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及化解策略
2017-03-12李环宇
李环宇
(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公共文化资源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在市场经济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分配等所必须依赖的有形文化要素与无形文化要素的总和。公共文化资源由公共文化硬件资源与公共文化软件资源两部分组成:硬件资源主要涉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配套经费、设施水平等项目上的投产建设与升级改造,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首要标准;软件资源由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素养、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能力、公共文化体制与机制等要素构成,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的重要支撑。苏北农村近年来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切实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已基本实现大面积覆盖。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苏北农村一方面存在公共文化资源长期废置不用,以及公共文化资源管理不当、损耗过度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农民群众所急需的文化资源缺失的问题,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一矛盾提出应对策略,是推动苏北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苏北农村公共文化的文化渊源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开发与建设往往受到地域文化的直接影响,如东北二人转、安徽黄梅戏、陕北秧歌都根植于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土壤,并在现代生活中开花结果,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情感认同和审美认同。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则受楚汉文化、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三大要素的影响。
(一)楚汉文化
由于地域差别和文化思维的不同,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存在很大的差异。流布于苏北地区的楚汉文化孕育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东夷文化,在西汉王朝建立之时便初具雏形,后经历了多种地域文化的交流、整合、兼并与共生的复杂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文化体系,分布在以宿迁、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呈现为丰富多彩的汉文化景观。楚文化具有奇异瑰丽、浪漫而富于想象的特征。汉文化具有雄豪壮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荆歌楚舞”的汉乐舞、汉乐府、汉赋,以及反映刘邦、张良、韩信等征战沙场建立汉王朝历史功绩的英雄史诗等文艺作品中;也体现在汉王朝建立大一统社会的政治格局、礼仪规制、集权统治等方面;更体现在汉代经学、黄老之学和“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文化中。作为文化版图中一支极其重要的缔造力量,楚汉文化至今对苏北区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楚汉文化在当地民众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乃至生活、生产方式等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孕育了人们长于行豪举、抒豪情的性格特点,也带给了人们豪迈雄壮的气度、宏丽雄伟的气概和叱咤风云的气魄。在民间文艺和百戏方面,楚汉文化中的僮子戏、香火戏经发展演化,成为当下苏北地区广为传唱的淮剧、扬剧、海州童子戏等地方剧种。历史上的香火戏俗称“大开口”,专门用来酬神祭鬼、驱邪祈福,有文戏、武戏之分。文香火又称为内坛,在祭神仪式之后辅以锣鼓伴奏,通宵达旦地演唱;武香火又称为外坛,演出时同样以锣鼓伴奏,唱腔高亢粗犷:其音乐腔调无不彰显楚汉文化激越昂扬、奔放粗犷、朴实刚劲的特色。
(二)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目前江苏省唯一一条贯通南北的河道,是鲁、苏、浙三省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其中苏北段运河全长四百多公里。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我国南北各地的风俗民情、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文化习俗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在苏北这片区域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这里,北方的植物可以生长,南方的树木也可以成活,可以说是运河滋润了这片土地、滋养了这里的人民,正如苏宁所说,“这里的人物、植物、人生的小小梦想与悲欢都于水中融合又于水中沉淀”[1]78。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盛、区域内外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人口的流动迁徙等,使这个区域逐渐融汇积淀了丰厚的精神文化,也使得运河文化开放兼容的特色更加突出。比如就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运河之都”美誉的淮安而言,其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克服水害、利用水源的历史。水给当地人们带来益处,也带来了灾难,淮安人民在利用水资源、战胜水灾害的历史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并将这种乐水爱水、好客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熔铸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中,以哲学思想、小说、诗词、散文、戏剧、绘画、书法、篆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曲艺、科学技术等形式展现出来。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淮海戏、淮剧等有百余年历史的地方戏,以及与运河有关的劳动号子、金湖秧歌、涟水淮海锣鼓、淮海琴书、楚州仇桥杂技、泾口高跷等民间舞蹈和曲艺节目在苏北农村地区广为流传,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
(三)海洋文化
苏北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黄海,沿海有近八百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含辐射沙洲)面积和海域面积分别占江苏省的一半以上,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自秦汉以来,苏北沿海地区就是华夏东方的门户,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苏北盐民“煮海为盐”,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不仅满足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民众的日常需求,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煮海为盐”作业区都是“滨海斥卤之乡,地号不毛之地”,盐民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他们终年“同虺蛇处,同豺狼游,所饮者咸苦之水也,所食者脱粟之餐也。老幼男女终年岁月胼胝,出入于灰碱泥漳之中,鹑衣百结,形容如鬼”[2]202,正如当地民谣所说,“生在海头,晒煞日头,压煞肩头,吃煞苦头,永不出头”[2]202。所有这些,都为苏北海洋文化积淀了勤劳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
二、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结构失衡
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形式较为单一、资源供给缺乏针对性和明确的供给目标。从当前苏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各级政府似乎更愿意把资金投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文化设施和设备上,比如乐于在公共文化硬件资源领域投入资金,相对忽视公共文化软件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调研的结果来看,已经投资建成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与苏北农村文化资源的供应并不配套,软、硬件协同体系并不完善,软件资源匮乏制约了硬件资源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公共文化缺乏需求表达与收集环节
