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身性教学策略初探
2017-03-12董芬彭亮
董芬+彭亮
【摘要】具身性教学策略是教师运用具身认知来改善教学的一种尝试,它以学生的身体感知和身体参与为重心,构建情境性、能动性、感受性的课堂,让学生用身体去感觉,用身体去思考,用身体去行动。鉴于此,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教学目标,从身体式的情境创设,身体式的感受与理解,身体自由的朗读与诵读三个方面尝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身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身认知;具身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18-03
【作者简介】1.董芬,南京市银城小学(南京,210036)语文教师;2.彭亮,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京,210097),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
具身认知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兴起的第二代认知观。它认为,人的心智、理解能力都是具身的(embodied),且其依赖于我们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和身体图式(schema),人的认知过程、认知发展和高水平的认知深深地根植于身体结构以及身体与世界相互作用中。[1]相比于传统的认知观,具身认知突出了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身认知给予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即利用身体来实施教学,这也正好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正因此,具身性教学策略成为教师运用具身认知进行教学的一种尝试,它以学生的身体感知和身体参与为重心,构建情境性、能动性、感受性的课堂,进而让学生用身体去感觉,用身体去思考,用身体去行动。[2]而这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有所助益。
一、身体式的情境创设
阅读教学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而言,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文本创设形象、直观、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3]阅读情境的创设方式多样,诸如影视、录像、实物、模型、课件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境。[4]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身体来创设情境,也即我们所言的身体式的情境创设。具体而言,身体式的情境创设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利用身体创造教学情境或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教學效果。身体式的情境创设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以身代身的情境创设。
这其中,第一个“身”是指学生的身体,第二个“身”指人的身体或其他生物的身体。以身代身的情境创设就是指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自己的身体代入到其他的身体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文本中的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言行与情感。如此情境创设,化抽象情境为具体情境,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感受“一位老爷爷穿着他的大靴子在静静的大森林中行走时,森林里的各种动物纷纷躲避”的情景时,教师首先是让学生想象老爷爷的大靴子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其次,教师让学生现场感受她走路的声音与老爷爷走路声音的区别,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老爷爷走路的动作是怎样的,他走路发出的声音该是怎样的,从而为学生理解动物听到这个声音后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奠定了基础;最后,当学生领会到各种动物从害怕到躲避再到观望的心情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当学生读到自己所代表的那个动物的句子时,立刻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体会那种动物当时的心情,顿时,整个教室的氛围达到了高潮,他们或躲在角落,或钻在桌下,或扑在地上,学得非常快乐。
2.借身于物的情境创设。
“物”指非生命的物体,借身于物是指把身体及其感受移植到非生命的物体上,由此具身地感受和体会文本的意义。恰当地借身于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下《荷花》一文时,就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创造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让全班学生都变成一朵朵白荷花。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及其感受代入到白荷花上,白荷花顿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这堂课中,教师运用了学生的身体,创设了身体学习机会,让学生基于自己的身体去认知和学习,从而教师让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而生动。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到学生身体的认知作用,也要重视自身身体的教学作用。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来教学,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与学生一起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如在教学苏教版一下《荷叶圆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变成小水珠。教师首先从讲台下变出大片“荷叶”铺在地上,然后站在荷叶上,把双手合在脸颊边,作“躺”状,变成躺在荷叶上的小水珠,在学生也不由自主地模仿小水珠后,与他们一起聊天,一起感受水珠的快乐心情。
二、身体式的感受与理解
身体式的感受与理解就是基于身体感受的理解,用身体来感受,用身体来体验,用身体来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而用身体来感受与思考文中的字词,因其感受和理解是切身性以及独特性与真实性,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字词。如某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执教《雷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中“压”的含义,他用手在学生的身上做“压”的动作,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之后将此种感觉说出来。学生真实感受到“压”带给他的难受:“我觉得很重,不舒服”,教师于是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把他想象为天空爷爷,当这个天空爷爷往学生身上压过来,眼看着要压到头顶时,学生叫道:“快喘不过气了,太难受了”。如此,学生通过切身感受深刻地理解了文本中字词。概言之,身体让文本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真实联系,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
