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反思

2017-03-11李璐季淑韩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学案重点知识点

李璐,季淑,韩莉

(温州护士学校,浙江温州 325000)

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明确要求学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当中来,同时通过课堂的一系列活动生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重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导学案作为这一教学形式的主要呈现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校自2014年以来,倾全组组员之力,每一个章节都做好备课活动,每次都在不断的讨论和修订导学案,以期能更好地体现导学案“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在这里真正的动起来,达到最合适学生的目的。先就编写的观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与反思,内容阐述如下。

1 格式统一化

经过多年的导学案编写和制作,我们外科组导学案已经形成一定的基本格式,大家沿用这一格式。一是起到整齐划一,规范化模式。二是,对于基本框架的基本定型,给新入职的教师一个编写导向,能够大致清楚其中的大体步骤与基本要点,从根本上规范了导学案的整体编写思路。利于学生连贯性思维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由点到面打下基础。

2 三维目标明确化

明确根据课程设置提出符合本学科,本学段学生的三维目标要求。在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我们要学些什么,重点的方向在哪里。关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需要达到什么指标。三维目标的清晰呈现首先给学生一个明确指令,对于预习起到方向性的指导意义。(1)知识与技能目标。一个知识点里面可能细分下来内容很多,在这块的目标描述就写大方向,不在逐个撰写,否则开头太大,是学生们放弃了看和学的动力。其中也要增加表示程度的词汇,例如:学会、熟记、运用、处理、完成、解决等等代表检测方式的动词。(2)过程与方法。这部分主要用来描述上课中如何展示重点,如何讲授课程,用到什么样的方法方式等等。例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所需要的良好品德,社会基本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的写作能力,都在这部分得到体现。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重点具体化

精准课程重点,将其中的重点一一具体细化,尽量做到每个重点就是一个小问,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能将这些重点当成问题再问问自己“我会了没有?”是否能够一一作答。这里重点起到的是课前的引导,课后的检测,双重作用。因此,这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撰写文本之前要找准方向,接下来的试题及导向都将沿着这一系列展开发生。

4 编写流程化

编写的过程中,根据时间分成课前自学、课中探究、课后巩固的流程化。(1)课前自学。在外科的学习中不免遇到生理、解剖、病理、药理等等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点,由于中职学生的独有特点,不能期望他们一一掌握,因此在课中遇到需要使用的时候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复习工作。之前利用课堂时间复习大量基础知识,最后导致新课内容无法完成。而现在将其放入导学案中,让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中的提示,有针对性地了解复习本堂课需要的内容,大大降低了课堂用时,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专注解决外科护理学的相应问题。另一方面,课前还可以放大量浅显小知识,能达到熟记目的即可。同样也能减省课堂时间。呈现类型可以加入文本、填空、判断、名词解释。一切学生能够简单自行完成的内容都可放在课前。(2)课中探究。课中常用案例贯穿全篇,根据病情发展,描述我们想要的病情,并给予相应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拔高。其中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可以使用连连看,列表格,思维导图,解答,判断,画一画,找一找,等等相类似的题型。入手点为学生无法自行解决,教师外加以及拔高知识点,提出更高要求的内容。(3)课后总结。课后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巩固这堂课,对接护考、案例分析、思维导图都是不错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

5 导学案编写的困惑与反思

5.1 转换思路,推陈出新

从课前分发导学案开始学生们就算进入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了导学案的作用,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就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习方向也就一定了,只需要顺着老师的思路继续前进就可以了,把一些只需要熟记书本上都有的概念知识点自己阅读即可理解,自学起来也很轻松。但一直这样一味的继承老师的思路,就少了自己的创造性和理解性,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形成思维的局限性和活动力的单一性。因此,个人建议在课前融入更多形式的题中,丰富学生的导学案,让学生们的大脑,真正的动起来。例如:多选题,判断题,连连看,大家来找茬等等。

5.2 及时反馈,不断修订

课中设置的任务是跟课件的内容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老师们一定要做好集体备课,真抓真干,样样项目落实到位,老师们做好课前互相交换意见,修订完善导学案。这样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固然是有帮助的,但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优点就是全体学习的内容得到统一和保持。

这一部分可以在课后,使用过导学案以后,组织教师再次进行情况反馈,根据使用情况,学生作业情况等方面反馈学案的运用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留着下学期备用。

5.3 学生自拟,汇总难题

导学案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学、独立的能力,颠覆原先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因此让学生学会质疑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学案的设计一直都是老师导,何不放手让学生导一次。可以试着尝试,让学生自行编写一份导学案。将自己在课堂中遇到理解上的瓶颈,课程中遇到的难题写下来,根据这些问题,设计一份导学案,那么汇集了同学们不解的问题如果又是这节课的重点那自然就是,下节课我们需要着重推敲跟反复研究的地方了。

高效课堂提出者李炳亭先生如此表述导学案:它的功能是导,而不是习题集;核心是学而不是教;案是设计,意思是“指导学习的设计”。是教师们共同探讨,共同智慧的结晶,他的精髓在于教师对教材的二次解读乃至多次解读。不断的解读是对教材的一个强化,同时也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平台。导学案的编写一方面是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教师不断内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确实,对于师生双方都是利大于弊的。

本文总结了平时工作中一些关于导学案编写的个人建议,其中的困惑也提出了个人的拙见,仍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1]李剑.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155.

[2]王克均.语文导学案编写反思及新思路[J].语文月刊,2017(6):64-66.

[3]曹军.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J].考试周刊,2017(43):89.

[4]徐长志.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四个关注点[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8):33-34.

[5]杨玉明.基于南通经验导学案编写方法及策略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8):5.

[6]刘利知.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的几个教学环节[J].吉林教育,2017(10):138.

[7]侯宗文.浅议英语导学案中各教学环节的编写策略[J].校园英语,2017(10):104.

猜你喜欢

学案重点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乡愁导学案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