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7-03-11黄亦君
王 娟,黄亦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构建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研究*
王 娟,黄亦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于图书馆而言,可为图书馆藏书建设计划提供重要且科学的依据,为图书馆剔除低价值图书提供重要参考,为图书馆工作考核提供依据;对读者而言,是读者诉求被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并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使读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阅读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以往的评论是读者借阅前的参考,他人的评论丰富了读者对图书的认识,评论图书提高了读者的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对于帮助作者进一步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大有裨益;对于书籍作品本身的繁荣壮大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过程中,图书评价卡的设计至关重要。
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意义
一、构建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对图书馆的意义
1.为图书馆藏书提供重要且科学的依据。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中心对象,图书馆采买图书必然要在了解读者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出现所购图书无人问津、利用率过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读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后果。而了解读者需求的一个便捷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图书评价体系。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制作、搜集、整理、分析读者读书评价,从而了解读者到底需要什么书刊、需求量是多少,从而克服盲目采买,做到科学的定性定量购买书籍,避免经费无端浪费。
2.为图书馆剔除低价值图书提供重要参考。以往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科技文献更新换代速度快等,各图书馆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对于读者而言价值量较低的书籍,这些书籍给图书馆空间利用、图书的分类管理和读者的查阅都带来了障碍,因而剔除低价值图书成为图书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什么样的图书价值低,应该被剔除,读者的图书评价提供了虽不算全面,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3.为图书馆工作考核提供依据。通过整理和分析读者的图书评价,可以明白地探求图书的利用率和读者对图书的满意度,而此两种数据都是考核图书馆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定量的指标为图书馆工作的考核提供了重要、科学的依据。
(二)对读者的意义
1.是读者诉求被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并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建立了科学的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后,读者在占有知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合理诉求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图书馆,这是读者的诉求最终得到满足的先决条件。少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读者的满腹诉求无处安放,更不用谈得到满足了。
2.读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阅读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建立读者图书评价体系行为本身就是对读者的重视和关注。读者的感受和需求被图书馆重视,从而采取措施收集、整理、分析,并最终予以妥善解决。这看似细微的工作能给读者以极大的鼓舞,读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自然,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这对于读者来说是意义深远的。
3.以往的评论是读者借阅前的参考。读者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茫然被书海困住,不仅不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反而会打击读者继续借阅的积极性。在查阅图书前,简略翻阅以往读过本书的读者的评论,能迅速增加对图书的了解,因而能更快更理性地做出是否要借阅此图书的选择。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又一个读者的评论好似大浪淘沙,将书籍中的珍品检验合格后保存下来,而次品则自然被淘汰。
4.他人的评论丰富了读者对图书的认识。西方谚语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古语也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到的层面不一样,读后的感受也千差万别。读者读完一本书后,内心有发表评论的冲动,这往往是情动于中,喷薄欲发的结果,这时的读者往往是很想和人交流的,很想知道其他的读者有什么看法,很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其他读者的评论正好成为了交流对象。在交流中,思想碰撞、融合,读者对一本书的认识更加开阔和深入,这于读者而言是一大乐事。
5.评论图书提高了读者的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尽管不是每个读者阅读完后都会参与到图书评论中来,但提供了图书评论的载体,就等于“广开言路”。在评论过程中,读者自己的思想被表达出来,过程点滴于不知不觉中,锻炼和提高着读者的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读者的思维水平。
(三)对作者的意义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著作等,都不会是白璧无瑕的,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些瑕疵的克服和作品的完善,正需要作者和读者(包括与作者同行的专家)共同携手完成。读者的评论中往往不乏真知灼见,这些宝贵的见识被图书馆搜集整理起来,最后如果能反馈到作者手里,无疑拓宽了作者的视野,对于帮助作者进一步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大有裨益。
(四)对书籍作品的意义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姚斯[4]的看法是,作品真正的完成不是作者最终搁笔的那一瞬间,而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前赴后继的阅读、思索,进而形成的解读,完成了对作品的再创作。而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构建既是对读者再创作的极力鼓动,也是对再创作成果的及时全面保存,对于书籍作品本身的繁荣壮大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二、构建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策略
1.重视图书评价卡的设计。图书评价卡设计的优劣,包括内容和版面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读者参与评价程度的高低。这是图书馆读者图书评价体系的领头环节,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各个环节,所以值得格外重视。图书评价卡的设计不必一蹴而就、一锤定音,而是可以根据读者参与程度的反馈及时作出调整,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书籍作出相应调适。
2.纸质书籍的图书评价卡要和图书连为一体。纸质书籍的图书评价卡和图书连为一体,既是方便读者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心得、感想,也有利于有效收集图书评价卡。
3.图书评价卡内容应充分体现对读者的尊重。读者没有义务和责任对所借阅的图书作出自己的评价,所以图书评价卡在内容设计上应充分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和关怀,而不能带有一丝的强迫和无礼。再则,内容设计的人性化也是激发读者参与评价的诱因。
4.图书评价卡内容设计要尽量和图书本身内容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内容设计才能唤起读者深入的思考,进而收获读者高水平的评价。否则,泛泛而谈、千篇一律的问题设计,只会引发读者的厌倦和回答的敷衍。所以针对一本书的图书评价卡内容不宜一成不变,而是应该被匠心独运地设计,甚至可以依据不同读者陆续的评价而做出合理的调整。
5.图书评价卡条目不宜过多,应适当地给读者自由发挥的余地。条目过多既是对读者的不尊重,也容易引发读者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针对读者的差异性,应适当地给读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读者通过一番神游遐思后作出的评论,往往凝结了更多的真知灼见。
6.定期举办优秀读者评价评选活动,彰显图书馆对读者评价的重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宣传,自然能鼓励更多的读者更频繁地参与到图书评价活动中来。通过评选,优质的评价被筛选出来,这既是对读者心血的肯定,也是一次与读者心灵沟通的好机会,因而必然会进一步激发爱好和长于作出优质评论的读者更多的评价热情,激励他们作出更多更好的评价。
[1][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周小梅
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编号:DY140129)。
2017-05-28
王 娟(1986-),女,湖北咸宁人,硕士,馆员;黄亦君(1975-),男,湖南永兴人,博士,副教授。
G25
A
1009-1890(2017)02-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