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蓝”两牵手,师生共成长

2017-03-11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礼士中心小学谢小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青蓝教研教学质量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礼士中心小学 谢小武

2010年,自从县教育局提出“文化育人”理念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纵观分析后发现影响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全镇教师总体水平呈老龄化、学历低,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而且每年新分配的年轻教师虽有学历,但缺乏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我镇终于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研之路——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即:选拔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带领青年教师快速入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落实师徒结对方案,提高整体水平

根据方案,学校每个学年初都要召开各种会议,在征求有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落实结对对象。确定了结对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落实结对双方的责任。在每学年的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拜师仪式,将所有参加结对活动的教师组织起来,签订《新老教师挂钩结对合同》。《合同书》明确规定结对双方履行的职责,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说课、作业批改、命题、质量分析等。力争新老师达到“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要求。结对中,着力把握师德建设这个根本,强化结对过程的管理与结对的科研含量这两个关键,突出结对对象、责任及活动的落实,确保了结对教师思想素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既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项有效载体,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为实施“青蓝工程”提供良好的平台。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师徒互相听评课、观看光盘优秀课例、教学基本功大赛、经验交流会、上好“四课”(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最佳一节课)、“六个一”活动等,每年参加活动的教师达到400多人次,人均4次以上。这几年来,我镇每个学年至少会举行一次较大型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包括:作文教学、应用题教学、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探讨、“梅县两法”教学研讨、同课异构等。在推进过程中,及时总结出“一看、二听、三比”经验,从而使结对活动能深入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首先是“看”,看“合同书”中有没有确定好具体的共进时间,准备开展何种形式的帮教活动,以及对“合同书”中规定的“硬性”指标有没有逐一落实。然后是“听”,深入课堂听研究课,再听课后的得失分析,以此来评价结对双方开展活动的情况,听课的类型有师傅的“示范课”,徒弟的“求教课”。最后是“比”,如组织教学比赛活动,给平行结对的教师“搭台子”,营造共建氛围,使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上台阶。

三、抓课堂教学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住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针对年青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薄弱这些特点,学校首先对新教师进行“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教学法”的培训,要求所有教师运用“一法为主(语文自学辅导法、数学尝试法),多法为辅”进行教学。为年青教师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校还特别为“师徒”提供了一个平台——同课异构,即:“师徒”同上一节课,然后科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这样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和能力。

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自县教育局提出“一种理念(文化育人理念)两手抓(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起,我校就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校园社团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全校共成立了文学社、英语协会、手工制作等共13个社团,每个社团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组织、管理并辅导。如今,各种社团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它不仅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并收获了快乐,更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同时新老教师都得到锻炼,这就像一场双赢的生意。而我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养出这样一批有责任心、能力强的年轻教师,主要要归功于“青蓝工程”的开展,给新老师提供了一个个锻炼的平台。

在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文化育人活动在这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通过学习、合作、交流与反思,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如近两年来,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其中有15篇论文在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14年在县教育局组织举行的“交通杯”教师说课比赛中,我校的青年教师何帼燕老师荣获英语组二等奖,陈雪梅老师、叶辉好老师分获三等奖。县教育局小教室于2014年10月在我校举办了六年级数学、英语教学观摩现场会,其中的一位“师傅”叶飞好老师和青年教师谢志嫚老师上的现场课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2.通过全体老师的辛勤耕耘,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丰收连连

如在2014年“地税杯”学科知识竞赛中,谢运年、赵秋兰同学分别获得英语组一等奖、三等奖;谢秋雨、曾晓漫同学分别荣获数学组二等奖、三等奖;今年,黄依婷同学荣获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一等奖。又如,在县局组织的六年级质量统测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积分逐年提高,由原来的第七、第六名跃升至全县第二名。此外,我校在每年的升实验中学考试中,均有二十几名学生被录取,录取率近十年来都排在全县前三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我校自开展特色教研文化——“青蓝工程”以来,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不断强化,信心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中上升,但我们依然秉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在教研文化育人的路上摸索、前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一种理念两手抓”的教育理念,让“教研文化”和“社团文化”这两朵鲜花在校园里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青蓝教研教学质量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青蓝工程”助推力行青年教师稳步成长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荀卿之教,青蓝绚兮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浓郁群青蓝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