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止于课堂

2017-03-12黄志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周记品德与社会尝试

黄志强

(福州市义序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品德与社会周记的内容可以包括本周我想对老师说的话、我的观察与发现、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等,写周记要求及时、认真、坚持,可以结合时政新闻,对学校、家庭、社区生活的观察与体会,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阅读推荐,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来写。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批改与留言反馈、周记展示交流、与成绩挂钩等措施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积极性。写周记可以让学生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开始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教学实效性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周记;尝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58-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指导学生写品德与社会周记的一些尝试

(一)周记的内容

1.本周我想对老师说的话。主要让学生写一些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想对老师说的一些话,包括对老师上课的一些建议、自己上完课后的收获、今后想学习的内容等。

2.本周我的观察与发现。主要让学生写自己在本周所看到或听到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或亲身经历的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件、看到听到的一些真实故事等。

3.本周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发现或经历的一些事件说说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思考。

(二)写周记的一些要求

1.及时。要求学生每周及时写,按时交,在看到或经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事后马上就动笔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想法。

2.认真。要求学生在写周记时书写工整、表达完整、内容清晰。

3.坚持。要求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写周记,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指导学生写品德与社会周记的一些思考

(一)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写、想要写

1.让学生结合着时政新闻写。教师在上课时留出少许时间将近期发生的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联的时政新闻推荐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每周都可以在这个大课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如在完成人教版五下“尝尝苦滋味”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在课上出示了《9岁男孩卖唱养全家 月入最多七八千》这条新闻,引发学生的感慨,进而在周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结合着对学校、家庭、社区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学生所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与捕捉这些变化。如学校四季景色的变化、学校中发生的一些新鲜事、家庭或同学间的一些小纠纷、周边新出现的一些事物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写周记的话题,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让学生结合着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写。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一次外出的社会实践,教师可结合着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一次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战演练。如上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安排学生到福州市军博园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结束后笔者就让学生从安全与文明、国防建设、国家安全、春天里的大自然、交通路线、环境的变化等方面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思考,并将自己的发现写在周记上。

4.让学生结合着阅读推荐写。在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后笔者会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目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一些道理。如在完成人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这本书,让学生结合这本书的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培植无农药无施肥苹果树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在周记上发现自己的看法。

5.让学生结合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写。如完成人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教学后,笔者让学生结合人教版五上语文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去进一步探究发现汉字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并将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写在周记上。

(二)如何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积极性

1.通过及时批改与留言反馈来调动写周记的积极性。对学生交的周记,笔者会逐一认真审阅并在学生的周记上写一些自己的评语,同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困惑进行答复,对学生在周记中的一些独到发现与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写周记的积极性。

2.通过周记展示交流来调動写周记的积极性。在逐一审阅学生交的周记的基础上,笔者会从中挑选出一些质量较高或有独特见解的周记,请这些周记的主人上台将自己的周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同时还定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周记上一些精彩内容剪辑制作成手抄报在班级进行展示分享,这些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就感,大大调动了学生写周记的积极性。

3.通过与成绩挂钩调动写周记的积极性。为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积极性,笔者还对品德与社会的期末成绩登记进行改革,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两大块。将每一次完成周记的情况算入平时成绩中一部分,根据学生一学期来完成周记的质与量的情况来折算成相应分值计入期末成绩,以鼓励学生多写好的周记。

(三)写周记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1.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要写出好的周记,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些观察与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写周记,笔者惊喜的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觉去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养成观察社会事件、思考社会事件的习惯,能留心并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并进行思考。

2.开始喜欢上这门课。写周记过程中那些鲜活的事件带给学生的思考与冲击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就在生活中,学生在认识、阐述、感受、体悟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学习魅力,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3.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有质的飞跃。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在教学中将一些品德与社会条目与概念稍加解释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应对考试。这种教学只有记忆和理解这些低层次的学习,缺少了运用、分析、评价等高层次的学习。学生看似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

1.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坚持写。在近几年的尝试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学生不想写、不会写或无法坚持写周记的问题,如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坚持下去是今后要着力加以改进的。

2.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过多的暗示与帮扶。在近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写周记的过程中,感觉教师有意识的呈现课外内容,牵着学生写的情况偏多。如何做到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暗示与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自觉观察与思考一些与学习相关联有价值的社会生活与事件是今后要加以改进的。

3.怎样回应学生提出的一些两难问题。在指导学生写周记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会思考、会观察的学生提出了一些很尖锐、很棘手的问题,让教师难以回答。如有的学生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为一些活动评比拉票公平不公平、热心助人反而被诬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看似正常、看似应该做但的确有问题的现象,如何向心智未成熟的孩子进行解释,让他们远离世俗,既不失去对公平、美好、正义的渴望,又看清社会的真实面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一个极大的考验。

总之,课堂教学的时空有限,而品德养成、社会性发展的时空相对是无限的;学校的课程在时空上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对是无限的。

参与文献:

[1]石军.现代中小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科学论坛,2015,(11).

[2]田宝华.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5,(7).

[3]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周记品德与社会尝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写进梦里的周记
尝试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帮忙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