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界面研究①

2017-03-11廖光蓉尹铂淳

外国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源域隐喻语义

廖光蓉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①文中同现是指“狗”与“其他动物同时出现于同一概念结构/经验结构,而非同一形式结构,因此不包括“其他动物的”隐喻、转喻等非直陈式表达。

汉英“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界面研究①

廖光蓉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汉英语分别有哪些“狗”与“其他动物”存在四个方面:经验基础、形成结构、语义变换和英汉互译策略与等值。“狗”与“其他动物”同现的词语概念?同现的经验基础是什么?词语形式结构怎样?词语概念如何变化转换?汉英语如何互译及实现等值?理想的翻译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实现等值:经历、文化、认识、形式、意义、识解、概念化、附加色彩、经济性、规约笥等,制约较为全面等值的主要因素是源语与的语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其次是概念化方式,等等。

词语概念;经验基础;形式结构;语义变换;汉英互译

0 引言

就驯养历史和用途而言,狗是与人类互动最为频繁的家畜。独立于语境的词语意义即形式所表征的概念,包括命题,可称为词语概念(Fillmore,1982;Evans et al.,2006:206-207)。词语概念中同现的“狗”与“其他动物”(包括“狗”的其他成员和“人”)不是任意的,逻辑上具有受制于文化的内在联系。词语主要包括派生词、复合词、成语、俗语、谚语等。词语概念变化是指概念中心成分保留或发生非本质性的变化,词语概念转换即中心成分发生本质性变化,和原概念不属同一范畴(廖光蓉,2011:10)。本文探讨汉英语“狗”与“其他动物”同现的词语概念的四个方面:经验基础、形式结构、语义变换和英汉互译策略与等值。文内汉语词语宋体加“”、英语词语字母全部大写表概念;汉英语仿宋体表词语。

1 汉英语“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形式结构和语义变换

人的经验可源自直接或间接的真实经历或传说,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主观方面包括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对动物的优越感、对动物的评判、赋予动物的象征色彩、比较动物的优劣等。下面分语言来讨论。

1.1 汉英语均有

1.1.1 “狗”与“兔”

犬兔之争*汉语语料均出自《汉语大词典》。和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英语语料均出自Oxford English Dictionar。的经验基础相同:“兔”与“狗”均为“狩猎”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兔”是对象。犬兔之争是一个定中结构,犬兔是一个联合结构。犬兔之争作为的域“毫无意义的争斗”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成员代整个行为事件范畴,结果语义变化。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作为的域“先下手为强”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成员代整个行为事件范畴,结果语义变化。

在下列汉语词语概念中“狗”与“兔”同现:1)目兔顾犬,2)兔死犬饥,3)兔尽狗烹,4)获兔烹狗。1)—4)的经验基础相同:均为“狩猎”母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和对象,不同的经验基础:1)“狗”和“兔”同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目,顾”的要素即受事、对象;2)“狗”和“兔”同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死,饥”的要素即施事、施事;3)“狗”和“兔”同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尽,烹”的要素即施事、受事;4)“狗”和“兔”同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获,烹”的要素即受事、受事。“目兔顾犬”是一个主从复合结构,目兔和顾犬均为述宾结构,兔和犬均作宾语。“目兔顾犬”作为的域“及时补救”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成员代整个行为事件范畴,结果因概括而语义转换。“兔死犬饥”是一个主从复合结构,兔死和犬饥均为主谓结构,兔和犬均作主语。“兔死犬饥”作为“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兔尽狗烹”是一个主从复合结构,兔尽和狗烹均为主谓结构,兔和狗均作主语,但在概念层面狗所表征的是“烹饪”行为事件的受事。“兔尽狗烹”作为“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获兔烹狗”是一个主从复合结构,获兔和烹狗均为述宾结构,兔和狗均作宾语。“获兔烹狗”作为“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1.2 “狗”与“羊”

