝的师范信念; 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 展示了洛师学子永恒的精神品格。 以此, 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 投身于民族的教育事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辉煌的成就, 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今天, 学校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 以“办特色、 出名师、 育英才”为目标, 正在进行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 相信师范精神的弘扬与师范文化的传承创新, 将会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助推中国梦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实践。 因为社会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 大学理念的每一次变迁和功能扩展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极大繁荣。 “文化传承创新”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起, 作为新时期中国大学的第四使命, 必将带来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崛起。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4-24(2).

[2] 杨作龙.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河南教育(高教版), 2005(12):96-97.

[3]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4] 贺项超,等.洛阳师范学院校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 叶鹏,等.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6] 马孝民.杨作龙:从“历史”深处走来[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5):42-43.

[7] 时明德.论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教管理模式的必然性[J].教育与职业, 2005(29):27.

[8] 时明德,徐大真. 试论终身教育思想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8-62.

[责任编辑 湛贵成]

Formation of Education Spirit & Spreading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Culture

HU Ling-min
(EducationScienceCollege,LuoyangNormalUniversity,Luoyang471022,China)

Culture spreading is the du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 spirit, as the core of teacher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unning a teacher college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education concept and behavioral principles of Luoyang Tai Xue in Eastern Han Dynasty imply such education spirit as “Upright Moral Integrity, Pure Personality, Wise Learning, Knowledge-and-Virtue Teaching”, which has formed the excellent education tradition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Its education principles as “Devotion and Model” present the features of running teacher colleges and exhibit a profound education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 spirit, the building of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ulture, will produce an everlasting influence on modern teacher education and also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spirit; education culture; spreading and innovation

2016-04-26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292); 洛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5-XJJG-056)

胡灵敏(1964—), 男, 河南伊川人, 硕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G4

A

1009-4970(2017)04-0088-04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融通道侗文化传承创新创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基于智慧城市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
舞蹈艺术素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