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2017-03-11曹政
曹政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党的十九大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1]。”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培养生态化人才的重要任务。依靠生态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在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中成长成才,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美丽中国”的提出及内涵
1.1 “美丽中国”的提出
“美丽中国”是党和国家在综合分析当前地球的环境状况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既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是当代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所在。《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中说:“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到2050年,地球人口约为96亿,届时为每个人提供的生存所需的食物、水和能源将成为严峻挑战。如果不改变我们满足自身需求的方式,地球生命力将继续下降,子孙后代将无法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2]”如今,环境问题全面、深刻、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的发展。大气污染、土壤沙化、森林耕地锐减、资源枯竭等危机突显,人类的生存成为退无可退的底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3]。”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正是人们在痛苦中迸发的自觉,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以科学技术为根本动力的工业文明逐渐呈现出各种问题,打破了人们对经济无限增长的憧憬。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工业文明加速了向生态文明的演进。“美丽中国”的提出,正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的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活的向往。
1.2 “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这表明“美丽中国”的建设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共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有益实践经验,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强化了人们的责任意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明确节约和保护两大举措。具体来说,“美丽中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2.1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
“天蓝、地绿、水净、人美”是“美丽中国”的外显形态,反映了人民对于国家及个人未来发展最朴素、最直接的追求。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是“美丽中国”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以整体论的视角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思维层面解决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困惑与矛盾。在全社会范围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追求,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自然之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人与自然在动态的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美丽中国”还包含人文之美,即人际关系的友好、社会环境的和谐、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国家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美好、幸福繁荣的社会,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人的幸福感满足感的来源也是社会。因此,建立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曾说:“我们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美的居住条件、更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只有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每一项成果都惠及国人,“以人为本”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萍。
1.2.2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协调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又进一步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1]”。“美丽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容,代表着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高标,而绿色发展能够解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最突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承载力间的矛盾问题,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唯有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技术产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同时,“美丽中国”的建设还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可以说,“美丽中国”既为科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又给笔者勾画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创新科学技术,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通过科学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出各种具体的美丽事物,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 “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
“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以管理层、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构建运行机制、丰富教育内容、加强社会联系来实现建设美丽校园、培养生态化人才的目标。
2.1 构建运行机制,建设生态化校园
高校生态文化需要在高校这个物质实体的基础上催生,所以要想培育生态文化,大学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生态体。高校的各项工作基本围绕教育活动、科研活动和服务社会三个部分展开,以生态理念、生态原则构建大学运行机制,有利于高校找准自身在生态文明社会中的定位,更好地发挥其职能。生态文化的培育一般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着手。首先,物质层面应该依照“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绿色校园。高校校园的绿化面积是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外显指标。高校校园在城市中占地广阔,绿树掩映、草长莺飞的高校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场所,更是城市园林化的具体体现。另外,要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高校不只为教职工、学生提供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审美、文化、精神价值。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提出:“学校根据发展需要,以‘大气、开阔、协调’为规划原则,以‘简洁、美化、特色’为设计原则,以‘优质、低耗、安全’为建设原则,以‘全面、精良、实用’为装备原则,建强学校基础建设[6]。”高校在建设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时,还要注意依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打造生态节约型校园。其次,精神层面要注重生态价值观的引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生态环保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引入校风、学风建设,甚至是大学精神的凝练,在当前看来是非常必要的。生态价值观是以生态环保作为衡量一切活动的价值标准之一,高校在建设时要以生态合理性进行考量,同时也要求师生约束自身行为。再次,制度层面可以从沟通机制和评价体系出发来建设高校生态文化。高校日常开支的很大部分是人事支出,高效、便捷、人性化的的沟通机制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其对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很大作用;生态化的的评价体系既要以生态环保作为动态的评价指标引入师生日常行为评价之中,也要起到引导、规范、约束、调整师生的日常行为的作用。
2.2 丰富教育内容,培养生态化人才
新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其思想开阔,知识广博,专业素养较高,学习生态知识和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新需要也是新方向。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场所,其核心工作就是教学。同时,高校也是最主要的文化创新场所,最新、最先进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在大学里创造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人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价值,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要求。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出发,高校应将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引入教育内容,这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教育目标方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生态化人才。大学阶段,专业细分明确,往往只重视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忽视了生态人格的培育。以培养生态化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是发挥教育作用的起点。其次,教学内容方面,要将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科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生态文化层面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教学实践,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再次,教学过程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知行合一。通过国家宣传和学校教育,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但知行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态文化的魅力,树立建设 “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
2.3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输出生态文化
“美丽中国”视域下的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不是局限的、单向的、闭塞的,而是连接高校与社会、国家、世界的重要桥梁。生态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文化体系,大学是社会中有能力沟通知识模式、文化形态和制度创新之间关系的关键机构[7]。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自身的发展和对外的社会价值都需要在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中实现。一是要发挥科研功能,积极研究与生态相关的主题,增加科学产出。在自然科学方面多进行务实性研究,例如清洁能源、绿色科技、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探索总结绿色生态的成功范例;在社会学科方面,侧重从当前的社会现实出发,在“美丽中国”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研究,建构起符合生态文化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二是发挥教育功能,将社会大众纳入教育范围。高校不应仅仅将大学生作为生态文化的教育对象,而应找准自身的社会定位,承担社会责任。生态文化要想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需要与“美丽中国”的社会建设相融合,在社会实践中迸发文化的活力。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要向公众开展全民性的生态文化教育,发挥生态文化的普世价值。以社会大众为教育对象,使更多的个体了解地球环境状况,树立生态化的世界观,启发其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敬畏之心,帮助其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 的 报 告[E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2]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EB/OL]http://www.huiguo.net.cn/news/show/id/63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5]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6]李晓红,程斯辉.建设“美丽大学”促进“美丽中国”[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3-5.
[7]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