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017-03-11陈红梅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徽价值观文化

陈红梅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安徽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陈红梅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个性化表达,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再造民族新精神的历史素材和现实养料。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输出,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从而实现“人格的发展向度与文化的发展向度”的尽可能的统一。

地域文化;核心价值观;思想资源;实践载体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词汇,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就收集了166条有关文化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更强调文化是“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1]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但同时作为创造者的人也被文化塑造着。表现于外的是一种行为,而潜藏于内的却是一种价值选择。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的最深层次应该是价值观,或者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价值观”。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2]。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物质主义、金钱至上、个人中心等思想潜滋暗长,虚无主义和利益准则暴露出社会转型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各种矛盾冲突。在人们为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欢呼的同时,“从文化认同到价值意义、意识形态的全方位思想危机”[3],不能不令人深忧。这就需要能产生普遍的整合与驱动作用的价值观,以使社会形成统一的价值共识,应对价值危机和社会分化。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在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一整套基本理念和根本原则。”[4]党的十八大报告以24个字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社会发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体现全社会价值共识的一项重要工程”[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厚的思想意蕴和人文价值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资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包蕴着该地域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创造的成果,积淀着历史形成的并为人们普遍感知和自觉认同的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个性化表达。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再造民族新精神的历史素材和现实养料。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全社会达成价值共识,也有利于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承继和创新。

一、依托地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结合起来,做到深邃的理论简单化、抽象的逻辑形象化、书斋的理念社会实践化,以此成为党和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普遍信仰的思想武器[6]。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形成,并经过长期积累的包括观念、风俗在内,具有自我特色的诸多文化元素的总和[7]。地域文化以观念为中心,世代积累沉淀为集体无意识,影响着在该地域生活的人,塑造着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念。将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和实践。目的就是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梳理和剖析,理清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找到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同当地人民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同特定地域的文化心理相契合,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在其《顽固的受众》一文中指出,“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与己兴趣相关、与己立场一致、与己信仰相吻合且支持其价值观的信息;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会受到其心理构成的制约。”[8](P225)由于长期浸润在地域文化的环境之中,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熟悉和心理的亲近,能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理性认同的基础,因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9]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也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资源基础、方法借鉴和实践载体。依托地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融入地域人民的生活实践,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参与,真切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实力量,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顺利输出。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地域文化以新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最终实现“人格的发展向度与文化的发展向度”的尽可能的统一。

二、安徽地域文化的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徽地处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交叉地带),北方的中原文化、东部的齐鲁文化和西南的荆楚文化以及东南的吴越文化都对它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使安徽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长江和淮河穿省而过,从地理上将全省分为三个区域,体现在文化空间上即为皖北地区的“淮河文化圈”、皖中地区的“皖江文化圈”和皖南地区的“徽文化圈”(或曰皖北文化区、江淮文化区、江南文化区)。中华文明的两大主脉儒道两家在安徽境内都有广泛的传播。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几乎都出于淮河文化圈,道家思想也因而在安徽境内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获得创新发展。而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在三个文化区里则体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淮河文化重“义”,皖江文化重“信”,皖南文化重“智”。儒道思想的沉浸和濡化,使安徽地域文化拥有了深厚的思想底蕴。近现代以来,时代风云变幻,民族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无数安徽儿女的卓绝抗争,又进一步丰富了安徽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安徽地域文化的品质,赋予它以独特的精神特质。安徽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的资源形式和丰厚多元的文化特质,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和行动基础。

(一)兼容并包,开拓创新

兼容并包,开拓创新是安徽地域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安徽西部的皖西地区具有突出的楚文化特征。现在划归淮南市的寿县曾是楚国的国都,至今依然留有很多楚文化的遗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出“楚人精神”,他认为:“楚人虽不沾周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楚人从立国时的偏居一隅,到楚庄王时的“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的泱泱大国,就是源于对中原诸国的全面学习和自强不息、兼收并蓄、开拓进取的精神。

兼容并包自然需要海纳百川,开拓创新更需要挑战的勇气。由宋及清,皖籍理学大家在思想和学术领域的不断拓新,使“自我批判、不断创新”成为整个理学的优秀传统,“深刻地影响了宋元明清的文化发展和中国近代、现代及当代的文化变革。”[10]他们的思想学说也为人们所尊崇奉行。

被全祖望誉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其祖籍为徽州婺源。皖派经学和皖派朴学的代表人物戴震,为徽州休宁县人。南宋的另一位自成一派的理学大师吕祖谦,祖籍虽为东莱,但后来移居寿春(现安徽寿县)。

