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重要内容的探讨

2017-03-12高梅香张利敏

林区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内容生态

高梅香,林 琳,张利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a.地理科学学院;b.黑龙江省高校地理环境与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25)

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重要内容的探讨

高梅香a,b,林 琳a,b,张利敏a,b

(哈尔滨师范大学 a.地理科学学院;b.黑龙江省高校地理环境与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25)

生态学是许多高校自然地理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之一,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将生态学实习过程融合到自然地理学的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利于野外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研究型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整合、优化野外实习内容,也有利于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野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补充并完善野外实习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野外教学实习内容,调整和确定野外实习基地和路线,制定科学合理的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方法。

生态学;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与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许多高校自然地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专业野外实习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生态学的实习为自然地理专业的野外实习增加了新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就生态学成为自然地理学专业野外实习内容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探索性地提出具体实践内容,有助于推动高校自然地理专业生态学课程实习的进程。

一、生态学成为自然地理学专业野外实习内容的原因分析

1.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环节之一

生态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生态学的野外实践教学是其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考察与研究方法的独立教学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生态学知识大多是抽象的,由于没有直接观察到研究对象,因此,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往往是暂时、肤浅或不准确的。只有进行野外实习,使学生接触野外、观察自然现象,才能使学生找到生态学概念的原型,从而加深对生态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建立对生态学现象的时空思维概念,形成正确的生态观。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必修或选修科目之一,野外实习必然成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

2.有利于野外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研究型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学野外实习是一种验证性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观察来验证课堂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许多自然地理实习单位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科学的野外实习模式,如采用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的实习方式[1]。通过对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长期探讨,研究型野外实习是目前许多生态学专业正在摸索和改革的教学模式。研究型野外实习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2]。生态学研究型野外实习强调“以方法为主导”和“以科学问题为主导”,每个实习内容都针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并要求学生围绕这些具体的科学问题开展实习[3],即完成一个实习内容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一个科学训练的过程。研究型野外实习也是地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地理野外实习着重培养的目标。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共同实习,有利于研究方法的借鉴和促进,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整合和优化野外实习内容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地质与地貌、土壤、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而生态学野外实习强调多学科交叉知识的整合,与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水文学和环境学等实习内容有较大交叉。将生态学融入到自然地理学实习中,有利于整合和优化野外实习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把交叉实习内容合并或融合,突出实习内容的相互衔接,构建生态地理野外实践的综合性实习体系。

4.有利于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对野外生态环境的保护

野外实习常常会造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如在梵净山植物野外实习过程中,采集标本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4]。学生对环境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会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以后的实习带来困难,也违背了“绿色实习”的初衷。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过程中融合生态保护培养目标,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加深对生态环境保护紧迫性的理解,有利于生态保护实践能力的增强,对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二、将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内容应采取的实践措施

1.完善野外实习的人才培养目标

生态学野外实习对多学科进行了综合,发展了自然地理学专业野外实习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也提出了新要求。通过野外实习把抽象理论与实际的自然现象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分析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需要共同达到的目标。明确巩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懂得并能正确使用生态学常用调查工具等培养目标,并将其补充到人才培养目标中。

2.构建野外实习的教学内容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师和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师要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了解和掌握各自的实习内容和目的,利用最优化、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来整合教学资源,制定符合本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野外实习内容。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自主型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征求野外实习学生的意见,并征集学生认可的实习内容方案。这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3.野外实习基地和路线的调整确定

鉴于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各有特点,因此,会涉及到野外实习基地和路线的调整和确定问题。生态学野外实习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概念;了解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种群格局、群落动态、生物多样性、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等内容;同时要完成一些野外调查内容,如通过线路调查熟悉掌握本地区的常见乔灌木种类,通过调查掌握群落组成与结构、种群结构等;学会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小论文及实习报告的撰写方法等。这些会对原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路线和日程提出新要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争取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4.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制定

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定性、定量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学习价值的体现。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指导教师、院系等对学生野外实习最终成绩的评价缺乏统一依据,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往往仅根据野外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而实习生在野外实习前和实习中的表现没有得到如实反映[5]。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既综合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内容和方法,又对实习成绩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提出了新挑战。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综合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实习态度、思想品质、专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和实习效果等方面。

三、结束语

由于生态学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其成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生态学实习内容的扩充,也发展了自然地理学的实习内容,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但对相应的实习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1]刘富刚,张芳.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28(1):52—54.

[2]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杨捷频.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2(3):22—25,63.

[3]许中旗,李玉灵.森林生态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75—77.

[4]赵成刚.梵净山生态保护与植物野外实习[J].科教平台,2006(19):94—95.

[5]程久苗,朱永恒.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384—388.

〔责任编辑:钱晓玲〕

Discussion on Integrating Ecology into Field Practice of Physical Geography

GAO Mei-xianga,b, LIN Lina,b, ZHANG Li-mina,b

(a.School of Geography; b.Heilongjiang Colleg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Key Laboratory,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Ecology is a required or selective cours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for most universities. Thus, fiel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physical geography teaching. Integrating ecology into field practice of physical geography will show many advantages, that is improving field teaching modes, promoting research-oriented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combining and optimizing field-practice tasks, training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tecting fi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refore, when a filed teaching practice is performed we should focus on sup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constructing practice tasks, adjusting and certifying places and routes, designing effective assessing approaches.

ecology; physical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1.003

2016-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037,41371072)、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KGB201204)、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UNPYSCT-2015054)

高梅香(1980—),女,山东高青人,副教授,博士,从事自然地理学教学研究。

G633.55

1008-6714(2017)01-0005-02

猜你喜欢

研究型内容生态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生态养生”娱晚年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主要内容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