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产品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政府或部门的“偏好性”供应,而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缺少对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选择权;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属于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关注的还是如何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对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分配、使用缺乏自觉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也无法合理地表达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意愿。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苏北农村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很难被汇集起来形成有力的声音,并传递给上级政府或部门,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所供非所求、所求无所供”。
(三)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缺乏监督
文化资源对意识形态的承载功能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原则上,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或者受益方应该对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公共文化生产过程中资金的筹措、支配、使用及其效果进行全方位监督并及时反馈,确保公共资源供给的正常运转。但是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上级政府部门,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模式是当地政府“自己管自己”,客观上造成监督与管理的缺位。由于监督和管理措施的缺失,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和投入难以得到有效的调配与约束,不仅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的漏洞和随意性,而且容易导致资源配置、资金投入的浪费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比如,一些乡镇没有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往往在组织体育、文化活动时临时筹措经费,如此一来,既难以做到资金的专款专用,也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缺乏人才培养内生机制
苏北经济欠发达,优秀的文化人才不愿意到苏北工作,愿意扎根并坚守苏北农村的基层文化人才尤其稀少。与苏北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状况相比较,农村文化事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一直没有好转。调研发现,苏北乡镇各村、社区只有一名兼职文化专干,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的大多数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或者社区干部兼任。这名文化专干肩负着整个村或社区全部的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其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文化产品的管理、保存,公共文化活动室的规范使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推介,文化活动的组织等。由于缺乏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管理知识,也很少接受有关文化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这些文化专干并不熟悉文化管理工作,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规划,主持开展的文化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三、化解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的策略
解决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深入思考化解苏北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资源的供求矛盾的办法,要立足区域性和时代性,在策略与途径层面做好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筹划,盯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建构完善的策略体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32,而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苏北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是特定地区、特定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带来的特定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理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具体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化解苏北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资源供求矛盾时,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中,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发展路径上。
(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无缝对接
只有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在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上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建设一体化,才能更好地向农村基层输送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从根本上解决苏北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矛盾。在加快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将提升农村文化活力、促进区域文化繁荣作为战略性研究课题,运用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智慧优势研究苏北农村的文化事业,为苏北农村探索适合本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科学途径,逐步提升农村地区民众的文化素养。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让农村主动联系城市、企业或高校,使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再仅仅做被动的追随者,而要主动做学习他方之长的创新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建构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
(三)优选公共文化资源
苏北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必须优选富有开发价值、建设价值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提供的现实条件不同,化解苏北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矛盾必须立足发展目标,将优秀的公共文化资源用于公共文化活动。地方政府应该主动牵头,与公益文化团体或相关文化组织一同面向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要想在苏北农村有效推进公共文化的科学供给,必须凸显苏北地方文化的独特价值,比如勤劳、孝道、正义等道德观念都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优秀文化精神,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文艺表演、评选模范家庭、树立道德楷模等方式教育、影响农民,提升其道德素养。
(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载体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年轻力壮的农民不断涌向城市,汇聚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在农村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和部分没有外出务工的年轻妇女。从群体结构看,年轻妇女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农村文化的中坚力量;老人与儿童是需要照顾的群体,应该享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苏北农村地方政府在规划、组织文化活动时,可以考虑以年轻妇女为参与主体,发挥她们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要适合老人、儿童参与,以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完成这一目标,苏北农村地方政府必须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与开发,建立健全文化资源供给机制,化解供求矛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1]苏宁.平民之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陈红红.盐城海盐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央文件起草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