朱熹“以孔孟思想为主干,兼取佛、道,特别是禅宗、华严宗的学说,综罗孔孟、董仲舒、王弼、韩愈、李翱等唯心主义思想,容纳了张载等唯物主义者的理论,构成一个内容丰赡、结构精致、逻辑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10]吕祖谦“不名一师,不私一说”,为调和“朱学”与“陆学”的矛盾,接受了永嘉学派的思想,自创“婺学”,独树一帜。而戴震对被奉为圭臬的“朱子学”进行了坚决的否定,完成了对宋明理学的彻底革命,实现了“哲学的中兴”。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性求真,协同创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

从纯道家到黄老道家,再至于玄学,道家的形成与发展,走的是一条同样的创新之路。老子(涡阳人)首次将“道”升华到哲学范畴,“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理论先河”。庄子(蒙城人)“前承老子之学,后启玄学之风,为玄学本体论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0]淮南王刘安招纳天下贤士编写了一部皇皇巨著《淮南子》,它“兼及哲学、政治、历史、地理、军事、教育等学科”而归于道[11],把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晚清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吴汝纶深知要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性,为了桐城学派的生存和发展,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借维新变法之力,不惜偏离桐城派理论的核心——“义理”,对桐城派理论进行革新和改造。

晚清重臣李鸿章(合肥人),坚信“师夷制夷”“中体西用”方能自救自强,于是发起“洋务运动”,驱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车轮;“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陈独秀(安庆人)和胡适(徽州人),面对国弱民哀,率先打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倡导“文学革命”,“启动了中国近百年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可以说,在安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这样一批视野开阔、坚持学术自由,矢志追求真理、敢为天下先的人,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追逐着富强、民主、文明、进步的中国梦,让兼容并包,开拓创新成为一种承续不绝的传统,光耀当代和未来。

(二)德法相济,以民为本

“民为邦本”原是先秦儒家的传统思想。安徽地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却能追溯到更远的上古时期。号称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相传卒后葬于皖西(今主要指六安市所辖地区,六安又称皋城,市郊有皋陶墓)。《史记》载,其后人的封地在“英、六,或在许。”皋陶主张“以德治国”“以惠安民”及“重教轻刑”,反对忽视德教只重刑罚。他“将刑罚纳入以德治国的总体。”使皋陶文化具有了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被视为“后世民本主义思想的源头”[12]。

百姓是国之根本,惠民安民的目的当然是指向“国固”。《淮南子·主术训》就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民以食为天,生存问题是头等大事,不解决民生问题,根本动摇,国与君都难以生存。民本思想也是朱熹庞大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他说:“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朱文公文集·劝农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朱文公文集·延和奏札六》)他强调,只有民才是社会甚至天地的真正主宰。所以君主应“与民同欲”,方能得民心保天下。

而民心所安,并不止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在于作为人的权利的实现,以及社会公平。老子常以天道反衬人道,希望权贵者放低姿态,“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体察民情,放权于民,与民主权。民心是政权存在的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如“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老子还主张通过法治实现社会公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者。”(《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淮南子》也强调治国当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方能公平公正。“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主术训》)

先哲们“以民为本”的思想里固然有保君固国的功利追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策略,但同时更蕴含着对个体生命的基本尊重,民生、民权,民主、法治,公正、公平,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友善平等,和谐共生

管子说:“和合故能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安徽地域文化的灵魂。“协和万邦(《尚书》)、“燮和天下”(《周易》),早期典籍中对“和”的记录,表达了先民对天下和平共处的向往。

和谐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道家认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世上万物在内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有自己的变化规律,非人力所能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五十五章》)和谐是物与物关系的常态,知道了这一点,就能明达事理。

和谐并不是要求完全一致,没有差异。正因为万物有阴阳之别,方能够共生共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有纷争,不和谐,主要是人的行为不当造成的,所以他倡导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向大自然学习。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第八十一章》),老子以天道的公正友善提醒人们戒除个人私欲,以善养德,容纳万物,包容异己,从而实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也同样是建构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强调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内在地包孕着对仁爱、平等、诚信、公正的要求。

朱熹的和谐观里就包含着“广仁恕”的思想。有“东南邹鲁”美誉的徽州,由南宋至明清,一直都是全国儒风独茂的地区。从市井百姓到高官大贾,无不以朱熹的《文公家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儒家的道德理想成为徽州民众自觉的道德追求。徽商大户将“和合”刻在牌匾上,时刻提醒自己处理好道德伦理与欲望利益的关系,故徽州多出儒商,讲究以诚待人,进德修业。清代婺源茶商朱文炽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每当出售的茶过期后,他就在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公平[13]。诚实诚信,童叟无欺,是徽商的道德底线。

对“和”的重视还表现在徽商之间的合作上。徽州人乡土观念浓厚。在外,相帮相携,和衷共济;在家勤俭守成、兴文重教。友善的人际关系,互助的社会风尚,义利合一的道德追求,使当时的徽州社会风气几臻于“致和”。徽州人商业的成功以及对于和谐的追求和践行,无疑能给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四)家国一体,甘于奉献

