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

2017-03-12岳宁冈

林区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服务质量体育

岳宁冈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17)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

岳宁冈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17)

开展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不仅是高校体育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人力和信息等资源优势为实现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研究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是全面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组织方式;实施策略

高校体育场馆既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基础设施,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运营管理模式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依据高校体育场馆占国内体育场馆比例较高的现实状况,提出面向社会开展体育服务的要求,这是我国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强制性依据,同时,也是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根本依据。研究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有利于高校强化市场化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创新适应市场发展的竞争机制和体育管理体制,理顺公平竞争关系,挖掘广大体育教师的社会发展潜力,打通高校体育与社会结合的通道,提升办学层次与效益。

一、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

1.校内职能评价的组织方式

普通高校建立科学的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校内职能评价:有利于优化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环境;有利于对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进行审视与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在社会服务中的“窗口”作用。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的校内职能评价是为了检验与总结服务社会所获得“双效益”预期结果。每年度由国资处、后勤处、审计处、财务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体育场馆进行专项评价,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客观反映校内体育场馆对外开展社会服务的状态。通过评估与总结,为制定下一年度体育场馆对外社会服务的目标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并合理地对体育场馆的现行经营管理方式、代理管理方式及管理运行机制等进行调整与完善[1]。建立高校社会体育服务校内职能的评价体系,必须遵循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规律。把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的校内职能评价同校内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其与学校整体体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校内职能评价组织方式的具体评价流程为:主管部门调研,制定评估标准,体育院系部评估总结,评估组评估并作出评价结论,体育院系部制定整改方案并尽快实施。

2.政府部门评价的组织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不仅是高校自身的工作,同时也是政府服务型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高校发现体育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差距,从而有效解决目前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质量建设中的问题。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等级评价,既可提升政府服务高校的形象力,又能激发高校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2]。体育局的管理部门,如体育产业处,每年都会以填写统计表格的方式了解与掌握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并到一些典型高校进行专项调研与检查。尽管该种评价模式暂时是一种调研式评价,缺乏权威性认定,但政府部门认为评价模式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可为高校申报政府体育产业的引导资金立项打下基础,为评选高校社会化服务先进典型创建良好条件。以体育公共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思想基础。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公共服务的设施,可通过评价衡量其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评价也能够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政府部门评价组织方式的具体评价流程为:政府主管部门调研,制定评估标准,高校体育院系部总结,评估组评估,做出评价结论,政府主管部门反馈,各高校制定整改方案。

3.服务对象评价的组织方式

公民在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数量”值。公共体育项目的实施成败取决于干系人的利益追求与获得程度[3]。社会体育评价中的干系人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社区组织、新闻机构、网络媒体、体育社会服务市场中的合作者与竞争者等。实际上,不同层次的干系人对体育社会服务有着差异性的需求与期望,开展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干系人的意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是人,不同人群在高校体育场馆从事健身活动能够体验到管理与服务的质量。由健身者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进行评价,是最直接、可靠和客观的评价,也是最有效果的评价。尽管干系人的文化层次、学历结构、体育修养、运动爱好、健身消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通过协调干系人的关系,一定会对高校体育场馆开展社会服务功能带来正能量。服务对象评价组织方式的具体流程为:高校、评估机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制定评估标准,向干系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干系人如实填写并提出建议,高校体育院系部向干系人反馈统计分析结果,并向干系人代表通报整改措施与计划。

4.社会代理评价的组织方式

社会代理评价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评价方式,主要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招标中。普通高校的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可以借鉴社会代理评价方式,对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从方案设计、运行模式、质量检测、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服务过程,都需要做出真实评价。目前采用的上级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方式,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质量的程度,容易出现“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评价过程。如由高校、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实施委托评价,可增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可信度。社会代理评价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般由3—5名熟悉经济管理及体育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采用综合评分法和加权法进行量化、评审、记分,最终得出结果。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为调动各级学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开展评选优秀学校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撑。一般按照材料层层评审、层层申报,如果采用社会代理评价方式,能够为没有评上的普通高校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努力方向[4]。因此,社会代理评价组织方式具有公开性、公平性、适应用、科学性的特点,能够在未来普通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实施策略

