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

2017-03-11王结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组员信息技术课堂

王结实

(徐州市贾汪区大泉办事处鹿楼小学,江苏徐州 221000)

1 合作小组的合理组建以及落实成员间的具体分工

首先合作小组需要进行结构合理的组建,并对小组内所有成员的态度进行有效的引导,让他们积极的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组建合作小组,不但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个性特点与爱好,还需要注意遵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才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展开。如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以4~6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最为合适,在学习过程中,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挥自身的特殊个性作用,达到取长补短,量才而用的显著效果。此外对于组员之间的具体分工也需要明确。比如说,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出任组长这个职务,剩下的组员则可以按照自身长处担任相应的角色:善于表达的学生当代表发言人,擅长电脑操作的学生当网络资料收集人等。小组之间的成员在历经一段时间的合作后,还可采取“轮换制”进行角色互换,保证每一名组员都可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学习与锻炼的机会,从最大程度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

2 问题的合理设计与提供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课堂问题的合理设计除了要求任课老师必须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还应当建立在难易度适宜的基础上,这样一来才可以充分点燃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高昂兴致。问题设计除了要注意难易度适中,还需要融入一定的挑战性与开放性,因为问题所得的结果未必只能是唯一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启蒙与开发阶段,仅凭个人力量通常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性的了解与解答,只有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共同的交流探讨,才可觅得解决之道。

以《与电脑见面》这一课的课程教学为例,由于这课时小学生首次与信息技术课进行接触,对于电脑的起源与发明等相关知识肯定是不甚了解的,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授课时,可以为学生科普一下关于计算机研发的小故事,并按照教材提供的图片与实物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促使学生对电脑的了解能加深一步。而对于“硬件与软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可以按照教材图示,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间展开“猜一猜”的小活动,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问题设计 “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哪些是电脑的输入设备?哪些部分是输出设备?存储器与处理器又在哪个位置?同学们在你的小组里对你的猜想进行讨论”。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中已讲授的软件知识在电脑桌面上找找自己知道的软件,一则是巩固扎实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二则是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经过一番交流后,总结最优结果,小组派出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更正与强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不断地交流与讨论,产生各种认知上的碰撞,在辩论探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完善与升华。同时小组之间共同动手实践,可以进行取长补短的学习,对于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会把不扎实的知识巩固起来。

3 注重角色的转换与加强组员之间的深度合作

一般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不大,对于自身的自管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进行一些宏观的必要调控与管理,预防发生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一过程就要求任科教师应当注重角色的合理转换,切勿形式主义占上风。鉴于此类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组织进行的监控与管理要到位,实行课堂的全程巡视,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监督与指导,对于课堂时长也需要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的进行,最后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情况必须给予中肯的评价,加强组员之间的深度合作。

以《管理计算机资源》一课为例,任科教师可以下发学生一个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文件夹,让学生在已有的文件夹上,小组间展开合作与思考,讨论一下怎样把这些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小组间合作,对课本上关于复制、粘贴操作进行自学,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类存放任务。操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完成速度最快的那个小组到讲台上实行示范操作。在讲授“移动文件”这一环节课程时,还是以计算机成绩文件夹为例,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步骤,通过小组合作去达成。需要注意的是移动文件中的三种方法是此环节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有些小学生会混淆移动与复制这两个概念,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并对此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巩固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开小差、消极参与现象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摆正心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课程最后,小组还是需要进行分组汇报与演示,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应当给予嘉奖与评价。此外对于所有小组合作学习总体情况也应当给予中肯的评价总结。

4 结语

综上所得,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它可以把组员的智慧集中与一体,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不足给予及时的发现,进行取长补短。小组合作学习通过频繁的交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创新力、探索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鉴于小学信息技术是结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一门课程,较之别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这个学科的体现尤为明显,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具体教学目标与改进单一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1]顾峰.“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2015(10):23.

[2]何振泰.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新课程(小学),2015(4):28.

[3]李冰.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生生参与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5(3):25.

猜你喜欢

组员信息技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