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7-03-12魏晓洁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铁路

魏晓洁

(铁道党校科研处,北京 100088)

【铁路改革发展】

对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魏晓洁

(铁道党校科研处,北京 100088)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进行了阐述。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推进“十三五”时期铁路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要义的理解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加深理解。一是强调供给侧改革完整的表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的着力点和方向是放在供给侧、结构性上,本质是改革。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希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结构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处理好四组关系,即需求与供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场和政府、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四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的改革效果是要通过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来进行衡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的理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的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揭示了社会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处理好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一定关系。简言之,也就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没有消费,社会的生产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社会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了消费,生产才有意义,有了生产,消费才有保障,交换和分配环节随生产和消费的变化而变化。

二、铁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应该如何应对的重要战略。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表现为供给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1.铁路进行供给侧改革,是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和连接生产、消费的重要环节。新常态下,铁路供需矛盾突出表现为铁路的运输结构和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新需求。如客运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客运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科学安排列车开行,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高品质的运输服务,是深化客运改革的重要课题。货运方面,面对传统货源的煤炭、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将持续下降,铁路货运如何尽快补齐现代物流建设的“短板”,调整货运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深化货运改革的重要课题。适应新常态下运输市场的新变化,迫切需要铁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铁路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深化企业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活力的必然选择。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刚性约束,既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的约束,也包括体制机制、国家地方政策等经营环境方面的制约。生产要素约束方面,如铁路发展需要的资金约束加大。铁路建设、运输生产、产品创新、科技研发、服务质量改善等,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和保证。铁路负债由于近几年会迎来还本付息的高峰,这会进一步加大铁路运输经营的资金约束。铁路劳动力素质约束也在加大。铁路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新时期,铁路在生产建设、装备制造、运输经营以及保养维修方面都对人才的技能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供电、通信、客运等主要业务部门的员工现有技能还不能满足现代铁路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铁路各个部门在选人、用人、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培育体系。在经营环境约束方面,针对铁路生产经营的各种国家政策规制仍然较多。例如,国家相关部委针对铁路行业的进入退出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从建设项目规划立项、审批,到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样束缚了铁路市场化经营的手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着力推动供给侧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质,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加快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建议

铁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为主要方面,积极主动作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从产业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拆解改革任务,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宏观方面

1.要继续推进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创新。铁路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安全出行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前提。铁路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管控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深入推进安全工作创新,确保铁路生产安全稳定持续。

2.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同时做好“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围绕“补短板”,提升铁路运输供给能力,完善铁路运输供给内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做减法,就是围绕“降成本”,以退为进减负前行,将那些粗放增长方式和落后的部门进行关停并转,才能将优势资源投入到企业的主要增长点去。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运输服务供给效率和效益,努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做除法,就是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简政放权,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铁路发展活力。

3.要需求、供给双侧发力。铁路供给侧改革,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要在需求侧方面发力。比如,增加中西部铁路建设、支线建设;合理安排普通列车开行比例;科学制定票价等,补足短板。再如铁路投融资改革。从国有资本“单打独斗”,向充分运用公私合营(PPP)、特许经营等方式转变。

4.要注意着力防范和化解改革风险。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和风险,但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对于铁路来说,要重点在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资金运用风险、防范公司治理风险上下功夫。

(二)中观方面

应从化解当前铁路运输市场突出矛盾入手,着力调整和完善铁路运输供给结构。

1.要扩大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在充分了解和把握铁路运输市场需求侧变化的基础上,调整铁路客货运输安排。客运方面,既要继续打造“人便其行”的现代高速铁路网,也要满足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市间居民的普速列车需求。货运方面,既要将打造“物畅其流”的高效快捷货运网作为扩大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主攻方向,也要顺应货运结构新变化,推动货运供给转型升级,强化煤运通道及港口、园区等铁路集疏运体系,畅通铁路大动脉的“微循环”,稳定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

2.要提升运输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创新服务理念。突出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客户价值为主要导向的服务理念,树立服务就是竞争力的市场理念,在服务客户的同时不断激发消费新需求,不断扩大铁路运输市场。另一方面,要打造服务品牌。形成高铁、城际、普客、市郊等层次多样、适应需求的客运品牌;发展大宗货物直达运输,培育壮大集装箱、零散快捷、高铁快件、电商快递、国际班列等货运产品。除此之外,还要借助互联网,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服务变革升级,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铁路领域的集成运用和深度融合。同时,在满足快捷、舒适、便利的同时,要合理制定运价,谨慎试行推广客货运市场浮动运价。

3.要发挥铁路运输骨干作用。目前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16.6%,比美国高1倍;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但铁路货运量占比不到10%。把社会物流成本降下来,需要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和作用。而提高铁路货运占比难度很大,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作为铁路传统货源的煤炭、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将持续下降。铁路货运如何尽快补齐现代物流建设的“短板”,调整货运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深化货运改革的重要课题。

4.要有灵活且完善的产业政策配套。铁路运输直接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是国民经济发展大动脉。铁路供给侧改革需要在政策上将该放的放下去,将该管的事管好。企业学会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才能通过充分释放生产消费活力和内部增长潜能,真正开创铁路发展新局面。

(三)微观层面

从完善优化配置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方面着手,提高运输供给效率和效益。

1.要盘活各类现有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化、集约化原则加快推进铁路土地综合开发,重点是要通过创新节地技术,鼓励对现有铁路建设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积极发展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组织好车站商圈的经营开发,提高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收益,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

2.要完善技术开发与转化推广体系,提高技术生产效率。一是要着力打造智能化铁路,促进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运输业务应用深度融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设备状态、安全生产、市场营销等数据的信息分析,提高铁路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确保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要深化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围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运输经营等领域,全面推进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精心组织好重大综合试验,不断增强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提高铁路科技管理水平。加强铁路技术标准管理,充分运用建设运营实践和科研试验成果,对重要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加快中国铁路总公司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并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或主持重要国际铁路标准修订,促进中国技术标准纳入国际标准,加快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

3.要加强资金管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要通过实行铁路分类投资建设、扩大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发挥铁路发展基金平台作用,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投资铁路,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保证铁路建设资金需求。二是要加大资金归集和集中支付力度,拓展铁路金融服务领域,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全面实施物资归口管理,坚持公开招标采购,打破专用设备市场垄断,提高物资管理效益。三是要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4.要完善职工再教育与人才选拔,提升劳动力供给结构质量。治企之要,以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要继续加强人才引育机制建设,既要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育,也要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结构合理化;要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发展职工利益,使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实现人才“留得住”;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建立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制度,促进人才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合理流动;要完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铁路劳动力供给质量,提高铁路职工从业素质适应铁路技术发展需求的能力。

(作者系铁道党校科研处讲师)

〔责任编辑:孟祥春〕

F532

B

1006-8279(2017)04-0052-04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