牧羊犬和sheep dog的经验基础:同为“放牧”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对象。牧羊犬是一个定中结构,牧羊是一个述宾结构;sheep dog是一个定中结构,单纯词sheep作定语,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行为+受事。

在汉语词语概念“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中,与“狗”同现的也有“羊”;经验基础相同:两者均被认为低能、弱势。犬羊是一个联合结构。犬羊作为“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和“外敌”的源域,即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1.3 “狗”与“猫”

1)阿狗阿猫/阿猫阿狗和2)①a cat-and-dog life,fight like cat and dog②to rain cats and dogs的经验基础相同:均为家畜且较常人前人后而为人所熟悉,不同的经验基础:1)均命贱易养;2)①相克,②同为“下暴雨”事件的要素即伴随结果也即“滑落”事件的要素即施事(在古代英国乡下,夏天猫和狗经常喜欢爬到农舍屋顶上睡懒觉,天突然下起暴雨,在屋顶上站不稳,纷纷滑了下来,看起来好像随着大雨从天上掉下来)。

阿狗阿猫/阿猫阿狗是一个联合结构,阿狗/阿猫和阿猫/阿狗均为前缀+根词的派生词。阿狗阿猫/阿猫阿狗作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cat-and-dog life是一个定中结构,cat-and-dog是一个联合结构。cat-and-dog作为的域“争吵”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争吵”行为事件的施事代行为,结果语义转换。fight like cat and dog是一个中状结构,like cat-and-dog是一个介宾结构。Like cat-and-dog作为“凶狠”的源域,是一个明喻,结果语义转换。to rain cats and dogs是一个中状结构,cats and dogs是一个联合结构。cats and dogs作为的域“大”的媒介,是一个跨框架的复合转喻,即首先子行为事件“纷纷滑下”的施事代行为“纷纷滑下”,然后“下雨”主行为事件的行为构成要素结果即子行为事件“猫狗纷纷滑下”代行为构成要素方式“大”,结果语义转换。

1.1.4 “狗”与“狗”

狗咬狗和Dog does not eat dog的经验基础相同:狗类有不同的成员。狗咬狗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作为“坏人之间互相攻击”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Dog does not eat dog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作为“同类不相残”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1.5 “狗”与“人”

Love me, love my dog的经验基础:狗是家养的,与主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英语民族将狗视作家庭的一分子。该谚语是一个并列句,两个分句均为动宾结构,me和dog均为宾语。该谚语作为“爱我就要爱我一切”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部分代整体,结果语义变化。

打狗看主人的经验基础:汉民族认为狗从属于主人。该俗语是一个主从复合句,主从句皆为主谓宾结构。该俗语作为“在对人惩罚或者报告前要考虑到上层人际关系”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在英汉语文化模式中,“狗”与“人”的地位差异甚大,英语文化中的“狗”与“人”地位几乎平等,二者为家庭成员关系,汉语文化中的“狗”和“人”则不平等,“人”是主子,“狗”类似于其奴仆。

1.2汉语独有的“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形式结构和语义变换

1.2.1 “狗”与“马”

在下列词语概念中“狗”与“马”同现:1)犬马恋主,2)声色犬马。1)的经验基础:“马”与“狗”同为“狩猎”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马”是工具之一。2)的经验基础有二:一是同为常见的贵族娱乐、健身的工具;二是家养宠物犬和骑马均为奢侈。犬马恋主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犬马是一个联合结构,作主语。犬马恋主作为“臣下眷怀君上”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变化。声色犬马是一个联合结构,声色也是一个联合结构;声作为的域“歌舞”的媒介,是一个复合转喻,即首先行为构成要素结果代行为本身“歌”,然后部分“歌”代整体“歌舞”,结果语义转换;色作为的域“女色”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形式单位的部分代整体“女色”,结果语义变化。犬马也是一个联合结构,犬作为的域“遛狗”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行为+受事,结果语义转换;马作为的域“骑马”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行为+受事,结果语义转换。声色犬马作为的域“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四个成员一起代整个范畴“淫乐方式”,结果语义转换。

1.2.2“狗”与“鹰”

