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指点桃源路 引得渔郎来问津
——《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的阅读教学思想及当代启示
2017-03-12李明高
李明高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处,江苏连云港222006)
叶圣陶与朱自清1921年秋天在上海相识,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下文简称《举隅》)是两位语文大家根据他们20余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阅读教学的两部宝典,两本书于1942年3月和1943年1月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
《精读指导举隅》收有“例言”“前言”和对《泷冈阡表》等6篇文章的“指导大概”,《略读指导举隅》,收有“例言”“前言”和对《孟子》等7篇文章的“指导大概”。郭有守(时任四川教育厅厅长)为两本书作序。
这两本书先后于1946年和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再版。1988年,河南教育出版社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合印成一本,删去了郭有守《国文教学丛刊序》和《精读指导举隅》中的《第二期抗战开端告全国国民书》,以及《略读指导举隅》中的《〈胡适文选〉指导大概》。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跟大师学语文丛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选入其中。本文用的是1989年河南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举隅》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叶圣陶、朱自清的阅读教学理论和主张,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阅读教学法专著,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举隅》对阅读教学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突破
(一)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原则
1.先学后教的原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如今被一些学校作为教改的经验进行介绍和推广,其实,这一思想在《举隅》中有多次论述。作者指出,“在指导以前,先得令学生预习”[1]3,“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1]8。在谈到运用“讨论法”的时候,作者也指出,“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自己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的宗旨了”[1]10。这些论述,都说明教师的教应该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避免许多无效的讲解。
2.知人论文的原则
文字是来自心灵的清泉,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所以要想更好地读懂文字,首先要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在《举隅》中,作者强调,指导阅读教学必须考虑人与文的关系,“看一篇文章,要知道作者的观点与立场,要知道他处在怎样的一种思想环境和现实环境之中,才会得到客观的理解。倘若不能抱这样的态度,只凭读者自己的主观见解去评判,那就难以理解得透彻”[1]22。在“指导大概”中,作者多处运用这一原则来分析作品和指导学生的文本阅读,强调理解文章不能脱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应该知人论世、知人论文,避免错解、曲解和歪解。
3.尽浅不妨的原则
作者认为,“尽浅不妨”是指导中学生阅读古书的原则。“所谓尽浅不妨,意思是就学生所能领会的给他们适当的指导。”[1]153就中学生而言,无法达到专家的修养和学识,要想真正了解古人著书立说的用意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并非易事。但是,作者主张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结合学生“所能领会”的情况予以指导,只要基本路子和取向正确即可,将来可以让他们进一步钻研深造。所以,作者说:“指导中学生阅读古书,不可不酌取这样的意思,以正他们的趋向——尽浅不妨,只要趋向正,将来可以渐求深造。”[1]153作者以阅读《孟子·许行章》为例,论述了“尽浅不妨”这一原则在具体指导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多做类似指导,学生自不致走入泥古诬古的歪路了”[1]154。
4.因“体”施教的原则
《举隅》非常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文体区别,主张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作者认为,各种书籍因其问题和性质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应该一样。对于阅读小说或剧本,不能“只注意它的故事,专取迹象,抛弃精魂”[1]151,而应该“凭着故事的情节,逐一追求作者要说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才会与作者精神相通,才是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正当方法”[1]151。而阅读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1]152。对于古文的阅读则要注意两点:第一,必须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第二,做到“尽浅不妨”[1]153。总之,应该尊重文体的特征和属性,有区别地进行阅读指导。
5.举一反三的原则
《论语·述而》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隅》认为,阅读教学关键是教师要通过指导,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掌握方法,阅读更多的书籍。作者指出,“选定一些教材来读,无非‘举一隅’的性质,都希望学生从此学得方法,养成习惯,再自己去‘以三隅反’;故数量虽少,并不妨事”[1]143。作者在精读指导的“前言”中还指出,“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到多么大啊”[1]15,作者主张的这种“举一反三”的指导原则,也就是为了实现后来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6.量力而行的原则
作者强调,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应该实事求是、切实可行,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务求在实践中行得通。作者在认真分析和计算了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基础上指出,学生课外自修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只能有半小时,每学期只有60小时,如果分量太多、时间不够,学生的阅读势必“粗略”,甚至“忽略”,且“有始无终”,从而养成不良习惯。所以,作者认为,与其贪多务广,不如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策,“务使在短少时间之内,把指定的教材读完,而且把应做的工作都做到家,绝不草率行事,借此养成阅读的优良习惯”[1]144-145,“略读的分量不宜过多,必须顾到学生能用上的时间”,“宜取学生能力所及的,分量多少又得顾到他们的自修时间”[1]145。
7.学以致用的原则
作者认为,指导阅读某一部书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应用,能够借助某一部书的阅读指导学会阅读更多的书。作者认为,读文章不能草率了事,必须深切体会篇中的理论,同时又要学会将理论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在实践方面贯彻篇中所示的主张,这样才算真正阅读了这篇文章。“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1]141
(二)论述了阅读指导的过程
《举隅》中,作者具体地论述了“精读”和“略读”的指导过程。
在《精读指导举隅》一书的“前言”中,作者将精读指导的过程概括为预习、课堂讨论、练习三个环节。“预习”包括三项内容: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语;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课堂讨论”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时,教师是“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要使讨论有意义教师必须注意三点:第一,学生的预习要充分;第二,学生在平时要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第三,讨论的时候,教师应抱着“客观的态度”[1]10。“练习”也包括三项内容:吟诵;参读相关的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
