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

2017-03-11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教产合作促进中心宗齐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娜娜入园豆子

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教产合作促进中心 宗齐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务、游戏和偶然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实际、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在这两个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中均提到“关注”和“观察”幼儿,这里的“关注”和“观察”不仅是对幼儿能力发展、兴趣的关注和观察,还指对幼儿日常生活、心理上的关注和观察。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观察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有研究表明,新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所有的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幼儿会用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比如,幼儿为了获得成人的关注,可能会尖叫;而另一个幼儿可能会去咬别人。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了他们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就会知道幼儿这样做的原因。今天豆豆为什么一来园就啼哭不止?乐乐为什么在户外活动时不参与游戏?毛毛为什么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们说话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幼儿的这些行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语言,通过幼儿的眼神和姿势等外在表现理解幼儿行为,从而改变自身的教育行为去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生活需要。

如果说观察是理解幼儿的关键所在,那么观察记录就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幼儿和分析幼儿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理解幼儿就像是揭示奥秘,做记录就是搜集线索。每一位教师应该像老练的侦探一样,能够辨识重要的线索,揭示出幼儿内心的奥秘。在教师观察和记录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记录详细

教师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尽可能详细的,明确每个细节,记录尽可能多的事实信息,让他人能清楚地理解你所观察到的资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观察记录经常是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晨间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走到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人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二、真实客观

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应避免以下两种不当的表现。表现之一:从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他们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表现之二: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三、系统、有逻辑

教师的观察记录应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来记录,应注明日期和观察开始的时间,对于观察的总时长也应进行说明。形成有系统和逻辑性的观察。

四、无偏见

在观察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可能因为自己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和认知经验的不同对幼儿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这都应该不断的反思,不断学习,开放思想,客观地观察幼儿,并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分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五、教师要注重观察结果分析的有效性

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是教师开展新的教育活动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做到客观、有效。例如,小班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开始集体分享,娜娜却趴在地上。我对她说:“我们大家要坐在一起分享了。”娜娜说:“我在捡掉在地上的豆子。”不一会儿,娜娜手里攥着几颗豆子来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把掉在地上的豆子都捡起来了,我要把它们送回家了。”

分析:幼儿个头小,视线范围小,所以能发现很多细节。

在这篇观察记录中,教师仅仅关注到幼儿的关注点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忽略了幼儿对事物的态度以及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其实,在这个片段中,娜娜不仅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她观察到散落在地上的豆子),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她能自觉地去捡拾豆子)。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提高记录的意识。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带一支笔随时记录下幼儿的言行,凭借着这些真实的材料准确地评价幼儿,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去理解幼儿,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看见他;当你关注行为后面的意图,你开始看他;当你关心他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已经看见他了。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也是生命与生命相遇了,当两个生命相遇的时候,爱就发生了。

猜你喜欢

娜娜入园豆子
夹豆子
娜娜的小羊
陈娜娜作品
考试之后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我和小豆子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