善于让学生用身体来感受与思考是成就优质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优秀教师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善于利用学生身体,创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身体认知的基础上去学习抽象的学习内容,用身体认知架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桥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对于“茫茫月夜”这个词语的理解,他是这样引导的:“‘茫茫月夜,你往前面看,是月夜;你往后面看,是月夜;你往右面看,是月夜;你往左面看,还是月夜。这就是茫茫月夜。”王老师在说到“你往左面看,还是月夜”这句话时,学生不自觉地跟着说了起来。在这里,王老师让学生基于自己身体的感受理解“茫茫月夜”这个场景,学生想象着自己的身体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看的时候的那种感觉,自己整个被笼罩在月夜中,这就是“茫茫月夜”,从而学生具身性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找到了“茫茫月夜”的感觉。
三、基于身体自由的朗读与诵读
朗读和诵读能读出文本的语言美,这种语言美在感染身体的同时,也陶冶了心灵。同时,身体在朗读和诵读过程中的不自觉摇动有助于学生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1.身体自由配合的朗读。
身体自由是具身性课堂的特征之一。朗读是身心配合的一种活动,身体的状态会影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好的身体姿态:有的学生喜欢坐着朗读,有的学生喜欢站着朗读,这样的身体姿势会让他们觉得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朗读的活动中;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空间偏好:有的喜欢坐在座位上,有的喜欢站在课桌周围,对于喜欢表现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更喜欢讲台这个空间,对于喜欢安静和独处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待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每个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者喜欢合作朗读,或者喜欢自读。由此可知,每个学生在朗读时都有自己的偏爱的身体姿态、空间选择和朗读方式的选择,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这种自由和选择的权利。我们的课堂不需要千人一面,千人一姿,这是对学生身体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压制。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压制状态还能随处可见,在很多教师看来,好的课堂管理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双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在各种公开课上,学生总是规规矩矩地坐着,整整齐齐,毫无偏差。可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让学生配合教师共同完成一场表演,而不是在学习。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与身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越投入,身体也会越自由,会不自觉、潜意识地动起来。因此,释放学生的身体,才能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当然,自由不是绝对的。学生的身体自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身体自由的前提是全班达成一个共识和建立一个规则。这个共识和规则是:自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不是玩闹的掩饰。这个共识和规则必须内化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这样才能使身体自由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需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让学生又爱又敬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时之事,它需要教师的智慧和优秀的教学能力。因此,对于新教师来说,可能无法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但是,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也需要慢慢地解放学生的身体,释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让课堂变得自由与民主,给学生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2.伴随身体节奏的朗读和诵读。
文章富有节奏,越好的文章,节奏性越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5]文章的节奏表现形式主要有外在和内在形式两种。外在形式的节奏就是声调的轻重、缓急,文句的长短、整散,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直,以及它们的错杂相间、交相更替。[6]文章的内部节奏,就是文章各个构成部分的起承转合、疏密缓急,或者情节的张弛变化,事态的发展波澜,场景画面的转换、跳跃,人物的活动等各种内容要素的交替变换,而构成的内在运动的节奏。[7]不论是文章外在的节奏表现形式,还是内在表现形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感受和体会,特别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节奏在朗读或诵读的过程中就会变成身体的节奏。
朗读或诵读是古人重要的学习方式。古人读书的一个典型动作就是摇头晃脑,读书人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放在背后,摇头晃脑地走着读,或者坐在书桌旁摇头晃脑地大声读。这种不自觉的动作在当代缺失了,当前的课堂氛围发生了转变,如果有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摇头晃脑,可能会被取笑。但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地把自己投入到读书中,他的身体的确会不自觉地配合语言而摆动,这是一种潜意识行为,也是身体认知的一种方式。身体的神经系统会自动地配合讀书行为,让读书这一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读书时身体的动作不仅能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地读书,更能够让学生读得越来越好。文章的节奏是要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的,正如音乐的节奏需要通过舞蹈来表现,朗读和身体的动作也不可分割。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要创造身体自由活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知道投入地读书需要身体配合,身体的配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
身体的配合不仅能让人读出文章的节奏,体验到文章语言的节奏之美,还能够体会出文章的情感。而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朗读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课文内容,还需引导学生借助身体从情感上来表达和体会。正如无声电影中剧中人物通过自身的动作、神情、姿态等身体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在教学时,利用身体特征同样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感情,让学生具身地实现有感情的朗读。
【参考文献】
[1][2]董芬.具身认知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意蕴及其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3(12):19-21.
[3]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9.
[4]刘朝晖.语文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5.
[5]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99.
[6][7]曹明海,宫梅娟.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