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与文学创作

2017-03-11吴雨墨

文化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荣格原型集体

吴雨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四川 成都 611731)

【文学评论】

原型与文学创作

吴雨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四川 成都 611731)

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论方式,具有很强的心理学色彩。所谓“原型”在一定程度上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这与荣格人格意识结构的理论密不可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内心无意识的影响,使作品具有一种“先定倾向”。本文着重讨论“原型”对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以窥探其背后的深层意蕴。

原型;文学创作;荣格

一、关于“原型”的几个问题

“原型”这个词是本身一个心理学术语,但其适用面极为宽泛,在文学研究、艺术创作、宗教学、神话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谈到“原型”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及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早年师从弗洛伊德,两人的思想相当接近,但最后二人却分道扬镳,荣格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有的思想体系。这一点可以从一个例子中看出:有一次荣格向弗洛伊德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家”是一个两层小楼,越往下走屋子的年代越久远,最后荣格在地下室中发现了两个年代久远的人类头骨。弗洛伊德认为这是荣格的两位亲戚,在其梦中的反映。但荣格发现事实上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他从中感受到了某些原始的、集体性的东西。

荣格把人的意识结构分为三层,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被我们所认识,意识到了但很快就忘记的内容组成,而“集体无意识”的大多数内容,我们一生都没有意识到,可以说“集体无意识”是一个人心中最隐秘的部分。其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一代代人逐步沉积起来的。荣格将其称作“祖先的记忆”“心灵的痕迹”“古代残余物”等。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集体无意识”的时间跨度相当长,其中的主要内容只在每一个时代增加少量的变异,而不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具有稳定性。集体无意识由于是祖先们反复体验的情景模式和种族记忆,其作为一种精神烙印,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集体无意识中的主要内容就被荣格称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某种表现形式。原型普遍存在,有多少个典型环境就会催生出多少种“原型”,人们在经历某些特定的事件或身处特定环境时,会不由自主地做出某些特定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先验倾向。在日常生活中时我们常受“原型”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内心活动肯定是“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事实上只有在特定情况下这才成立。看见高山和大海会觉得崇高而壮美,由此心生感慨之情。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感官受到了其外在形象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具体反应。借用康德的观点:高山和大海之所以崇高,在于数学上的体积的巨大,这种过于巨大的事物,超越或者说阻碍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使人们觉得渺小而恐惧,但在进一步理解之后,人的内心经历了一种从痛感到快感的升华,才觉得崇高。显然这种外部的刺激造成的内心体验,和“原型”没有多大关系。但另一种情景时,结果截然不同。当我们听到“春天”这个词的时候,除了听觉上一瞬间的触发,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会有一种触电似的感受,内心为之一震,心中洋溢着欣喜而愉悦的情感。这种特定的内心反应,就是“原型”的作用,我们的祖先无数次的经历春天到来,他们的内心情感凝聚在现代人心中,就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另外一方面“原型”具有种族性,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完善的,每一个民族有其独特的“原型”,是受到了自身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都决定于地理区位因素。中国与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的“原型”肯定是有差异的,而且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地域的民族各自的传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在地域差异极大的情况下,不同民族集体无意识产生的“原型”大相径庭。这里以神话传说为例,在日本“雪女”是一种代表寒冷的妖怪,是当地暴风雪灾害的象征。地点换到非洲,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原始部落,根本不可能知道雪女是什么,因为当地终年高温炎热,不知寒冷、雪为何物。同样先民们对于自然界的恐惧常常表现为某种怪物。欧洲地区是“狼人”、印度则是“虎人”、非洲草原部落中流传着“狮人”、大洋洲群岛的居民则畏惧“鲨鱼人”的存在。这些形象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样就不难理解同样是“原型”的反映形式,怎么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了。

“原型”在文学创作中,常常表现为“意象”,我们不能仅仅从文学的层面上去解读“意象”。很多情况下“意象”先于文本而存在,但并不是说意象是凭空出现的,意象所反映的具体事物在自然界一直存在,这是肯定的。但是具体的事物并不是意象,意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与艺术加工,是一种文学性的反映。一部作品是其中意象的载体并不假,但是这些意象早已在古代的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全新的意象。即使是一个看上去崭新的“意象”,在其背后也会有一个原始意象。所以说一个具体的意象背后,总会有原始意象的影子。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里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看上去这是一个全新的、荒诞的表现。但是回溯文学史,古罗马时期的,《金驴记》里也有一个不幸的人变成了驴子。这并非个例,其他的例子数不胜数。宙斯为了躲避天后赫拉的监视,将自己的情人变成了一只小母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变成动物,只不过具体的形式不一样,有甲虫、驴子、母牛。表现形式在发生变化,但其中的内核却保持一致,本质上都是“变形”。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原型”,“变形”就是“原始意象”,神话学上将其称作“母题”。其他方面,一位诗人写太阳,而在他之前早已有无数的文人写过太阳,太阳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早已出现。这位作家所创造的不过是一个特定的意象罢了。作家在创作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前人的影响,和体现他内心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原型”或者“原始意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学作品中具体意象的来源和基础。