上蔡鹰卢、放鹰逐犬和犬牙鹰爪的经验基础相同:均为“狩猎”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狗受命追逐,鹰负责捕获;其武器分别是牙和爪。上蔡鹰卢是一个定中结构,上蔡是定语,表地名;鹰卢是一个联合结构。上蔡鹰卢作为的域“牵犬臂鹰,出城打猎”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行为+受事+目的,结果语义转换。放鹰逐犬是一个联合结构,放鹰和逐犬均为动宾结构,鹰和犬均为宾语。放鹰逐犬作为的域“打猎”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受事代目的,结果语义转换。犬牙鹰爪是一个联合结构,犬牙和鹰爪均为定中结构,犬和爪均为定语。犬牙鹰爪作为“善攫取的手段”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2.3“狗”与“鸡”

(1)鸡犬桑麻;鸡犬相闻;鸡鸣狗/犬吠,鸡飞狗叫/跳;鸡犬不/无惊,鸡犬不宁/安;鸡犬不留;鸡鸣狗盗/狗盗鸡鸣/啼;偷鸡盗/摸狗,偷狗戏鸡;指/打/捉鸡骂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2)斗鸡养/走狗/犬;(3)一人得道,鸡犬飞天,鸡犬皆仙,淮南/王鸡犬;(4)丹鸡白犬;(5)土鸡瓦犬/狗,陶犬瓦鸡;(6)鸡肠狗肚,鸡零狗碎。它们的经验基础相同:鸡、狗同为家养动物且均为各自类别即禽类和畜类中较为普通的种,又较低贱。不同的经验基础:(2)斗鸡和养/遛狗均被认为是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3)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学得了《丹经》三十六卷,能依法合成丹药。他吃下已熟的丹药后白日飞升,到了天上仙界。剩下的仙约留在器皿中没带走,刘家的狗去舐,鸡去啄,一时都变成了仙鸡仙犬,飞上天去。于是人们可以听到鸡在天上鸣,狗在云中吠。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4)均用作盟誓和祭祀的祭品;(5)均作为陶艺的对象;(6)屠宰及切分与形体均小因而内脏更小。

