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助学金评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

2017-03-12丁睿

商情 2016年48期
关键词:贫困生高校对策

【摘要】髙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但它在评选中仍然存在許多问题,如评选体系不健全,评选程序单一,部分学生存在诚信问题,资金使用缺乏监督管理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国家助学金 评选 对策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问题。贫困生认定过程,多是由学生从当地街道或是村委会开具相应贫困证明,并加盖当地的资助或是民政部门的章作为认定的基本证明材料。由学生带来学校后,由学校班级辅导员组织审核,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统一评定。由于近年来,贫困生获得助学金比例不断提高,助学金最低等次也有两千元,同时学校各类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均要求贫困生认定入库中的学生,认定材料主要由学生本人提供,使得一些贫困生有虚构贫困证明材料的空子可钻。同时,在遵循“三公”原则的同时,贫困生的家庭隐私很难有足够的保障,给一些特困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负担。

2.贫困生奖助学金在思想教育上出现的问题,贫困生资助具有经济扶持功能,帮助贫困上得起大学、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贫困生资助还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耍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高校仅着眼于物质扶贫,在资助制度设计和执行方面忽视了对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树立等,导致贫困生资助的应有的思想教育功能缺失。

3.贫困生评选过程中的问题。由于多是辅导员和班干部承担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辅导员承担的职能太多,所带学生人数也不少,在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辅导员也不可能做到实地走访每个学生家庭,全面掌握情况。加之存在地域差异、评选标准很难量化等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评选结果上,难以避免有很大的主观性。

二、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对策

1.建立诚信体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人之本。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最起码的要求。当前国家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许多同学存在不拿白不拿的心理,伪造贫困证明,填写虚假信息等情况,主要是因为当前人们的诚信意识淡薄,诚信观念不强,违反诚信的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在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诚信追究制度,如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核实,取消受资助的资格,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在其诚信档案里作不良记录。高校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法制教育,诚信意识教育,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

同时在生源地建立贫困生数据库系统,由当地的村委会或是街道负责录入,将贫困生的家庭情况以及证明图片 ( 如家庭环境等 ) 上传到贫困生数据库系统中,并将申报人,审核人,经办人等涉及相关人员的情况纳入到社会征信系统中,让虚构贫困生材料的成本变高,做到有据可查,增强贫困生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贫困生认定流程方面,应进一步探究更为有效的认定流程,将贫困生认定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2.创新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贫困生正确心理自我认同感。实际工作中,贫困生相对与其他学生而言心理较为敏感,很多贫困生不愿让老师和同学过多地知道家中的实际情况。应从多样化和多元化角度创新资助的渠道和方式,打破现阶段资助模式束缚,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学校通过一定的隐形渠道,如通过调取学生的校园卡消费情况,直接找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对他们进行贫困生认定,同时给他们提供隐性资助。这种方式使得学生隐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培养贫困生正确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利用新媒体的隐蔽性资助避免了学生的“自我陈述”式的自揭伤疤,在创新认定流程和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伪贫困”产生。

3.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方式方法。资助不仅要“助困”,更要通过“助困”实现“助学”,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助人”,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主动关心贫困生心理健康,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的同时也满足贫困生的精神方面需求。从申请贫困生资助条件看,第一位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即要求学生思想端正,积极向上,但这并无定量的标准,有学生对此的理解是“只耍不违法和不违反学校规定即可”。成绩第二位各种助学金均规定了学生的成绩下限,对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耍求均未提及。这样的评选条件会给贫困生误导,认为:“只要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就能拿到助学金,如果成绩较好,还能拿到奖学金”,在日常的学习中耍么得过且过,耍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注其他素质的培养。还有些贫困生为解决经济问题,会倾向于多兼职赚钱,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学习作时间,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无从谈起。通过贴近学生的各种方式,例如通过将学校资助网站或是学生工作微博、微信、博客平台链接到一些志愿服务网站中去。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上经常开展感恩教育,励志访谈等活动。利用网络舆论导向功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贫困生综合素质的问题,同时引导贫困生学会感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结语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健全贫困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立规范化的贫困生认定的工作流程的方式;创新贫困生资助的工作方式;切实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我们不仅在经济上做好贫困生资助,同时也要成为贫困生精神上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1]江应中,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26.

[2]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53.

[3]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丁睿,男,研究实习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猜你喜欢

贫困生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