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2017-03-11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太平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意识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太平中学 王 燕

一、丰富学生体验,强化“充实自我”的意识

现在的学生惰性表现明显,主动进去、“自我充实”的意识淡化。幸好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意识不定形的时期,可塑性强,感触的东西印象较深,对认识的形成影响也很大。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挖掘、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体验,以培养“自我充实”的意识。

(一)体验知识的重要性

生物学与人的生活、生产比较贴近。如如何使人健康、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搞好动植物养殖、搞好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认识到现实生活离不开知识,以增强主动涉取知识“自我充实”的意识。

(二)体验技能和能力的重要性

生物实验较多,实验的成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能力。如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求学生必须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并正确地观察、分析,否则可能会将气泡或食物残渣误认为是细胞,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到技能和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从而增强主动学习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意识。

(三)体验良好方法的重要性

生物学的知识点多而碎,运用恰当的方法在掌握时会省时省力。如在学习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特点时,把它们联系起来记忆要比孤立的机械记忆效果好得多,因为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功能相适应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重视学法的探索和积累。

(四)体验不断探索终生学习的必要性

生物课本中介绍了许多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善于发现、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是有所发明的前提,以增强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的意识。同时,通过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使知识不断的更新和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师通过广泛捕捉信息,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在亲身感触的基础上体验到只有不断“充实自我”,自身和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从而自觉地在成长的历程中不断给自己“充电”,多方面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二、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传授知识固然很重要,然而浩瀚的知识海洋,即使倾其一生,所获得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教师传授的就更微不足道了,更多的东西需要自己去学习。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对其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一)学会用联系的观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方法

生物体统一的整体,生物与坏境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很明显。结合这一点,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和训练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把众多的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叠成块,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实现知识之间的正向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大知识获取量。

(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的方法

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这些现象本身就利于学生的发展观点的形成。知识也不是僵死不变的,通过介绍生物学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理论,让学生明确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拓宽,认识的不断加深,知识呈现日新月异、日臻完善的状况。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原有知识的限制,而勇于开拓、推陈出新。

(三)学会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知识本来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的。将它们运用于实际会得到检验和进一步的发展。生物学知识与人的健康、生活、生产有为贴近,借助这点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如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身体保健、绿化和美化校园、家庭饲养、农作物种植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感到这种方法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会形成更鲜活、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以逐步戒除死啃书本、僵化学习的习惯,养成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能力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关系到活动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生物学教材内容设置形式多样,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运用的插图、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准视角,既要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又要全面、细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而仔细地观察。例如,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首先让学生对它们各自进行全面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各部分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通过引导、训练,要使学生在观察的数度、广度、精准度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因果逻辑关系较强,在教学中可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点拨、启发、诱导。例如,学习人体的系统中的小肠时,提出:为什么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又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教师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变换思考题设置的形式,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思考、逆向思维、发展性思考、多角度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三)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学过程中众多实验的设置,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基本途经,也为培养实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熟悉使用的器材,理清实验步骤。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实验现象,正确地分析并得出。整个实验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给以指点和引导,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操作和观察等多种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及相关内容,积极探讨与素质教育最佳结合点,多方位充实利用开发学生潜力的内容,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启蒙、培植。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意识
生物多样性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