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广角
——搭配》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体会

2017-03-11吉林省和龙市西山小学校薛续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后进生分层目标

吉林省和龙市西山小学校 薛续棠

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面向具有诸多共性的教育群体,而且要面对千姿百态的教学个体,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如果硬性地施以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一刀切的教学,其结果只是顾了一部分,丢了大多数。特别是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偏向哪一层都是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它有利于教师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因材施教,力求照顾和适应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和能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性素养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学生分层,激励数学学习竞争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数学基础知识各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班内学生从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分为“优生”(A)、“中等生”(B)、“后进生”(C)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将他们合理分组,编排座位,适当考虑男、女生比例,一般以四人(A组1人,B组2人,C组1人)前后桌就座较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有利用优生辅导后进生,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各层次学生的区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教师可根据综合学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作弹性处理,有利于各层学生展开竞争,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目标分层,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协调一致,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水平和经验背景。”因此制定恰当、合理、有针对性的目标很重要。为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依纲扣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制定适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参,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数学广角——搭配(一)》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摆卡片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的过程,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有序排列的方法。

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而提炼出有序思考,全面思考。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排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前2个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个目标是中等学生要完成的目标,又是学困生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第4个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四维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果,得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授课分层,调动数学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关键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一)》一课,就可以分层教学,对优生(A)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尝试,学会化简方法。对中等生(B)可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化简的方法;对后进生(C)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化简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四、训练分层,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练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适当的练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大纲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评价分层,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评价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样会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从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在数学教学中,提倡评价分层,艺术评价学生。

根据不同的水平,确定其要达到的最近区域目标;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学困生说对一个数学概念,用好公式,答对一个口算题也要加以表扬;评价,宜粗不宜细,以模糊为主,善意的“谎言”,美丽的“岐视”亦不为错;扩大评定范围,把与同学合作交流、作业速度与整洁、学习数学习惯等都作为评价内容,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查缺补漏,全面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总之,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准确客观地把握学生分层,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了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评价分层,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素质。

猜你喜欢

后进生分层目标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