鸡犬桑麻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和桑麻均为联合结构。鸡犬桑麻作为的域“乡村的安静生活”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属性特征代领主,结果语义转换。鸡犬相闻是一个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但在概念层面鸡犬所表征的是“闻”行为事件的受事,也是一个转喻,即施事代行为“叫”的构成要素也即结果“声音”。鸡犬相闻作为“彼此居住得很近”的源域,是一个转喻,即行为构成要素结果“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代原因,结果语义转换。鸡犬不闻是一个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但在概念层面鸡犬所表征的是“闻”行为事件的受事,也是一个转喻,即施事代行为“叫”的构成要素也即结果“声音”。鸡犬不闻作为的域“极为荒凉冷僻”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代人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鸡鸣狗/犬吠是一个联合结构,鸡鸣和狗/犬吠均为主谓结构。鸡鸣狗/犬吠作为的域“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两个行为事件代人对其评判,结果语义转换。鸡犬不/无惊是一个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不/无惊作为的域“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代人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鸡犬不宁/安是一个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不宁/安作为的域“骚扰得厉害”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代人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鸡犬不留是一个主谓结构,但在概念层面鸡犬所表征的是“留下”行为事件的受事;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不留作为的域“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代人对事件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鸡飞狗叫/跳是一个联合结构,鸡飞和狗叫/跳均为主谓结构。鸡飞狗叫/跳作为的域“乱成一团”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施事+行为代行为构成要素原因,结果语义转换。鸡鸣狗盗/狗盗鸡鸣/啼是一个联合结构,鸡鸣/啼和狗盗均为主谓结构。鸡鸣狗盗/狗盗鸡鸣/啼作为的域“微不足道的本领”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施事+行为代人对事件的评价,结果语义转换。偷鸡盗/摸狗是一个联合结构,偷鸡和盗/摸狗均为述宾结构。偷鸡盗/摸狗作为的域“偷窃的行为”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受事代行为,结果语义转换。偷鸡戏狗是一个联合结构,偷鸡和戏狗均为述宾结构。偷鸡戏狗作为的域“不务正业”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受事代代人对事件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指/打/捉鸡骂狗是一个联合结构,指/打/捉鸡和骂狗均为述宾结构。指/打/捉鸡骂狗作为的域“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一个并列句,嫁鸡随鸡和嫁狗随狗均为联动结构,鸡和狗均为宾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作为“女子出嫁后,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与丈夫和谐共处,朴朴实实,恪守妇道”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斗鸡养/走狗/犬是一个联合结构,斗鸡和养/走狗/犬均为述宾结构。斗鸡养/走狗/犬作为的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的媒介,是一个复合转喻,即首先行为+受事代行为,然后成员代范畴,结果语义转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一个并列句,前一个分句是主谓宾结构,后一个分句也是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皆仙是一个主谓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鸡犬皆仙作为“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淮南/王鸡犬是一个定中结构,鸡犬是一个联合结构。淮南/王鸡犬作为“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丹鸡白犬是一个联合结构,丹鸡和白犬均为定中结构。丹鸡白犬作为的域“盟誓”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行为构成要素目的,结果语义转换。土鸡瓦犬/狗是一个联合结构,土鸡和瓦犬/狗均为定中结构。土鸡瓦犬/狗作为的域“徒有虚名”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受事代人对它的评价,结果语义转换。陶犬瓦鸡是一个联合结构,陶犬和瓦鸡均为定中结构。陶犬瓦鸡作为“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鸡肠狗肚是一个联合结构,鸡肠和狗肚均为定中结构。鸡肠狗肚作为“狭窄的度量”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鸡零狗碎是一个联合结构,鸡零和狗碎均为定中结构。鸡零狗碎作为的域“零碎细小”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领主代人对它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

1.2.4“狗”与“狼”

(1)狼上狗不上(2)狼嗥狗叫和(3)狼心狗肺的相同经验基础有二:狼是狗的祖先,形体、大小相似;不同的经验基础:(2)具有相似的低能即鸣叫,(3)皆狠毒。狼上狗不上是一个并列句,两个分句均为主谓结构。狼上狗不上作为的域“不齐心”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领主代人对行为事件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狼嗥狗叫是一个联合结构,狼嗥和狗叫均为主谓结构。狼嗥狗叫作为“恶人狂呼乱叫”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狼心狗肺是一个联合结构,狼心和狗肺均为定中结构。狼心狗肺作为的域“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的媒介,是一个复合转喻,即首先行为构成要素材料代行为事件“救活”,然后代人对事件的总结概括,结果语义转换。出自一个传说。战国时的民间医生扁鹊往伏牛山治病,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首,像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坏。此时忽见一只狼来了,他用手术刀一投,将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首腔内;又见一只狗亦来了,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首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却猛地站起来抓住扁鹊道:“盗贼,还我财物!”扁鹊说:“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拉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财物!”扁鹊无奈,同去阳城见县令。听了二人申诉后,县令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际,盗他所带财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将财物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他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封的刀口也可。”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却飘然而去……县令急忙追赶,直至山顶,却见他面朝东方,盘腿而坐,叫他起来,他却不言语了。县令名人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果有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有心,一个没有了肺。他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醒世恒言》)

1.2.5“狗”与“虎”

画虎不成反类狗和虎父无犬子的经验基础相同:品质或智能上优劣对立。画虎不成反类狗是一个并列句,前个分句为主谓结构,后个分句为述宾结构;狗与虎均为宾语。画虎不成反类狗作为“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实现不了,会闹笑话”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虎父无犬子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作为“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2.6“狗”与“猪”

