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在《医用化学》中的设计和实践

2017-03-12肖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医用化学实践效果设计应用

肖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836002)

摘要:本文以探索“教、学、做”合一在高护《医用化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为目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教、学、做”的实践方案。在做中学和学中做活动中,学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双目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医用化学;设计应用;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44-02

高职是培养国家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学校应将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而教学改革就要改变不适应高职要求的各个方面,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不能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基础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调动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医用化学》在教学中引入“教、学、做”合一的教改方法,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做和学,并且二者要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才能取得好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有如下方面的设计和实践。

一、树立基础为医学服务的理念,将实践与理论[1]、化学与护理相结合的“教、学、做”

案例:溶液浓度配制的设计应用

1.做前的准备工作。

(1)播放与教学相关医学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要求学生带着专业问题来准备本次化学活动。

(2)全班分四个组,由选好的负责人来确定组员的分工,制订出学习和实践预案。

2.老师引入并讲解新课。

(1)质量浓度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以及注意事项。

(2)应用:质量浓度的配制。

①实践项目:如何配制9g/L的NaCl溶液100ml?

②实践步骤:第一步是计算:9g/L×100/1000=0.9g。第二步是配制操作步骤:准确称取NaCl0.9g,倒入洁净小烧杯,加少量蒸馏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倒入量筒中,烧杯和玻棒要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液也要转移至量筒中,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至100ml,搅拌均匀,静置片刻,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3.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1)学生进行配制质量浓度的操作

(2)各小组领取实践仪器和药品。

(3)在实践中思考如下问题:①按教材要求要调平天平2次,但实际操作不需要,如何操作?②加少量的蒸馏水要取多少才合适,操作中是否一定要用量筒准确量取,为什么?③如溶液氯化钠的烧杯和玻棒不用蒸馏水洗涤,对浓度有何影响?④用什么仪器倒水,为什么不倒至100ml,而要滴到100ml刻度线?

4.学生团队间的展示、评议和互学提升的活动。

(1)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操作演示和对思考问题的回答。

(2)另外团队观摩并作好评议和纠正错误的工作。

5.教师作总结性点评和必要的操作示范。

6.教学拓宽(化学向医学的延伸)。

(1)放一段护士溶液青霉素钠盐的操作视频。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反复抽吸几次,一次不行吗,对医疗有何影响?与我们今天的溶液配制和操作练习有何联系?

此种设计的优点是:①将原来6学时分开的教学内容,整合成知识内容完整的连续的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兴趣高,参与积极,解决了以往教学活动只是教师与少数学生交流的情况,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达到较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②课前的自学(收集学习资料)加课堂学习(听课)并立刻体现到学生的做的过程中去,并在做的过程发现问题,再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互评、互学最终达到相互提高。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过程中,改革了以往教师直接评议学生的做法,而引导学生团队互相评议,去发现问题,并分析出问题的原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所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采用分组方法,带有竟争性和团队的荣誉性,学生学习表现更积极主动。

缺点是:内容整合成连续完整的学习过程,需要多学时并由调课才能完成,影响教学秩序。[2]

二、“教、学、做”合一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设计与实践

案例:强、弱电解质性质教学的设计应用。

1.预习本次课的内容。

2.由二位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演示验证强弱电解质的性质。

3.并以规范的实验报告形式将其结果表达黑板上。

4.全体学生、演示者和教师共同讨论分析演示者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对实践结果的解释的正确性,鼓励学生上台修正也可操作示范性纠错。

5.全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分析同一种物质的性质验证,可采用不同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选用那种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基础向专业拓展。放一段护士观察记录病人便血的工作视频,鲜红色下消化道出血,暗红色是上消化道出血,颜色的不同表明出血的部位不同,疾病也不同,请大家对比今天教学活动,共议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不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正确表述能力和记录能力,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就会容易犯错误,其结果将是影响医护关系。

其优点:改变了以往由教师边讲边演示验证学生听和看的教学模式,改为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操作演示,其他学生与教师三方面的互动学习提升过程。可检验学生在之前学习和实训操作存在的问题,还会可检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缺陷,起到少数带多数,先进对落后的示范作用,能激发学生的竟争性,还改正了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训脱节,学生理论掌握不了,是因为没有及时进行实验验证而增加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实验时,理论又忘记了,无法正确指导自己实验,同时实验报告中反映学生错误,因教师不能及时批阅并反馈学生改正,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双差的状况,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較好地解决此问题,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三、传统演示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做”

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可弥补因教师演示结构模型太小,学生看不清的教学缺陷。学生通过观摩、亲自体验、比较分析来修正错误,通过解决知识难点的学习活动,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就能很好解决因教学条件限制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问题。

四、小结

在医用化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设计应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专业,同时紧密联系素质或职业教育,将此种要求作为设计应用“教、学、做”的一个基本模式[3],然后根据学况和教况不同进行灵活变换,引导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但不是简单的学做,是将学与做的结合和提升(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遵行此方式在高护《医用化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琛.“教、学、做、评”理实一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电工基础一技能讲和为例[J].职业,2014,(33):28.

[2]冯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研究[J].科技导刊(下旬),2015,(03):93-94.

[3]王娜,肖华鹏,高娜,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03(33):95-97.

猜你喜欢

医用化学实践效果设计应用
中职导游专业技能教学微课资源实践效果研究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PBL与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