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于漪老师教学要有所创新对我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7-03-11宁夏银川实验小学阅海第一校区景文娟
宁夏银川实验小学阅海第一校区 景文娟
我对于漪老师尤为敬佩,尤其是于漪老师提出的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磁力”效应和开拓语文时空、走向广阔天地的见解让我萌生了一点想法,结合我的日常教学实践,我想谈谈于漪老师对我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抓手——启示我抓准学生的求知欲,形式创新增强学习动力
于漪老师认为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且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极为认可于漪老师的观点,说说我的一点做法吧。
1.课之新鲜感——授课模式多元化
课不能老是一副面孔,要让孩子们感到常上常新才对,于是根据课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寻求突破,如我在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把握该课为略读课文课型,以两个问题入手导学,让孩子们主体合作式地掌握了黄河水变化的原因及过程并了解了整治方案;在上《新型玻璃》一课时提醒孩子们注意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的区别,采用表格式抓主要内容让孩子们分组合作、讨论、汇报,从而习得课文知识;在上《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引入希腊神话知识简介,从描写方式、修辞手法引导孩子们关注写作手法,教会他们要做好查阅相关背景知识的工作,提升预习效果……从每天上课的“鲜”味上入手,果真孩子们对新知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效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2.课之趣味性——语文趣味活动题
孩子们对于新鲜的事务充满好奇心是正常的,可是不能事事时时都出新,这还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那就是增加趣味性。我在思索之后进行了尝试,即每堂课里根据授课内容融入相关的有趣的知识,或是在每堂课的末尾留出一到三分钟给孩子们出一道趣味语文题,既让他们大开脑洞活跃思维又让他们心有惦记悬念层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语文课不再是乏味平常的了。你瞧强烈的画面感就出现了:请你通过乾隆和纪晓岚的对联来猜猜千叟宴上这位老人的年龄,乾隆的上联是“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纪晓岚的下联是“古稀双庆再添一岁春秋”,答案是什么呢?次日课堂上较为安静,有左顾右盼、抓耳挠腮的,有双目直盯、紧咬嘴唇的,也有淡定从容、胸有成竹的,个别孩子将答案与解题思路一一陈述之后班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与赞叹声。欢声笑语伴随着心服口服,趣味语文题里渗透着无尽的智慧,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3.课之鲜活性——生动体验有感奋
我比较推崇“体验式教学”。孩子们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操作,以及自己去亲身经历、用心灵为之感悟。我在语文课中加入很多生动鲜活的活动课,如“智力大闯关”“看图猜成语”“语文知识汇”“经典诗词诵”“现场辩论赛”“班干部竞选会”“课本剧展演”“趣味职业秀”等小专题活动,都较好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切实感受与奋进情绪,每一个孩子分编为不同的角色与承担相应的职能,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体验当中深化了技能、渗透了学识,效果良好,最主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是切实的参与者,他们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极强的参与感、较高的参与率让孩子们体验着生动的课堂、有着强烈的个人感受,在鲜活活动课中形成了自己宝贵的独特见解。
二、努力营造“磁力”效应——启示我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增设方法创新且多元化
我对于漪老师所说的激发兴趣、力求产生“磁力效应”很是有体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我很重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注重采取一些多元化的小方法让孩子们有强烈的目标性、奋进心,有勇攀高峰的勇气和斗志,逐步达到增加语文学识、提升语文素养、拓宽语文能力的期许。
1.采用班级激励机制——多元方法激发竞争意识
班上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本子“成长的足迹”,每页有9个圆形圈用于贴班级特色独有的“乐学币”贴纸,圆圈下面的短横线上用于简短记录获得奖励贴纸的事由,小本子共计12页,每一页攒满了乐学币贴纸会在该页的右下角盖上大大的班章,在学期末会对孩子们的努力进行奖励兑换,可能是班级外出活动如参观张裕酒庄、绿博园徒步活动、儿童项目拓展,也有可能是去览山的足球场进行一场足球赛、阅海欢乐岛写生,还有可能是得到班级的学具奖励、一周的值日生嘉奖、班长的体验权等。瞧,孩子们的竞争意识立即被激发,无论是学习、卫生、习惯、日行一善方面,还是关爱班级同学方面,一下子就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孩子们在争取得到乐学币的过程当中无形地提升了自学技能、自律能力,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奋进意识似乎如多米诺骨牌般产生了连锁反应,正是因为孩子们的纯真上进,在竞争奋进地驱使下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地展示身上的优点与闪光点。
2.开启拓展阅读模式——创新形式调动攀登想法
学好语文有很多的方式和途径,我相信朗读和阅读,在我们班开展广泛地阅读是受到尊敬与鼓励的。班级图书角的设立是众望所归,红领巾雏鹰读书袋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孩子们自告奋勇要争当图书管理员,整理书架上的班级图书,认真贴好图书编码,兴奋地争相借阅书本,真是让我喜欢和由衷地点赞。由于班级时常掀起读书的良好风尚,我给班里的每个孩子配发了一本“阅读存折”,开户人就是孩子们自己,每天每次存入的读书时间就是他们逐步积累的宝贵财富,每个人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手册,里面包含有读书记录卡,孩子们都很认真地摘录了所读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对查阅字词典后新认识的生字也做了标注记录,还有用心写下自己读书感悟的片段和文章呢。好些孩子手中都有一个相应年级应读图书的推荐目录,他们利用节假日假期进行大量的阅读,已读过的图书就会在目录的序号前打对勾,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量都很大,读书带给他们的更是心灵的整合、境界的提升。班级的图书推介会、图书漂流、好书交流、制作书签等活动都是备受推崇的,最让我高兴的当属班级写话集的出版,孩子们认真读书后的用心习作经过整理编排,带着油墨香,汇聚成了班级的习作刊物——《初绽的蓓蕾》,内心的喜悦难以言喻,早已珍藏。
越是深入了解于漪这位名师就越是令我肃然起敬,学习于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非常有益处的,同时教学实践中需要有益的创新,多问多看、多思多悟、多走多行,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