在《略读指导举隅》一书的“前言”中,作者将略读指导的过程概括为读书前的指导、组织学生阅读、课内报告与讨论、成绩考查等几个环节。“读书前的指导”包括五项内容: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组织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阅读、参考、研究,学生应该随时作笔记。“课内报告与讨论”是让学生报告和讨论阅读的实际经验。“成绩考查”的目的是对达不到标准的给以补救和督促。此外,还应把“阅读速度”作为评定的标准之一。
围绕指导过程,作者还提出了每一环节的具体指导内容,给教师提供了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实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指点了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举隅》中,作者围绕“读”这一中心,提出了一系列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参读法、问读法、宣读法、讲读法、吟诵法等,体现了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精读法的特征是“纤屑不遗,发挥净尽”[1]142,要求涵咏得深,咀嚼得透,研讨得熟。略读法的特征是“提纲掣领,期其自得”[1]142,略读法“不但求其理解明确,还须求其下手敏捷”;但略读不是“粗略的”“忽略的”阅读,关键是要训练习惯,以便“熟能生巧”“随机肆应”。参读法就是“利用参考书籍的习惯,必须在学习国文的时候养成。精读方面要多多参考,略读方面还是要多多参考”[1]148。参读法是精读法和略读法彼此结合的中间环节,其作用在于扩大视野,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作者认为,多多接触,方能普遍领会某一文体文章的各方面;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明确优劣得失之所在。问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提出问题。作者认为,“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的,辨识的头绪”[1]155。宣读是指“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1]5,作者认为,运用宣读法,必须“理解在先”[1]5。“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1]11,“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1]13,吟诵法能够“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1]4。
这些方法,至今仍是我们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总结了阅读教学的规律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作者认为,精读和略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其他阅读方法都是由这两种方法派生出来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这两种阅读的关系,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贯通。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中,作者具体阐明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1]141,“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得一半儿”[1]142。作者还用“导儿学步”的比方,形象地阐释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肩,牵着手,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如扶着肩、牵着手走一样需要当心;其目的唯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1]142。在作者看来,精读是略读的准备,而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准备。精读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的,略读则不仅在学校里需要,更重要的是将来离开学校后在社会中的“应用”。
2.主体与主导相结合
在《举隅》中,始终贯穿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一教学思想。作者认为,阅读教学绝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1]8-9,教师的作用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首先,作者非常重视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譬如,在“预习”阶段,作者认为,学生自己首先要“在怎样分段、怎样标点上用一番心思”[1]4,“最要紧的是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1]4,“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否则,“学生成为只能听讲的被动人物,任何功课的进步至少要减少一半”。
其次,作者也十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譬如,在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1]10,“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给学生一个简明的提要。学生凭这个提要,再去回味那滔滔汩汩的讲说,就好像有了一条索子,把散开的钱都穿起来了”[1]10-11。另外,在略读的版本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等方面,教师都要发挥主导作用。总之,教师要“在指导方面多尽一分力,无论优等的次等的学生必可在阅读方面多得一分成绩”[1]157。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举隅》提出的重要的阅读教学主张。作者认为,国文教学重要的目标在于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这些目标的达成仅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内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能力的迁移,更好地运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
作者强调,学生在课内除了学好课文外,还应拓展阅读其他书籍。学生的实际阅读主要是在课外,虽然课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每天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但是寒暑假是课外阅读的最好时节,“在这两个假期内,可以自由阅读很多的书。如果略读时候养成了优良习惯,到暑假寒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1]145。
作者还认为,略读是学生由课内精读到课外自由阅读的一个关键性过渡,略读是精读的应用,课外阅读是略读的应用。精读使学生得到种种经验从而“步履纯熟”,这正是获得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能、技巧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应用这些经验,“自由走路”“自由阅读”,才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五)提供了阅读指导的范例
《举隅》不仅有阅读指导的理论阐述,而且提供了具体的阅读指导范例,即“指导大概”。这些范例涉及各类文体,所选的文章大多为当时教科书里常见的课文。有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诗歌、小说,有作为文章体裁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有适合当时高中生阅读的,也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指导大概”都是“用教师的口气向学生说的”,其实,作者是为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操作,正如“例言”中所说:“倘使各位教师能细心研读我们的报告,能采纳这些报告里分析文篇揭示问题的态度和方法”[1]2,应用在别的阅读指导里,那就是本书要达到的目的。
二、《举隅》对当代阅读教学的启示