(1)狗彘不食其余,景升豚犬;(2)行同狗豨,猪卑狗险;(3)豭狗。(1)和(2)的经验基础相同:均为常见的家畜,且皆低贱;不同的经验基础:(2)无耻;(3)的经验基础:同为家畜,且均卑鄙低劣。狗彘不食其余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狗彘是一个联合结构;狗彘不食其余作为的域“人的品行极端恶劣”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不食”代行为构成要素原因,结果语义转换。景升豚犬是一个定中结构,豚犬为联合结构;景升豚犬作为“自己的子女”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行同狗豨是一个中状结构,狗豨为联合结构;行同狗豨作为的域“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方式代人对行为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猪卑狗险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是一个转隐喻;首先作为的域“猪狗”的媒介,施事+行为代施事;然后施事作为“卑鄙阴险的人”的源域,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豭狗是一个联合结构,作为“卑劣之人”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2.7“狗”与“驴”

驴鸣狗吠的经验基础:同为常见的家畜且都低贱,且均具有共同的低能即鸣叫。驴鸣狗吠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驴鸣和狗吠均为主谓结构。驴鸣狗吠是一个转隐喻,首先作为“声音”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施事+行为代行为构成要素结果“声音”;然后行为构成要素结果“声音”作为“拙劣的文字言语”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2.8“狗”与“狐”

在下列汉语词语概念中“狗”与“狐”同现:(1)狗走狐淫,狗党狐朋;(2)狐鸣狗盗;(3)犬迹狐踪。(1)和(2)的经验基础相同:形体、大小相似,不同的经验基础:①均具有相似行为特征即卑鄙;②均具有相似的低能即鸣叫和偷盗;③的经验基础:“狗”与“狐”均为“狩猎”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狐”是对象。狗走狐淫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狗走和狐淫均为主谓结构。狗走狐淫作为的域“卑劣淫乱”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的施事+行为代要素即人对事件的评价,结果语义转换。狐鸣狗盗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狐鸣和狗盗均为主谓结构。狐鸣狗盗是一个转隐喻,首先作为的域“狐、狗”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的施事+行为代施事,然后施事作为“造反者”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狗党狐朋是一个联合定中结构,狗党和狐朋均为定中结构。狗党狐朋作为的域“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成员代整个范畴,结果语义转换。犬迹狐踪是一个联合定中结构,犬迹和狐踪均为定中结构,兔和犬均作定语。犬迹狐踪作为的域“低弱的身手”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的行为构成要素结果之一代人的主观评价,结果语义转换。

1.2.9“狗”与“貂”

貂狗相属和狗续貂尾的经验基础相同:貂与狗品质上优劣对立。貂狗相属是一个主谓结构,貂狗是一个联合结构。貂狗相属作为“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变化。狗续貂尾是一个主谓宾结构,貂尾是一个定中结构。狗续貂尾作为“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的源域,即结构隐喻,语义变化。

1.2.10“狗”与“鼠”

(1)鼠狗辈,鼠盗狗窃和(2)狗逮耗子的经验基础相同:均为常见于平常百姓家的动物;不同的经验基础:①均有相同的习性即小偷小摸;②猫才是正宗的抓耗子能手,也是其岗位职责。虽然狗也能抓,但却是代猫履行职责。鼠狗辈是一个定中结构,鼠狗是一个联合结构。鼠狗辈作为“无耻卑劣之徒”的源域,即本体隐喻,语义转换。鼠盗狗窃是一个联合结构,鼠盗和狗窃均为主谓结构。鼠盗狗窃作为的域“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成员代范畴,结果语义变化。狗逮耗子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作为的域“多管闲事”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代人对事件评判,结果语义转换。

1.2.11“狗”与“龙”

土龙刍狗的经验基础:龙源于传说,龙与狗品质上优劣对立。土龙刍狗是一个联合定中结构,土龙和刍狗均为定中结构。土龙刍狗作为的域“名不副实”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领主代所属即人的主观评判,结果语义转换。

1.2.12“狗”与“蝇”

狗苟蝇营的经验基础:有相似生存行为特征即不择手段。狗苟蝇营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狗苟和蝇营均为主谓结构。狗苟蝇营作为的域“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不知羞耻”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施事+行为代人对事件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

