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的思考
2017-03-11卢俊兰
卢俊兰
(贵州省毕节市图书馆,贵州 毕节 551700)
【文化与教育】
毕节市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的思考
卢俊兰
(贵州省毕节市图书馆,贵州 毕节 551700)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广泛开展,考验着城市图书馆发展的能力。图书馆要在扩展延伸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毕节市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情况,阐释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促进其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毕节市图书馆;延伸服务;创新发展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讲座、展览、培训、读书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1]毕节市图书馆属于地市级公共馆,在延伸服务开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家和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毕节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大环境中,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发展还比较薄弱,还有更多挖掘拓展的空间,还可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延伸服务开展的情况
(一)讲座、培训活动
毕节市图书馆坚持自培为主,由馆内高级职称人员、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相继为职工授课,普通职工本着自愿原则也可以主动报名授课;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辅,外请专家到馆以讲座形式进行培训并积极组织职工外出参加学习培训。以2016年为例,毕节市图书馆开展了3次馆内专题培训,组织了3次全市各类图书馆共300余人参加的大型业务培训,派出15批34人次参加馆外交流学习培训。因与市行政办公中心毗邻,市委、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多次在多功能厅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专题培训等活动,市委宣传部还在馆内设立了“道德讲堂”,每次活动的开展,图书馆都临时抽调人员全程参与服务。
(二)读书活动
毕节市图书馆组织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全民阅读、有奖读书、有奖知识问答、少儿暑期活动、春节期间文化惠民等常规活动。与毕节市监狱联手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服刑人员“千人诵经典”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包含经典诵读、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征文及演讲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组织毕节市区9所小学17支代表队开展《庆“六一”读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活动的开展惠及广大群众,起到了用文化广泛凝聚毕节市推进同步小康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得到主管单位和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三)图片展览
毕节市图书馆举办十八届四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中华民俗、中华传统佳节、书香中国图片展,以及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关的科学发展观、双百人物、校园伤害防范、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宣传等图片展。图文并茂的展览,使延伸服务方式更加直观、生动,让广大市民在“悦目”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
二、延伸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经典”性活动项目
毕节市图书馆新馆硬件设施完备,馆藏资料丰富,文献信息服务快捷,职工综合素质较高,保障条件比较充实,但开展的各类活动,规模都比较小,档次也不够高,显得小巧零星,参与人员的结构也缺乏多元化。活动架构不大,社会反响不够强烈,没有打造出可以“支撑门面”的品牌活动、经典项目。
(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大多数活动覆盖面不广,深度不够,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没有扩散至更广阔的空间或领域,没能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在内,更谈不上受益,对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所起的作用不大。比如培训活动,多半是针对图书馆行业,没有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其他行业搭建平台,这与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职能极不相符。而作为以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的毕节试验区,农村是一个绝对广阔的需要文化信息浇灌的土地,拥有庞大的服务对象,但现实状况却是这一庞大的群体受到服务的机会少之又少。
(三)活动缺乏创新性
尽管每年都精心策划,制定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活动也都能圆满完成。但是,活动方案没有与当前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市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导向,以及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重点充分结合,内容和模式都比较陈旧,缺乏新意,没有特色亮点,不能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参与其中,没有吸引宣传媒体的眼球,没有得到政府领导的关注。
三、延伸服务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活动
毕节市图书馆有10个内设机构,17个对外服务窗口,710个阅览坐席,各类藏书30多万册,电子读物4 000多种,数字资源40TB,是全市人民的“总书库”和精神文明活动阵地。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工作环境温馨和谐。凭借硬件设施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应打造一批既能与时代相融合又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活动,形成亮点、塑造经典,达到利民惠民与事业发展双赢的良好效果。
1.开办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
培训内容应充分和试验区当前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要具有较强的速成性和实用性,涵盖行业要广泛,针对人群结构要多元化。可由馆内具备资质的人员或外请专家进行授课,把在线培训和到馆培训有机结合,满足需求差异。
2.紧扣时代热点举办全市性大型活动
要围绕中国梦宣传教育、毕节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五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活动,选准切入点,精心策划,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中华传统礼仪专题讲座等活动。活动争取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将各县(区)文化单位或市直相关单位作为相应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增强活动实施的力度。场次不需要多,但规模要大,档次要高,主题要鲜明,内容要新颖,要达到每一场活动都能引起较强社会反响,进入新闻媒体视线,得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的效果。
3.举办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展览
毕节试验区是46个民族聚居的地级市,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明显。可在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定期定点举办图片展,并延伸到县(区)、乡镇、社区等进行巡回展览,将“死”的地方文化变“活”,加以宣传推广,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二)注重“经典”服务活动的培育
优选出几个易于融入时代潮流、具有连续开展意义的活动项目,打造成经典、品牌。可拟定长期规划,明确活动项目名称,设定举办时间,如每年一届或每季度一场,定期开展。具体活动内容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丰富完善。这种延伸服务方式较易获取长期性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
(三)寻找服务载体,加强流动服务点建设
目前,以监狱、银行、派出所、消防支队、社区等为载体建立的馆外图书流动服务点运转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校图书管理室等载体,进一步加强基层图书流动服务点建设。为不受经费、人员短缺因素的限制,可与乡镇党委、政府联手,由图书馆负责流动图书的循环供给和提供其他所需的服务项目,当地党委、政府要求职工对服务点进行监督管理。这种图书馆+基层政府的运作模式,可以避免民间运作的随意性,确保服务点运转的正规化和长期性。
(四)拓展延伸服务领域,促进文化共享均等化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是惠及广大读者的一项民心工程,[2]是在搞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开展的更具开放性和社会化的服务模式,提供的服务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全民的。所以,要将服务实实在在地延伸到社区、校区、监区、矿区、厂区,延伸到乡镇、村组,逐步解决城乡共享文化的难题,打破行业文化共享领域的界限,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素养差距,[3]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四、结语
毕节市图书馆搬迁后,于2013年重新开馆运行,由于距离人口密集的老城区较远,增加了读者到馆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而且当前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较多,需求比较多样,所以,必须进一步巩固阵地,突破创新,加快延伸服务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馆藏和环境资源,大力开展特色活动,打造精品活动,加强流动点建设,扩大覆盖面,深入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助推毕节试验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全面发展。
[1]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3-01-30)[2017-02-01].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303/06/t20130306_21438921.shtml.
[2]井西翠.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视界,2016,(21):194.
[3]杨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4):133-135.
【责任编辑:王 崇】
G258.2
A
1673-7725(2017)04-0143-03
2017-02-15
卢俊兰(1975-),女,贵州毕节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基层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