二、集体无意识与文学创作

“原型”在文学上的反映,并不只有意象层面上这么简单。甚至对作品的构思与情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正如前文所述,“原型”是人们在面对某一类事物时,做出的特定反映,具有一种先定倾向。这一点放到文学作品中同样适用。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古诗中有非常多的篇目其描写对象都是月亮,并且诗歌的结构和思想主题都出奇的相似。但我们并不能说,写这种诗歌的都是庸才,缺乏创新不出前人窠臼。作家由于受到内心集体无意识的影响,面对这种特定的题材时,会不由自主的这样写。而且这种诗歌不仅不俗套,还经常留下名篇。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从自然景物起笔,描写月亮的美丽,接下来转而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中国人在看到月亮,特别是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时,都会期待团圆,在心中燃起对家的渴望。这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先验形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形成,自然可以理解为“祖先的记忆”与“心灵痕迹”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诗人在内心冲动写下的这一类“望月怀远”的诗篇,因为其符合人的情感波动,所以会享受最广大的受众面。这与一个人的文化教育程度无关,只要他心中有这一种情感,就一定能与诗歌产生共鸣。我们拿起一本《全唐诗》会见到数不清的“望月怀远”诗,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冲动,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孤例不证,中国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和英国托尔金的《魔戒》,看似毫无关联,两者成书的时间相差几百年之久。但仔细阅读不难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两者都是描写一个群体的旅行,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达到了目的。《西游记》里的往西天求取真经,变成了《魔戒》里护戒小队,前往魔都去毁灭“至尊魔戒”。两个故事的具体情节虽然千差万别,但主体结构却是一致的,这反映了人类早期在迁徙过程中的一个“旅行”母题。吴承恩与托尔金二人素不相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荣格看来,因归结于“集体无意识”或称为“原型”。原型具有一种普遍性、历史性,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每一个作家在创作时,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既然“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如此重要,那么到底是什么创造了文学作品。在原型批评的视野中,作家甚至是普遍意义上的艺术家,都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不过是艺术的奴隶,是创作艺术的工具而已。真正创造艺术的是创作艺术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也是艺术家内心集体无意识的反映。荣格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他将其称为“艺术家的个人”与“个人的艺术家”。前者就是在艺术上的创作冲动,而后者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作为自然人的状态。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不可一概而论,所以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冲动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荣格接下来举例说明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成就了歌德。《浮士德》并不是一个原创作品,而是歌德取材于民间传说。借此荣格认为是歌德生活的广袤的德国大地,与德意志深厚的民族积淀创造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但是这种主张存在一个前提值得我们注意。同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但早宋元时期就存在种类繁多的三国话本。为什么这些前人没有写出《三国演义》,而直到明朝罗贯中完成了这一伟业。抛开社会历史背景,与流行体裁的原因不谈,甚至在明代有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偏偏罗贯中成为了《三国演义》的作者。每个人都会受到“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都会具有写三国故事的“心灵痕迹”。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歌德与罗贯中,一个文学作品的产生与作家自身主观创作条件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把这些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称作“天才”,他们的确比普通人更加优秀。他们的创作手法炉火纯青,高深莫测,写出来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写作技巧问题上,每个人的先天条件相差无几,绝顶聪明的人不一定比一般人厉害。几乎没有人生来就会写作,写作的技巧是通过后天的练习取得的。当然无师自通的天才除外,真正的天才其内心自动习得了全部技巧,这其实也是集体无意识的极端体现。这里讨论一般情况,每个人练习之后,写作水平相差无几,技术上乘的作家只不过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普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师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会想到这样去写。伟大的作家想到了我们所想不到的东西,人们常将其称为“灵感”。一部作品的诞生,往往就是作家的灵光一现。但“灵感”其实就是一种创作冲动,属于无意识的领域。最根本的集体无意识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灵感。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在酒窖里,面对一堆葡萄酒坐上一整天,也写不出一首诗。灵感在原型批评中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并不会凭空出现,它能够被人们所认知需要一个触发物,也就是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给予内心特定的刺激,才能与内心古老的集体无意识对话,从祖先记忆那里获取灵感。坐在原地空想一整天没有任何效果,给不了心灵一丝刺激,何谈灵感。集体无意识的触发需要特定的条件,就促使作家们主动去寻找灵感,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浩如烟海的资料为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家们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行走,经历各种事件,才有可能触发集体无意识,获得灵感。这种方法常被我们成为实践,这种创作前的准备活动被叫做“采风”。另外潜入书斋,从资料中寻求突破口,以便神交古人,获得灵感也是可行的。这样看来寻找灵感,以接近集体无意识,获得创作冲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为之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想要获得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先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三、结语

“原型”分析法脱胎于心理分析文论,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和侧重。在“原型”理论中“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尤为重要,它与作家以及广义上的艺术家们的创作冲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文学创作中,诉诸于作者自我内心的“集体无意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手段,可以借此获得灵感。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到作家自身的创作主体性,他们在文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把作家仅仅看作艺术创作的工具和手段是十分片面的。“集体无意识”对于作家的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不假,但我们既要看到其中 “原型”的积极影响,又不能忽略作家个体的思想。“原型”批评不应该把一切作品的诞生归于“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蒙昧混沌,一味的“复古”只会造成原始主义的偏向,而使文学发展进程停滞不前。所以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寻求一种继承与超越,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文学。

[1][瑞士]荣格著,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冯川.神话人格—荣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3][瑞士]荣格著,刘国彬 杨德友译.荣格自传 回忆·梦·思考[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4][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责任编辑:周 丹】

B84-05

A

1673-7725(2017)04-0058-04

2017-02-25

吴雨墨(1995-),四川成都人。

猜你喜欢

荣格原型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包裹的一切
赢创AEROSIL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液荣获2020年荣格涂料技术创新奖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警犬集体过生日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