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
2017-03-11宋建勇
宋建勇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
宋建勇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愈演愈烈,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这已经不仅仅是学历的竞争,更重要的时思辨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学校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在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这一方面,高等学校教育做得明显有所欠缺,这也导致了各种问题在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频繁出现并且参差不齐,这也严重影响阻碍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加强。针对这一现象,作者以思辨能力的本质内涵为着力点,分析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现状,以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可行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我国对大学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教师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也多为针对性考试,因此,学生学习英语仍然以背诵单词、语法、段落文章为主,而忽视了其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也推动了其教学重点的转移,对于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逐渐引起重视,并且成为教学重点。
思辨能力也是“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也被称为“批判性思维”。就其本质内涵,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实践方面,包括其思辨方式和技能,二是从精神层面来讲,即思辨者的人格和所持态度。这两方面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作者认为,思辨具有批判性,是对思考个体其意义价值所做的一种客观的评判性的探求,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衡量个体,并在个体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理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着眼于思辨方式技能,培养思辨者的态度,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僵化局面。
一、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顺应了大学英语改革,有利于培养新时代英语人才
思辨能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被许多国家重视尤其是西方国家,在英语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独立人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中国显然不能再守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因此不得不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竞争的激烈演变,英语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逐渐成为教育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此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2.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能力的学习
它能引导学生对语音差异进行思考,同时区分不同场合不同地区的英语也有着不同的语音和语调,尤其是汉英语音的差异。汉语的字词注重字音,比较注重发音的“字正腔圆”,要求发音清晰,学生在读的时候也多为强读重读,而英语中语音则比较随意,存在着很多弱读连读现象,这也导致了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音不准,节奏感差,读起来也缺乏英语的味道。再者就是汉语中的语调声调起伏是有一定规律可行的,而英语则没有固定的声调,其起伏变化是由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等决定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其中差异,注意发音区别,并且找到学习英语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3.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创新与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两大能力,只有掌握并且有效利用发挥这两种能力,才能在学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而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积极思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并且去实践验证。
4.培养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质疑精神
具有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思辨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也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只有敢于思考,敢于提问,质疑,才能更好地学习。思辨能力使学生看待问题产生本质的变化,更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更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目前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存在着的问题
1.过分重视理论灌输,而轻视学生独立思考
由于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的僵化,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试题与考试要求上,部分教师也加大对学生记忆的力度来应付考试,或者实施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降低。学生一味地背诵、做题,使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限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思维也受到限制,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不会对其进行分析、阐述、探究并寻求解决方法。这种思维停滞短路的现象及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不释放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2.没有做到思维和存在相结合,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
受传统英语教学影响,部分教师的部分教学方式或许不太适用于当今英语教学,而部分学生对自身认识不够,不能从自身出发,全面分析问题,导致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探究,从现象到本质。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认知水平不够,不能够对事物本质进行探究,往往关注表面,对于表面现象进行不断剖析而忽视内在。当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地找到合适方法解决问题,甚至陷入迷糊混乱状况,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总是照搬照抄,不懂深入自主探索,无法将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现实及自我需求相结合,从而彻底解决英语问题。
3.教学重点过于偏向实际,而忽略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侧重于考试,而忽视学生的兴趣,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氛围,降低学习效率。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旦学生失去了兴趣,那么对于英语学习的思维能力也会降低,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思维逻辑放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面,因此对于英语学习也不那么热忱。再者就是目前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留学,考研,旅游等,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也逐渐放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之上,而忽视学生兴趣,轻视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几点建议
1.增强师生培养思辨能力的意识
思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英语创新型人才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教为目的地教,不能单纯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督促学生按部就班,时代的发展注定了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淘汰。教师应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创新思维,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该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应该引起重视的。因此,要不断增强师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学校对于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应该引起重视,定期组织活动进行培训或者技能传授,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思辨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将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灌输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思辨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思辨能力,从而培养更高的更全面系统的英语素养。
2.多种教学手段培养思辨能力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习要求,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问答环节和讨论模式,引诱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体验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开放性主观性较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问题上,教师适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更快融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带入式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问题。二是从英语本身出发,激起学生的探讨,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英语内容出发,让学生举一反三,听说结合,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增强语言能力,让学生作为一个体验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主动思考,激发学生潜在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本身,因此,除了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外,还应该提高英语课程的适配度,从学生兴趣出发,安排相对合理的英语课程及分配。首先是教材选取,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提高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因此,教材内容版块应以培养思辨能力专题探究为主,语言技能反而是次要;其次就是学校课程的安排。学校应该加大培养思辨能力的课程的开展,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开展许多英语兴趣活动,在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提高对英语的兴趣,挖掘其潜在的思维思辨能力;第三是各个学科协调开展。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各个学科,将英语学习的思辨能力迁移贯通运用到其他学科,通过多个学科共同作用来激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创新创造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优化课程设计之外,学生也应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指导者,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分配不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互相监督,共同督促,共同进步,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讨能力,同时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感想,并且对此次学习进行总结反思,找到此次学习中的不足与进步。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取互相提问解答的方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对课程及教师考查评价系统进行改革创新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仅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也是各个课程的重点,因此只有加强对各个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考查,才能使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就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而言,评价内容过于单一并且毫无新意,对于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丰富更新考查内容及考查形式,有利于增强教师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对于教师的考查评价,包括对于教师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重点和教师态度、风格以及对老师的建议等方面做个全方位客观的考查评价,考查形式以评分为主,分为优、良、不及格这三个等级,不仅教师考查学生,学生也通过这种形式考查教师,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更加注重责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行批判思维。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都应引起重视。教师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应积极探求多种教学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但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这一目标仍然面临这许多问题以及考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摸索,共同探讨进步,更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努力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路上探索出新道路。
[1]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2015,(9):7-7.
[2]唐姗姗.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校园英语,2015,(10):12-13.
[3]孙冬鹏.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亚太教育,2015,(19):135-135.
[4]唐姗姗.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校园英语,2015,(10):12-13.
[5]李求真.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92-93.
[6]喻昕.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
责任编辑:董 柯
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高校英语专业内容依托式教学与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发展模式研究”(16WLH39);2016年湘南学院教改课题“内容依托式教学(CBI)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湘南学院校发[2016]18号)。
2017-05-06
宋建勇(1982-),男,湖南桂阳人,研究生,湘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语言教学。
H319.3
A
1009-1890(2017)02-0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