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迁移式阅读
——走进文本,走上讲台,走出课堂

2017-03-11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蕉田小学卢红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讲台文本课文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蕉田小学 卢红基

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教者应将两者放到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审视和对待。如果忽视两者中任何一方,就等于破坏了教育环境,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尤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怎样将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从让学生“走进文本、走上讲台、走出课堂”这三个方面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感动不了学生的心,学生打不起精神来,便会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与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会使他们在探究的乐趣中打开知识的大门。

1.模拟动作,实践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动作模拟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角色和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有更真切、更深入的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置换角色,情境中体验

小学生的情感是粗线条的,他们常常不容易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引导学生灵活扮演各种角色,对文本中的人、事、物、景进行移情体验,可促使学生站在他们立场、角度去听、去看、去思、去悟,从而获得真切感受,达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界。

一是充当文本作者。二是扮演文中角色。

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学生演一演。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文情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与作者、文中人物想法相近,感受相同。角色体验不但能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去感知语言文字,而且能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理解。

3.迁移生活,感悟中体验

生活是文本中的原形和资源,文本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离开文本,将黯然换色;文本离开生活,将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关注文本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文本内容逐渐内化为内心的真切感受,从而更深刻地感受文本的内蕴,理解语言的意义。

4.激活语言,想象中体验

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才能产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表象。一是品析文本细节。二是填补文本“空白”。

二、打破藩篱,让学生走上讲台

一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演”。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条件下,文理渗透日趋综合,影视书刊大普及,学生几乎处处与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有关,语文学习早已超出了课堂范围。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禁锢于有形的教室之中,整天被困于枯燥的听讲、无尽的题海之中

1.课内外沟通,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学习课文之前,或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阅读跟课文有关的文章,再去查找资料做实验,搞实践活动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探索,在探究中形成多样的能力。

2.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

古人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城市图书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家庭有着很多的藏书、报刊、杂志,这些有益的精神食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少给学生布置机械、重复、无效的抄写作业,用心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读物,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吸收有益的知识,帮助自己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有精神收获,获得审美体验,还能发展思维、认识世界,提高语文的素养,能收到一举几得之效。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

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4.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精彩的电视节目吸引着每一个少年儿童

很多家长却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一味地阻止孩子看电视。事实上,看电视也有其有益的一面,只需掌握好一个“度”。

5.课后延伸,发展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科学知识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多媒体、英特网、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形形式式的新概念冲击着人们的头脑。现在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有一部分将在迅速变化的信息世界中逐步过时,而将来需要的很多知识又无法在今天预见。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学习,远远胜于知识本身。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真正的吃透教材和领悟教材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与作者息息相通,遥相呼应。我们要真正地领悟语文教学的内涵,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给学生设计一条美丽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让学生在我们的带领下真正走进课文的世界,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在这个旅程中,让学生真正地走出课堂,在广袤的天地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在这个旅程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向着语文的海洋不断迈进。

猜你喜欢

讲台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爱在讲台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DV校园小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