在基础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重读《举隅》,重温其中关于阅读教育的精辟见解,的确获益匪浅,也深深感受到两位语文教育大家的高瞻远瞩。《举隅》中的许多论述对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阅读者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这一阅读的主体,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阅读分析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一点上,《举隅》从“前言”的理论阐释到后面的具体指导实践都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前言”中,作者提倡学生要勇于对教材中的错误之处提出纠正,主张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为教本所迷惑。作者“指导大概”里也有关于文章和书籍存在的问题的评论,意在用自己的指导实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精读指导举隅》中在对徐志摩的抒情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的“指导大概”里,就指出本文在白话中夹杂一些文言,“有少数字句是不很妥适的”,并举例加以分析。作者认为,阅读一篇文章,既不能一味赞美,处处替作者辩护,也不应吹毛求疵,百般挑剔。“文字如有长处,必须看出它的长处在哪里;文字如有缺点,又必须看出它的缺点在哪里。这才是正当的态度。”[1]93
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编者的多边对话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我”,引领学生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2]22
(二)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不教之境”。阅读教学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关键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在《举隅》中,两位语文大师为我们提供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吟诵法、参读法、应对教师考问的方法、做阅读笔记的方法等。在阅读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和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2]22的建议落到实处。
(三)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举隅》多次反复强调。叶老认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实际上有双重的效果,除了得到各种新的收获外,还可以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在《举隅》中,叶老提出了许多阅读习惯,如“在略读的时候,必须教学生先看序文,养成他们的习惯”[1]146,“利用参考书籍的习惯,必须在学习国文的时候养成”[1]148。另外,他还提出,读书要有先看目录的习惯,阅读要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讨论问题时要有发表意见的习惯,阅读过程中要有“互助”的习惯,等等。
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与指导,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阅读就会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状态,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四)注重读物的精心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2]23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面;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层次。
当今的图书市场良莠混杂,由于受阅读水平和分辨能力的制约,学生对作品的选择还存在着困惑和迷茫。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多读健康之作,多读高雅之作,在享受高品位的阅读美感中启迪智慧,拓宽视野。要鼓励学生亲近经典,经典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经历了历史不断的冲刷却历久弥新,它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品位和品质。还要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因为整本书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五)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1]141。《举隅》里的这段话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很有启发。一方面,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离开了教材,阅读教学就失去了着落;另一方面,中小学教材所收的文章都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挑选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典范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品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此为抓手,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挖掘教材的文本意义和语言信息,那种抛开教材、信马由缰的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也是不明智的,因为个人的阅读视野和审美能力总是有限的。当然,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正确处理好立足文本与适度拓展的关系。正确的做法是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善于超越教材,在用好、用足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和校本实际,适当拓展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六)注重阅读评价的多样化
《举隅》指出:“分数原是备稽考的,分数多不是奖励,分数少也不是惩罚,分数少到不及格,那就是学习成绩太差,非赶紧努力不可。这一层,学生必须明白认识。否则误认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分数,把切己的事情看作身外的事情,就是根本观念错误了。”[1]15这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我们教师说的。过去,我们乐于把一篇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然后通过一些似是而非、“云里雾里”的试题来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既破坏了文章的美感,又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灵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2]29。其实,阅读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在《举隅》中,就提出了许多考查方法,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述说印象、说明作法等[1]16。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评价的多样化。我们要关注结果评价,也要关注过程评价,要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选择阅读材料能力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精读、略读、默读、诵读、浏览的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与应用作品的阅读评价应有所差异,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评价也应有所不同。另外,还要善于综合运用分数评价、活动交流、成果展示、阅读竞赛等多种评价形式。
从旁指点桃源路,引得渔郎来问津。《举隅》作为我国阅读教学的经典著作,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它对我们当下以及今后的阅读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朱自清,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 略读指导举隅[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