安徽地接中原,东接齐鲁,儒风化育之处,家国一体的观念深入人心。儒家家国同构思想基于家庭和国家结构的相似性或同源性,将个人、家庭、社会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强调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社会、历史的使命。如宋代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是由个人品德的修行,推而至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最终实现对国家、天下的责任担当。在倡导“移孝于忠”“忠孝一体”的同时,更强调对国家利益的服从。因此,当家与国发生冲突时,自然要舍家而从国。《淮南子·齐俗训》说:“周公放兄诛弟,非不仁也,以匡乱也”;“豫让、要离非不知乐家室安妻子以偷生也,然而乐推诚行必以死主,故不留也。”无论是周公还是豫让、要离,他们行动的选择都带有明确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兄弟、夫妻、儿女私情要服从国家大义。

“家国同构”思想在古代为主流文化广泛认同和接受,促进了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强化了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它所内蕴的家国情怀、使命意识、爱国精神绵延不绝,影响深远。

在安徽的近现代史上,有一大批以国家、民族、人民之忧为忧,常怀赤子之心的人,他们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丰厚的忧患意识,以百折不回的气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展开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实践。

近代史上有提倡“‘实政’和‘实学’,企求匡世济民的实效”的晚清经世派的代表人物姚莹和包世臣;提倡“‘矫空疏’‘自行志’‘济世变’”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吴汝纶;还有忍辱负重,力支危局,发起洋务运动的李鸿章……

单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影响中国时代走向和历史发展的安徽人就灿若星辰。曾有论者感叹:“一场新文化,多半安徽人。”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和胡适周围聚集着一批忧国忧民、敢想敢做,致力社会变革和民族国家复兴的皖籍文人,如高一涵、高语罕、潘赞化、刘叔雅、易白沙、汪叔潜等。他们以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赤诚的热血诠释了对民族国家的忠诚,对富强文明、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渴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安徽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安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安徽西部的皖西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皖西就有人加入了党组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红色皖西30年红旗不倒,30万儿女英勇献身。一大批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皖西籍革命军人成长为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皖西的金寨县和原六安县也成为全国著名的两大将军县。在革命斗争中锻造的六安精神——“牺牲、奉献、创新、争先”——成了皖西、安徽乃至全国的精神财富。今天,六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

三、依托安徽地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4]针对目前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论说教过多、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与人们的历史记忆和现实需求存在隔膜以及缺乏接受主体的参与、互动和体验等,更需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是要全面收集、梳理、鉴别和提炼安徽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内容分类和形式转化。在内容和思想上,要发现安徽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伦理上的互通与哲学上的契合。在形式上,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又要兼顾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是要将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进入高校和中小学校,融入文学、艺术、思政等课程教学之中,或构建地方课程、编写乡土教材。提升思想教育的可信性和亲切感,强化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践性。

三是地域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要注意结合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实现表现形式的创新和传播路径的多元。确保负载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能够进入到“受众的注意范围、理解范围和记忆范围。”同时,新媒体还有助于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确定了受众群体的主体性,有利于对传播信息的主动接受。

四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如儿歌童谣、戏曲绘画、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动漫影视等,重新演绎历史故事,赋予其时代内涵,实现传统价值观的当代转换。

五是要充分利用节日民俗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民俗中蕴含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15](P1)所以,利用民俗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达到“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六是利用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杰出人物和时代楷模的优秀事迹,发挥他们积极而重大的历史和社会影响作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提高道德修养。

[1]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1):115-118.

[2]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5-10.

[3]徐舒映.民国时期的意识形态格局[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93-96.

[4]邓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5]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026(001).

[6]黄蓉生,白显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问题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3):4-9.

[7]朱万曙.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以徽州文化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4):25-32.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彭波.关注青少年生活世界,引导自主构建价值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2(9):51-53.

[10]李宜春,王品慧.安徽文化特质综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3.

[11]代克艳.试论寿春楚文化在淮河流域中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12(5):216-216.

[12]湛雅.皖西地区皋陶文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洪永平,裴德海.弘扬徽商精神与培育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 -12-18(007).

[14]习近平.在北京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1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TheCultivationandPracticeofRegionalCultureandSocialistCoreValuesinAnhui

CHEN Hongmei

(SchoolofCultureandMedia,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Regional culture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philosophy and humanistic connotation. It is the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t is als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realistic nourishment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cultivating and rebuilding the new national spirit. Relying on regional culture, the paper is to carry out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utput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o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re as unified as possible.

regional culture; core values;thought resources; practice carrier

2017-09-26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视角下的当代皖西本土作家研究”(SK2017A039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AHSKY2014D39)阶段性成果;皖西学院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013kc02)阶段性成果。

陈红梅(196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K901.6

A

1009-9735(2017)06-0022-05

猜你喜欢

安徽价值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谁远谁近?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