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如何上好中学美术欣赏·评述课

2017-03-11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安村镇白村初级中学韩彩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欣赏课课标学情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安村镇白村初级中学 韩彩霞

一、认真备课

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如同一场演出,要使这场演出完美落幕,就毕须认做足台下功夫——认真备课。

我认为,认真备课是上好欣赏•评述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更是上好欣赏•评述课的前提和基础。精彩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学习课标要求、研究教材内容、分析学情,还要对要讲的课做准备、演练、调查、思考、润色等。

首先,认真研究课标。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只有认真研究课标才能了解国家大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才能明确欣赏•评述课教学的方向和目的,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其次,了解分析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只有认真了解分析教材才能明确欣赏•评述课的教学任务,掌握所学欣赏评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当然通过研究分析教材还能了解,课程的内容有没有不适合本地教学的,要不要作适当调整,从而使教学任务完成的更理想。

最后,分析学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只有在上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了欣赏水平和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应选用哪些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欣赏•评述课所学的知识更感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欣赏•评述课的知识。

总之,作为教师你在课前做的准备工作越少,你课堂上的负担就越重,就很难把这节课上好。相反,如果你在课前能够认真的备课,做到上课前胸有成竹,那么你在课堂上将会很轻松,就很容易上好欣赏•评述课。

二、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中学美术课长期许被一些人误认为只是技能课,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所以有的教师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其实美术课的欣赏•评述课是最具人文性的课程,在这个领试的课程中有大量的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欣赏•评述课是“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证、美术表現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步形成热爱袓国优秀文化传统、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和珍视人类文化贵产的价值观”的课程。这就对美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就应有一桶水。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所以美术教师不光要不段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应长期、广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审美修养及人文素养。列如:在讲《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这课节时,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佛教、石窟艺术、中国的丝绸之路及相关的历史、敦煌的过去和现在及地理等多方面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学好本课的知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欣赏•评述课的教学任务。

三、善于与其他学科结会

美术是伴随人类一起成長和发展的的文化,他记录和见证了人类成长历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美术作品也不光是一件美术品,也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升华,更是人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宗教、经济、政治、民俗、审美等多方面文化集中的体現。所以要上好欣赏•评述课,教师也应多和其他课程结合,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多联系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能更好让学生欣赏、感受、理解美作品社会文化价值及作用。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易冲动和叛逆,自我认知能力较差和认知要求强烈有很大的冲突。所以教师要真对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学情的多样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探究、联想、表演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相互合作、分析、主动的欣赏评述,教师注意加以引导。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欣赏,能发現美术作品的美、认识生活的美、了解美术作品的历史意义。从而陶治学生的情操,对美术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在语言表达中锻炼了美术评述能力,有了成就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最终能感叹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及传统文化,从而对美术欣赏课产生更加感兴趣。

五、改变思想观念积极学习

以往的教学观念认为美术欣赏课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和接受,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感受,所以教师总感觉欣赏课不好上,效果不好。而根据現在新的课改思想课堂主体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要生动起来,去主动参与课堂,去感受作品美,发現自然美,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评价各种美。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在教学中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要上好欣赏•评述课尤其是农村学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欣赏课要有用大量的资料和作品图片,而我们一般只有课本上有限的内容,所以不好上。而現再不同,現在有互联网、有多媒体等先进的科技支持,要上好欣赏•评述课就更容易些。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老思想、老方法,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更好的上好欣赏•评述课。例如,在学《中国的三位美术家》这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在网上去搜集三位画家的相关资料;上课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动态观赏视频把学生引入宋代导入新课;上课时运用以学生的合作与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讨论三位美家的作品风格,再作进一步评述,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在上课过程,教师对学生表现作及时评价及总结。如果能这样做,这节欣赏•评述课是比较容易上好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我想教育的最初和最终目的就是让人通过学习能更好的为国家、民族、社会服务,从而使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幸福。所以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踋步,不断改革才能更好的应社会。当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及新的教学手段,用此指导、改进自己教学,就能更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当然就能很容易的上好欣赏•评述课。

猜你喜欢

欣赏课课标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