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

2017-03-11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幼儿园王嘉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墙面创设幼儿园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幼儿园 王嘉敏

一、物质环境

(一)适宜、互动的墙面布置

环境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定的。大班的墙面布置,不仅仅为了墙面的美化,而是更多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东西。

首先,在园本管理理念的大背景下创设环境,使整个班级环境体现着园本特色。在6S精细管理的理念下,班级环境中墙面上贴有东、南、西、北的方位词。还有门、床、窗、安全出口等标识。在盥洗室有排队、入厕、冲厕、洗手、喝水、排队的图标流程。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讲,完全可以根据图标来完成盥洗流程。在门口有脚丫的标识,更衣柜前人数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其他孩子会自觉站到脚丫上排队。

其次,墙面布置体现教育价值。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墙面上设置有“值日生”,其目标:一是服务于同伴,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教育环境。二是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培养责任感。现在的幼儿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受到来自周围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因此在集体活动中缺乏责任感。这项值日活动充分锻炼了孩子自理能力和增强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最后,墙面布置还要与课程有机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创设环境,并利用环境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以各种方式接受暗示教育。大班的课程已经与小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衔接。

1.多变的主题墙布置

(1)围绕主题

主题墙是多变的一般根据季节和节日来设定的。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展开和不断深入,在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与主题墙相匹配的背景素材,给予幼儿根据自己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和自主参与的空间。

(2)与环境互动

幼儿是在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让幼儿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将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图画,以及手工绘画作品等,陆续地布置出会说话的主题墙。

例如,“春天来了”的主题墙饰,教师准备出没有叶子的树,用纸条、雪糕棒围成几个篱笆院,画条小河;孩子放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孩子发挥想象,用剪、画、折、粘等方法制作,不断重组,构成新的环境。

(二)创设仿真、多层次的游戏环境

1.仿真的游区域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此,教师在教室布置了又去的理发店——一个仿真的游戏区域。在这个小小的“理发店”里一共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一名理发师和两位顾客。其中一位顾客脖子上围着塑料做的衣服,坐在镜子前的椅子上。理发师穿着工作服,用自制的吹风机帮她吹头发。另一位顾客坐在旁边等待。理发店的工具样样齐全,有洗发水、皮套、烫发用的卷棒还有好多小卡子。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教师提供仿真游戏区域,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社会,这是区域游戏较其他游戏的一个不同所在。

2.多层次的游戏材料

区域活动中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也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丰富的游戏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和购买材料时要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

例如,在建构活动区域中,以大班投放的“工程智慧片”为例,它是由主体片状的空实心三角形、正方形材料构成的,并配以管状,齿轮积木以及多重了连接器。教师将“智慧工程片”里所有材料都投放给幼儿,目的是想让幼儿能充分利用全部材料,了解材料的要素。经过一周的观察,大部分幼儿能摆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和平面图形。一部分幼儿能搭建起有形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教师在构建区提供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形体元素的图片和照片,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初步立体构建的需求。

二、精神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的课程。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影响教职工和幼儿的精神状态、情绪的一切因素。根据我们的研究,幼儿园精神环境的构成主要因素有:幼儿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大众心理、幼儿园文化、幼儿园的人际关系。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持久性的特点。

(一)创设宽松的师幼互动氛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在现实中,教师在管理幼儿时常用到的一些口头语是“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命令式口吻,很少听到“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觉的这样做合适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等商讨语气的词汇。3~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认识社会,认识环境,判断事物的对与错,这就需要老师来正确的引导他。而在这时,老师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也没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幼儿被剥夺了发表意见的机会,老师总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育幼儿,幼儿的内心感受不到爱与快乐,感受不到尊重。如在区角活动中,制定游戏规则时,能让幼儿充分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样才不会出现“幼儿看老师脸色”的现象。

(二)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处处影响着孩子。在3周岁之前幼儿都是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就已经养成。现在的家长大多忙于工作,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就撒手不管了,觉得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就可以了,也不去过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首先肯定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家长在幼儿面前的行为是要注意的,要有一个正面的引导。3~6岁的幼儿有一个模仿期,他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会模仿成人说的话,说话的语气;会模仿成人的动作;会模仿成人做事情等。有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闹,发起脾气来就拿孩子出气,孩子没有安全感。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大多精神恍惚,表情呆板,性格孤僻不合群。这类家长破坏了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伤害了孩子的幼小心灵。

猜你喜欢

墙面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开关的美丽衣裳
手工字母花卉让墙面与众不同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