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由一堂小学语文课引发的思考

2017-03-11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喀什乡中学韩瑞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具性黄河人文

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喀什乡中学 韩瑞萍

孩子上四年级时,我去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听课、交流、作总结,与各位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的印象已经模糊。倒是语文老师的那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位老师的质朴,语言的幽默真实,孩子的积极探究,课堂气氛的热烈,在每一位家长看来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作为老师的我,也在“评语”一栏中,写下了:这堂课的教学比较有效,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备课也很充分,也能从孩子的反应中看出来。但最后我还是用“☆”标注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性质?同时,这堂课也给了我启发和思考。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担忧。这是一篇剖析社会问题的文章,会引发人们的思考。

这篇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小孩子而言,难度也不大,对课文的最后一句“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一主旨似乎也能理解。

导入:

采用“我来形容你来猜”的方式,引出“黄河”。引言: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孩子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黄河。接着师生共读课题,特别是“黄河”二字,孩子们都能有感情地去朗读。以此,开篇初步体会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辉煌。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老师也没有过多地去细讲细磨,而是从几个值得探究的点入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解决。

课文探究一:

从课题入手,老师用极其有感染力的语言轻触了课题,“老师在同学们读课题时,听出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随后,又播放了黄河奔流直下的幻灯片,让孩子直观感受并再次朗读。

孩子也表现的很积极、声音洪亮、表述激昂,达到了老师预设的情感目标。

课文探究二:

接着老师出示了现如今黄河的图片,很清楚地让孩子感受到了黄河的变化:浑浊、河床提高、河岸的绿意消减等,并根据这些图片,老师让孩子提出问题。整理之后,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在课前已预习的基础上,孩子都能用课文中的语段来回答这些问题,更有孩子一语戳中要害:黄河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都是人类破坏的。

课文探究三:

出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方案的幻灯片,引导孩子阅读本文的最后那句发人深省的句子“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孩子们举出了身边破坏环境的事例,至于事例的正确与否老师也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又加上老师引导上的情感倾向和孩子直观看到的触目惊心的图片,观点也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每个孩子的心头,课堂也热闹有余。

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和梦想。一句话,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堂课在老师激情澎湃的讲解与孩子热热闹闹的参与中结束了,乍一看很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在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当下的语文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问题。一堂课就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人破坏了环境是可恶的”的愤慨的种子,这种引领是否合适?

第二,这是否是一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或者说,它算不算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如果我说它是一堂思想品德课或者社会课也不为过吧?

第三,就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是否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

《课程标准》是老师上课的指引,是总领,是纲性的,必须做到的教学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中就特别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觉得应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出如下解读。

第一,应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二,虽说“工具性”与“人文性”应统一,但并不是在课堂上各占50%,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共同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要求来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也就是说虽统一但要有所侧重。

第三,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关系。

正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堂课,环节的设计、问题的预设都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出在二者的统一上,应有的做法是孩子在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问题上时,转而将视线拉回到对某句、段的理解上、对某一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上、对某一情感的升华上等,这样,再加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毕竟学习语文要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工具性”,辅之以“人文性”,也才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现如今的语文课堂,孩子不用写、不用说、亦可以不用发表看法,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把课堂打造的热热闹闹、随随便便,特别是一节公开课,反复在不同的课堂中打磨,最后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场演的很热烈的课堂,回味起来总觉得味道不对,这样发展下去也必将走上一条歧路!

体现“工具性”,我认为应着力从文章的思想入手,打造有实效的朗读。在现在的课堂中很难听到富有激情的朗读了,课堂中只注重个体朗读,而且也流于表面,教书者应首先树立让孩子们在读中学、在读中悟的观念,从朗读中受到熏陶,用朗读触碰心灵的那根弦。从而从语言中获得影响和启迪,让语文真正的姓“语”,真正的找回“语文味”。

除朗读之外,还应培养孩子的背诵、批注、交流的能力,学以致用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所以,不失“工具性”,才能找到“人文性”。只有将科学的探究和语言的训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特点。

猜你喜欢

工具性黄河人文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黄河』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