1.2.13“狗”与“蛙”

蛙鸣狗吠的经验基础: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即鸣叫。蛙鸣狗吠是一个联合主谓结构,蛙鸣和狗吠均为主谓结构。蛙鸣狗吠是一个转隐喻,首先作为“声音”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施事+行为代行为构成要素结果之一“声音”;然后“声音”作为“浅陋拙劣的诗词及文章”的源域,是一个本体隐喻,结果语义转换。

1.3英语独有的“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形式结构和语义变换

1.3.1“狗”与“矮种马”

dog-and-pony show的经验基础:PONY与DOG同为“表演”事件的要素即施事。dog-and-pony show是一个定中结构,dog-and-pony是一个联合结构。dog-and-pony 作为的域“精心安排的、盛大的”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事件的施事代人对事件的评判,结果语义转换。

1.3.2“狗”与“跳蚤”

He that sleeps/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的经验基础:两者是寄生者与宿主关系。该谚语是一个主从复合句,谓语均为中状结构,dog和flea都分别在状语中作介词with的宾语。该谚语作为“与恶人交终会变恶”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变化。

1.3.3“狗”与“狮”

(1)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和2)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的经验基础相同:狮与狗在勇敢、凶猛、强壮和威严等方面显著对立。1)是一个比较句,dead lion是living dog的参照;该谚语作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源域,是一个结构隐喻,结果语义变化。2)是一个主系表句子,lion at home是一个中定结构,是dog的参照;该谚语作为“奴才仗势逞凶狂”的源域,即结构隐喻,结果语义变化。

1.3.4“狗”与“熊”

Fight dog, fight bear的经验基础:熊与狗在神奇的本领等方面显著对立。该谚语是一个并列句,两个分句均为动宾结构,dog和bear均为宾语。该谚语作为的域“两物相形,好丑愈见”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行为+受事代行为构成要素结果之一即感受,结果语义变化。

1.3.5“狗”与“人”

Love me, love my dog的经验基础:狗是家养的,与主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该谚语是一个并列句,两个分句均为动宾结构,me和dog均为宾语。该谚语作为“爱我就要爱我一切”的媒介,是一个转喻,即部分代整体,结果语义变化。

2 汉英“狗”与“其他动物”同现词语概念互译策略及等值

比较理想的翻译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实现等值:经验、文化、认识、形式、意义、识解、概念化、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语体、形象)、经济性、规约性等,制约较为全面等值的最大因素是源语与的语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其次是概念化方式;概念化方式包括直陈和非直陈,非直陈又包括明喻、隐喻、转喻、转隐喻等。下面以经验为主线展开。

2.1若经验同,且概念化相对直陈,可直译或意译,能在较多方面实现等值

基于“放牧”概念,若把牧羊犬的限定成分直译为herding sheep,只损害了的语的经济性;若意译为sheep或herding,在形式结构和概念化方式不能实现等值;sheep是转喻,即受事代行为+受事;herding也是转喻,即行为代行为+受事。sheep dog的限定成分概念化方式是转喻,依仗语境若直译为羊犬,只损害了的语的规约性;若意译为牧犬,在经验、认识、识解、形式、意义、概念化、经济性、规约性几方面均可实现等值。

2.2若经验相同,且非直陈概念化,最好直译,能在较多方面实现等值

依仗语境,下列变换了的词语概念最好直译,可实现经验、认识、形式、意义、概念化、经济性、规约性几方面的等值。

(1)源于“狩猎”事件:放鹰逐犬,犬兔之争,目兔顾犬,犬马恋主,兔死犬饥;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猎人是施事,犬和鹰均是受事兼施事,马是受事兼工具;兔是犬和鹰追捕的对象。这些是英汉民族所共享的。

