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一般”教育方法追求“不一般”的效果
2017-03-11广东省乐昌市乐昌小学肖树华
广东省乐昌市乐昌小学 肖树华
“德育为首,养成为先”是教育应坚持的方向。随着21世纪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均衡整合,“大人离家奔忙去,老人带孙入城居”成为时代特色。续“独生子女”时期,迎来了“留守儿童”时代,使新时期德育既有“小皇帝”本色,更有“留守”新貌,赋予了我们新的教育困难和挑战。因而研究特色教育也成为德育新风,各种凸显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成效。然而,许多老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感慨付出与成效难成正比,常常为此苦恼,出现了“教育疲惫”现象。小学教育是为学生品行塑形的阶段,要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克服“教育疲惫”,提高德育效率,做好新时期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德育课题。面对新时期的困难与挑战,笔者认为我们要立足于“一般”教育方法去追求“不一般”的效果。
一、以“爱”为轴开心灵
常言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者爱之不切则用心不深,又如何能做好教育工作呢?只有倾注情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教室里传来“哐啷”的一声,一个调皮的学生把一块玻璃打碎了,也把自己的手划破了。这是一个双亲留守学生,只有一个奶奶带着他生活,因缺乏父母的跟管教导而不受约束调皮捣蛋,性情也有点孤僻,即使犯了错误面对老师教育时也经常一言不发,甚至漠视老师。我接手这个班不久,还没有找到对他进行有效教育的契机。我走进教室,轻轻地拿起他受伤的手,检查受伤情况,同学们七嘴八舌向我汇报他犯错的经过。我没有大发雷霆,平静地说:“我知道了,我们先帮他处理受伤的手好吗?”同学们愣住了,他也惊讶地看着我。一会儿,有的同学打来了自来水,有的到办公室拿来了消毒水、棉签和止血贴,有的掏出自己的卫生纸递到跟前……伤口不深,我小心地帮他清理好伤口,再用止血贴帮他包扎好,然后把教室里的玻璃碎片清理干净。我感受到他的眼神一直在注意着我。到办公室后,我对他说:“以前受过这样的伤吗?受伤了怎么办?”他的眼圈红了:“受过,就是自己用卫生纸包一下。”我又说:“伤口还痛吗?需要告诉家长吗?”他说:“不痛了。我不想奶奶担心。”“你真是好孩子,会关心奶奶。但你受伤了,又破坏了公物,该怎么办呢?”他仰起头,用乞求的眼光望着我。我知道他心灵的窗口打开了,于是跟他谈了打烂玻璃的危险,父母在外工作的目的和艰辛,奶奶照顾他的辛劳……他说希望老师能让他将功补过,我给予他信任的点头微笑。之后,我私下跟他父母沟通,要尽量多跟孩子交流,就算不在身边也要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同时,建立互助学习与活动小组,让他感受集体的快乐和温暖。慢慢的,他开朗了,不在调皮捣蛋了,学习也上进了。
其次,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它既可以推动一个人往正确的道路前进,也可以把一个人引向错误的前方。这就需要我们为受教育者施以正能量的“爱”。学生的“难教”,究其原因要么是缺乏关爱,要么是受到“偏轨”的爱。缺乏关爱者,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教育;受到“偏轨”之爱者,品行也会“偏轨”。试想,“托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吗?满嘴恶言、棍棒相向的爱能使孩子文明阳光吗?只有通过正能量感情的“过滤”和“催化”,才能使道德行为变成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要求,形成觉悟和决心,推动他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师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以“爱”为轴开展德育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塑“形”为主明方向
首先,“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最好的写照。为师者,要用良好的形象感召学生。记得一次在三年级听课时,旁边的学生写字非常专心认真。我轻声对一个学生说:“你好认真哦,写的字很工整漂亮!”他扬起眉对我说:“我们老师写的字才工整漂亮呢,我要认真努力,以后也要像老师写的那么好!”这就是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榜样作用,使我深刻体会“善言千语”莫抵“心灵一颤”。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你们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哭,怎样笑……这一切都对儿童有重要意义。”
其次,“环境改变人生,环境造就人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的变化中外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遵循学校育人的价值立场构建班级文化,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生活需要,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个性发展。”作为教育个体,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我经常利用美化课室的机会,在课室合适位置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故事,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另外,创建“班级百花栏”,悬挂学生的“光辉形象”,并定期评比更换,无限放大学生的特长和优点,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赶超。同时,积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家校共建的效果。如此这般,要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有效得多。
三、践“行”体验得保障
“行”即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通过组织或利用学生实际参与的道德体验,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并主动把道德活动实践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态度、能力、观念和品质德过程。要形成道德习惯,光靠“爱”的感触、“形”的熏陶还是不够的,还得通过“行”的体验去深化。“个体惯习的内化生成,需要个体经验的自我生成与主动形塑。”“实践出真知”,没有经历“行”的感知都是肤浅的、不牢固的。
综上所述,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形”是教育的方向与动力,“行”是教育的保障。让我们用“爱”为学生打开心灵的窗子,用良好的“形”与“行”带领学生去领略与体验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为学生塑造美好的品行,让德育教育在基路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