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性学习”

2017-03-11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品尚实验学校冯润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验性经验语言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品尚实验学校 冯润萍

一、引言

过去,我们的传统英语教学,只是教师带读,给学生划出重点,讲授语法,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然而,英语教学新课程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可见,亲手做,亲身体验过的事,人的感悟最深。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五;但经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尤其是学习语言,更需要体验和运用。北京大学语言专家胡教授认为:“语言就是要用的,如果语言脱离真实的环境以及亲身体验,那将失去语言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对“体验性学习”进行的探讨。本文所论述的“体验性学习”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的,对于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就是“体验教育”。

二、体验教育提出的背景

体验与实践是紧紧相连的。体验一般可以看成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任何事情当然不可能都去亲身经历一番,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让学生去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且主要是从书本中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直接体验现实,掌握直接经验呢?这得从体验教育的提出背景来分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这一理论的课题。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经验,而是指在实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即学生在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如何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在实践中,没有解决好或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研究者认为,这与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过分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忽视教育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有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还是在被动地状态下通过概念和逻辑推理来认识事物,由此可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思想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贯彻和落实。“体验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体验性学习”就是课堂教学中强调“体验”,而“体验”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体验性学习的界定和内涵

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体验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一是个体亲历的阶段;二是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三是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四是再反思,产生新经验的阶段,并不断循环,不断体验,直至达到目标。

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体验”的过程并不等于“体验教育”的过程,体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育的设计者是教师,因此,在学生亲历之前,教师有一个启动体验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适当的动机,促使学生开始亲历的方式。体验是需要经过不断外化、不断调节才能够形成的。作为教师应当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不要急于求成,体验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个性在“体验教育”中的必然反应,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

四、开展“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是试图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本体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实现教育思想与观念上的突破:关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实现从传统社会的“客体”观,到近现代的“主体”观到试图论证的“本体”观的转变;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实现从“教授法”到“教学法”到“学习法”的转变,即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也不是简单地仅从理论上界定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本体”——教学过程即学习过程,并且是学生自主地与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在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内省式地主动体验新情境,获取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的过程。

五、实施“体验性学习”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如何创设适当的课程教学方案,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色彩创造条件;

第二,如何使学生不仅从感性形式,而且从理性概念方面更深入理解“体验性学习”,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

第三,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本体价值观;

第四,教师在体验性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

第五,检视体验性学习的实际效果。

六、实施建议及心得体会

作为英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从自身体验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的运用语言的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模拟的、有控制的、真实的语境中体验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知识,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将“体验”作为课程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

第二,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尊重学生,不强调单一成果表现模式;

第三,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第四,重点是建构“真实”教学环境;

第五,时常组织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活化语言;

第六,课堂评价要从“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依归。

七、结语

体验性英语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来学习英语;让他们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做,掌握真实的语言;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语言的运用中;让学生们将耳朵打通,把舌头盘活,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走进真实的国际社会中去。

猜你喜欢

体验性经验语言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语言是刀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