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2017-03-11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锦秀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锦秀
一、教材内容分析
《图文混排》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四单元任务五的内容,应用的是Office2010版本,本节课是在前一节课对文本进行美化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让学生掌握图片插入方法、调整图片位置、大小、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等。本节课操作性强,所需资料课堂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学生自行搜索可以表现文章主题的图片,进一步美化文章,学生可以不拘一格,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己的审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方法。
(2)掌握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辉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创造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2)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
2.难点
能综合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生分析
学生普遍在初中已经接触和学习过Word的一般使用方法,有一定的基础。一般的学生对于Word的使用也比较熟练,可以完成Word中的一般性操作。但是现在用的是Office2010版本,界面变化较大,学生对于进一步较高水平的文档编排操作不太熟练,尤其是一部分操作水平较低的同学独立操作时会出现各种问题。
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意识,并且有初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导。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协助学习。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两篇Word文档,其中一篇是纯文本文档,另一篇是经过图文混排的文档,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如何进行图片和文字混合排版。
【学生活动】
欣赏2篇文档,思考图片的异同和视觉效果的不同,独立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PPT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从实践操作、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较准确表述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1.任务实施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1)插入艺术字;
(2)插入文本框;
(3)插入图片;
(4)插入自选图形。
教师巡视、答疑、辅导,然后演示操作后效果。
【学生活动】
让学生先观察分析,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动手实践。
【设计意图】
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听起课来条理清晰,很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点。
2.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
通过上面的自学操作,学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困难,特别是图片格式设置,从而引出下面相关知识的学习。
(1)插入对象的大小调整和移动位置;
(2)环绕方式;
(3)图片的裁剪;
(4)首字下沉。
教师边巡视边引导,及时发现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解决,个别问题及时解决。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设置图片,出现问题相互讨论,锻炼相互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
互动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培养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能在学中形成认知的规律:通过自学学会新知识。
(三)综合实践与提高
【教师活动】
教师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各小组的成果,并说出在该作品中,哪些是本小组的闪光点,有那些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活动】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传给教师,通过教师的分析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自由设计,既巩固新知识,又让知识得以升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学习能力。
八、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试着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预以补充,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能够明确在实践应用中所注意的问题。
九、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或上网查找资料制作一个以“庆元旦”为主题的版面。通过作业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十、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图文混排的效果,但由于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界面的美观度有些还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的利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