(2)源于同类/同宗:狗咬狗,狼上狗不上,狼嗥狗叫;Dog does not eat dog。英汉民族民俗上都认为,狗是一类,其中成员众多;狼是狗的祖先。

2.3若经验基本相同,但文化相异,且非直陈概念化,词语概念只能意译并加注,能实现等值的方面较少

下列变换了的词语概念最好意译并加注,只能实现经验、意义基本等值,但能异化。异化即使译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刘泽权 等,2009)。

(1)源于食狗肉的饮食文化

“何至他年作犬羊”中的羊犬,鸡犬不留,偷鸡盗/摸狗,偷狗戏鸡;兔尽狗烹,获兔烹狗;鸡肠狗肚,鸡零狗碎;这些词语概念意译并加注,可传播文化,以促进认同、弘扬比较先进的动物权益观,也可促进消解成见即汉民族广泛食用狗肉。杀鸡宰羊的经历是汉英两个民族普遍共有的,但是屠狗对英语民族而言却是久远的过去了,现在基本上不食狗肉了。加注的内容为羊犬、兔尽狗烹、获兔烹狗、鸡肠狗肚何以作为源域,鸡犬不留、偷鸡盗/摸狗、偷狗戏鸡、鸡零狗碎何以作为媒介。

(2)源于鸡犬被作为乡村安静生活的象征

鸡犬桑麻,鸡犬相闻,鸡犬不闻,鸡鸣狗/犬吠,鸡犬不/无惊,鸡犬不宁/安,鸡飞狗叫/跳;鸡犬是汉英两个民族都家养的禽畜,但所赋予的象征意义不一样。加注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象征,即以鸡、狗肉作为肉食品补充的农耕民族饲养鸡犬更为常见,有鸡犬的地方肯定有人家。

(3)源于评判

1)低贱质劣:阿狗阿猫;土鸡瓦犬/狗,陶犬瓦鸡;指/打/捉鸡骂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景升豚犬;驴鸣狗吠;蛙鸣狗吠。鸡、犬、猫、猪、驴、蛙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的禽畜,但汉民族对其主观认识不一样,即认为猫狗低贱质劣。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汉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尤甚;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或媒介和源域。汉语形式上偏好双音节和四音节(下同)。

2)低能:鸡鸣狗盗/狗盗鸡鸣/啼,狐鸣狗盗,犬迹狐踪。鸡、犬、狐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禽畜,但汉民族对其主观认识不一样,即认为鸡、犬、狐无能。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汉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尤甚;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或媒介和源域。

3)卑鄙无耻:狗彘不食其余,行同狗豨,猪卑狗险,豭狗;狗苟蝇营。鸡、犬、猪蝇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禽畜,但汉民族对其主观认识不一样,即认为猪、狗、蝇卑鄙无耻。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汉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尤甚;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或源域或媒介和源域。

4)不务正业、淫乱:狗走狐淫,狗党狐朋。犬、狐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汉民族对其主观认识不一样,即认为犬、狐不务正业、淫乱。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汉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尤甚;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或源域。

5)好争吵:a cat-and-dog life与fight like cat and dog中的cat and dog。犬、猫是汉英两个民族都有的家畜,但英语民族对其主观认识不一样,即认为猫狗是死对头,有些类似汉民族视鸡猴相克不到头。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英语民族特别注意到了猫狗好争斗这一客观现象后进行了抽象概括;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

6)品质优劣相同或对立:鼠狗辈,鼠盗狗窃;画虎不成反类狗,虎父无犬子,貂狗相属,狗续貂尾。狗、鼠、虎、貂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汉民族认为品质上狗和鼠均低劣,且尤劣于虎和貂。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参照人类基于客观的评判;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或媒介。

7)品质恶劣:He that sleeps/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狗、跳蚤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英语民族认为狗和跳蚤品质恶劣。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任何民族均有人类是中心的思想,差别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样;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

8)能力相同或强弱对立:犬牙鹰爪;Fight dog, fight bear;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犬、鹰分别是汉英两个民族共有的“狩猎”概念里的受事兼施事,也都了解牙或爪是其捕猎利器,但汉民族特别注意到了这一客观现象并进行了抽象概括。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特别注意即功利思想;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狗、熊、狮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英语民族认为品质上狗劣于熊和狮。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参照人类基于客观的评判;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

