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7-03-11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城东小学黄晓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城东小学 黄晓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会阅读。教师应当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

二、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创意阅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领悟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搭建一个和谐且有意义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并与学生一起阅读,比如教学《月光曲》《少年闰土》一课,可运用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创意阅读,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适时引导学生想像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怀念母亲》中“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可抓住“凄凉”和“甜蜜”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山中访友》中,“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此句在这可提问为什么要用“撞”字,而不用“闯”或“碰”字呢?

三、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

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

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先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读,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让学生自己说话

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口语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桌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

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学生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总之,促进学生“阅读”的教学途径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去摸索、探究,让阅读感悟叩开语文学习之门,使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陶冶情操,更多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