1.树立科学的发展评价理念

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实施,关键在于人的体育管理观念的更新与重视程度。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主要管理者要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对高校整体改革的促进功能。高层管理者能够最先接触到必须学习的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文件,通过政策文件的学习,树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构建高校体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与时俱进、与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5]。其次,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规范、适用的体育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高校各项体育制度,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条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发展规划》等。再次,着重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组织建设,由分管领导、国资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体育院系部组成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解决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定相关申请报告,报校务委员会审批。第四,健全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管理。根据学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特点,与绩效评估、岗位考核工作有机结合,以实施常态化的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估程序,形成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特色。

2.建立规范高效的评价机制

建立规范高效的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是提高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6]。首先,要全面、突出重点地选择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内容,从财务层面、服务层面、场馆层面、政策层面、运营层面、人力层面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内容体系。尽管这些内容不能完全覆盖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但总体上可以客观地反映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主体性工作。其次,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实施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准绳。根据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各项评价内容,制定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可选择定量定性的评价标准,也可选择定性转定量的评价标准,关键是保证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与等级评定的合理性,有利于客观判断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质量。再次,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方法综合使用。既要评价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过程,又要评价服务质量提升所产生的效益。还可以采用申诉性评价制度,促进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公平、公正。

3.搭建综合信息评价平台

信息平台能够使到高校体育场馆的健身者根据自身需要,准确地识别与接受体育场馆信息平台发出的体育信息,方便健身者的客观需求,使其产生主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行为。通过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匝选、接受、使用,促使健身者对到高校体育场馆健身更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7],从而使高校体育场馆信息服务与健身者的自我需求形成良性互动。首先,高校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应具备提供体育设施查询的功能,其信息栏目的内容应包括体育场馆名称、地点、开放时间、设置项目、消费额度、预定期限、指导人员等。可在线同健身者进行交流,为健身者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健身者提出的疑问,及时实现健身者的愿望。其次,高校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应具备评价功能,健身者可集中或分散对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专题信息栏目评价可按五级满意度进行评价。再次,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发布评价内容,包括场馆服务的各个方面,由健身者及时做出评价,并保持评价的个体化、自主化与常态化,对健身者提出的建议与评价结果可通过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做出应答。

4.提高体育管理队伍的素质

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管理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保证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首先,要建立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严格聘任条件。根据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目标与要求,管理者既要具备体育专业基础,又要具备管理科学基础,而且要尽可能地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或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的专业培训。通过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促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体育社会服务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定工作技能和方法。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或体育培训机构的相关技能考核,获得体育职业技能证书。这样可以不断改善、调整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结构。再次,建立奖优惩劣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体育管理人才发挥积极作用的良好环境,建立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评定体系,以绩效、能级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并作为待遇的依据[8]。

5.建立体育运动保险制度

高校体育场馆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认知水平偏低,尚未意识到风险的预防是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目标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预防体育场馆风险,建立体育运动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择[9]。首先,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要加强对健身管理对象的个体运动风险教育。宣传各项健身运动对人体易发生的风险与伤害,促进健身者提高自我规避运动风险的能力。通过宣传,从珍惜生命、健康运动的视角,使健身者正确认识参加体育运动保险的重要意义,自觉参加运动保险。其次,高校体育场馆要建立体育运动保险制度。凡是健身服务对象必须参与运动保险,由保险公司上门服务,现场办理保险业务。再次,各高校体育场馆开展投保服务,增加场地设施安全保险,这样才能使体育场馆管理者与健身消费者解除后顾之忧。第四,保险公司要主动服务,根据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实际,大力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责任险的实施,简化、规范理赔程序,保证高校场馆责任保险实施的有法可依。

总之,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物质资源,可持续地服务社会,建立并逐步实施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评价机制。

[1]编写组.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编写组.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编写组.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明.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效果的基本评价与发展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8):46—50.

[5]蔡锦光.基于社会效益: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3):171—172.

[6]侯爱清.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实问题与可行性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9):9—10.

[7]潘红玲.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服务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3,9(9):78—81.

[8]岳宁冈.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应急机制的建立与运行[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4(2):94—96.

[9]岳宁冈.城市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社会化的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1,4(3):21—22.

〔责任编辑:李海波〕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Social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Venues

YUE Ning-gang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7, China)

To develop college sports venues social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is not only the university sports goal request, but also is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College sports facilities, huma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sports venues provide material foundation, therefore, research on social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venues organization wa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is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mpletes the evaluation work.

colleges; sports stadiums; social services; quality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1.049

2016-10-0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2015SJD253)

岳宁冈(1976—),男,江苏南京人,从事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研究。

G818.2

1008-6714(2017)01-0104-03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服务质量体育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