(4)源于先进的人生观

斗鸡养/走狗/犬,声色犬马;鸡、狗、马是汉英两个民族都家养的禽畜,也都斗鸡、遛狗、跑马,但对其认识不一样。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先进的的人生观,也即为人类的事业奋斗,为他人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树立更强大的精神追求;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

(5)源于家养的狗被认为是家庭成员:Love me, love my dog;汉英两个民族都家养狗,不过却是英语民族先把其作为宠物的。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英语民族把家养的狗当作家庭成员,即英语民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要轻些;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

2.4若经验不同,且非直陈概念化,词语概念只能意译加注,能实现等值的方面较少

下列词语概念只能意译加注,且只能实现意义基本等值,但能异化并传播文化。

(1)源于独特的经历:上蔡鹰卢;to rain cats and dogs中的cats and dogs;dog-and-pony show。鹰、狗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上蔡是汉民族所独有的的一个地方。加注时需简要叙述该历史典故,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猫、狗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to rain cats and dogs所表征的客体是英语民族所特别经历的。加注时需简要描述之,同时需说明何以两次作为媒介。狗、矮种马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此类马戏是英语民族所特别经历的。加注时需简要描述之,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

(2)源于独特的风俗:丹鸡白犬;鸡、犬是汉英两个民族都家养的禽畜,但汉民族有用丹鸡白犬作盟誓和祭祀祭品的古俗。加注时需简要描述之,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媒介。

(3)基于传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天;鸡犬皆仙;淮南/王鸡犬;狼心狗肺;狗逮耗子;土龙刍狗。鸡、犬、鼠、狼是汉英两个民族都经历过的动物,但汉民族有关于鸡和犬、狼和狗、狗和鼠的独特传说。加注时需简要描述之,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或媒介。龙是汉民族传说中的动物,加注时需说明为什么龙的品质优秀,即其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同时需说明何以作为源域或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译为龙的DRAGON,与英语译为loong的中国“龙”有本质的区别。DRAGON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强大的生物,外形好像长着类似蝙蝠肉翼的蜥蜴。

3 结语

词语概念的经验基础、所标记经验的某一属性特征的客观凸显、人对其某一属性特征的主观注意、语言的类型属性特征、概念化经验的方式、经济性、规约性或文化模式等会制约形义的生成和理解,无疑更会制约翻译的等值。全面等值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异化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不同的民族之间,正如同一民族的不同个体之间需要增进相互了解,才能更和谐地相处。这对民族性应该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Evans,Vyvyan & Melanie Green. 2006.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Charles J. 1982. Frame Semantics[G]∥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LinguisticsintheMorningCalm.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111-137.

廖光蓉.2011.语义的变化转换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泽权,张丽.2009.异化之异化:韦努蒂理论再批评[J] . 外语研究(3):75-80 .

InterfacesofWordandExpressionConceptsofDOGCo-occurringwithANOTHERANIMALinChineseandEnglish

LIAOGuangrongYINBochun

Which are formal unit concepts of DOG co-occurring with ANOTHER ANIMAL respectivel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at are the experiential foundations of their co-occurring? How are their formal structures? How do their semantic meanings shift and transform? How are they translat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how is the equivalence realized? The equivalence of comparatively idealized translation could be realiz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xperience, culture, knowledge, from, meaning, construal, conceptualization, additional meaning, economy, conventionality, etc. The major factor controlling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equivalence is the experiential foundation of the word and expression in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 next is the conceptualization way, and so on.

word and expression concept; experiential foundation; formal structures; semantic meaning shift and transform;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H030

A

1674-6414(2017)05-0075-08

2017-03-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概念框架视域下汉语超常与规范研究”(13BYY121)的阶段成果之一

廖光蓉,男,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尹铂淳,男,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冯革

猜你喜欢

源域隐喻语义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