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文化内蕴
2017-03-11雒维利
雒维利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离石 033000)
【文化研究】
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文化内蕴
雒维利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离石 033000)
网络流行语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及时地反映了当今社会群体的语言文化特点,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蕴,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是当今潮流文化的镜像折射。本文从网络流行语的界定、类型入手,剖析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内蕴。
网络流行语;文化内蕴;折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作为一种交际手段,语言不但可以交流思想,还可以传递文化,而网络流行语,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符号变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它是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和语言演变的标记,是时代的鲜活印记,它不仅将普通话、书面语与方言相融合,同时将汉字、字母、数字、表情符号杂交在一起,采用谐音、隐喻、缩写、语义迁移、英汉夹杂等多种语言表达手段,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达出来,彰显了自己特有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社会文化产物,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蕴。
一、网络流行语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信息沟通、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途径,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达6.88亿,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它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阶段。从广义上讲,网络流行语泛指在互联网时代和电脑网络技术相关的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符号的“另类语言”;从狭义上讲,是指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大多数网民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本文所探讨的网络流行语特指在微信、QQ、空间、BBS论坛、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上使用频率高、深受大众喜爱、用来表达特殊含义的网络词汇,包括符号、词语、句子。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二、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一)谐音型
1.数字谐音
这类流行语通常以语意基本相似为前提,只需单击键盘上的数字,就能猜出语言意义,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表达方式幽默而备受年轻网民的青睐。比如:“9494”(就是就是),“5555”(哭泣声),“837”(别生气),“995”(救救我),“V587”(威武霸气)。
2.汉语谐音
这种谐音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普通话谐音。比如“驴友”(旅友)、“杯具”(悲剧)、“围脖”(微博)、“果酱”(过奖)、“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等等。二是方言谐音。比如“偶”(我)、“灰常”(非常)、“蓝瘦”(难受)、“香菇”(想哭)、“童鞋”(同学)、“内牛满面”(泪流满面)。
(二)缩写型
这一类型追求简约、创新,通过缩减语句的方式进行语义的表达。如“LZ”(楼主)、“PMP”(拍马屁)、“可爱”(可怜没人爱)。还有一些简缩语是由一个较长的短语简缩而成,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四字词简缩语如“喜大普奔”、“累觉不爱”、“火前留名”。
(三)旧词新义型
某些旧词在新的网络语境中或在某种特殊场合通过比喻、借代、引申等修辞手法被赋予一种新的意义。比如“打酱油”本义指“买酱油”,网络上被赋予“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或纯粹看热闹”;“囧”本义为“光明”,从字形外观看,小“八”字像八字眉模样,“口”字像一张嘴,貌似一副苦恼、失意的表情,而被赋予“尴尬、郁闷、无奈”之义;“雷”本义为一种自然现象,在网络语言中却是一个极大的贬义词,形容“很惊讶、不舒服抑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之义。
(四)热门事件衍生型
这类词汇大多随社会事件、网络热点的发酵而产生,有网民独创的,也在嵌入式的。比如“打虎拍蝇”、“供给侧”、“吓死宝宝了”、“洪荒之力”、“主要看气质”、“we are伐木累”。
三、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文化内蕴
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积淀。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又是传播文化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民风、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流行语,根植于网络语言的土壤,是网络文化的缩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蕴,反映了大众的文化心理。
(一)彰显个性、标新立异
网络流行语的一大特征是年轻化。就年龄层而言,18-24岁的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文化特征: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创新求变,颠覆传统,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新颖独特兼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风格是网络流行语流行并被大众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用语环境的虚拟性、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激发了网民语言的表达潜能,自由发表言论,表达个人观点,展现自我。同时,为了脱颖而出,年轻网民不受固有的语法约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用多种语言表达手段,随心所欲、挖空心思地创造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风趣幽默、新奇的网络语言。例如“青蛙”原指外形奇特的两栖动物,网络上代表像青蛙一样腆着肚子、鼓着眼睛的丑男,与之相对应的词“恐龙”则代表丑女,“肉食性恐龙”则是形容长得丑而且凶悍的泼妇。“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翻白眼”、“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个性色彩和夸张奇异的表达效果极为强烈。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通行的交际工具,已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语言,专注的是个性化的表达,是对个人价值观的宣扬和自我身份的建构,标榜自我,张扬个性,注重眼球的吸引力,刻意标新立异,崇尚创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影响效果,表现出网民求奇求异的文化心态。
(二)灵活创新、通俗易懂
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是语言表达的一条基本规律。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语言传播频率的加速,网民群体的大众化,使网络流行语呈现出一个“快”字:打字要快,组织语言要快,传递信息要快,灵活、随意、通俗、简捷成为网络流行语的第一要义。网络流行语又是语言文字创新的“风尚标”,是口语与书面语、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的融合体。言简意赅的缩略语、含蓄美妙的数字谐音、形象生动的表情符号,使网络流行语呈现出诙谐、幽默、风趣的特点,成为网络语言的一大风景。如“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简缩为“城会玩”,“笨蛋、白痴、神经质”简缩为“蛋白质”,意义流于表面,浅显易懂;“Duang”本义为无实际意义的拟声词,网络上变成了加特效的意思。还有各种脸谱化的表情符号,更是形象传神地表达网民意思,彼此认可,心照不宣,促进有效沟通,达到了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可以说,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一种独特而另类的交流符号。
虚拟、宽松的网络环境,网络交流方式的非正式、轻松,灵活创新、通俗易懂,在受众群体间形成一种不言而喻的共鸣,表现出网民求新求变、突破陈规的反传统的文化心态。
(三)情绪宣泄、释放压力
宣泄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无疑增添了人们身体和心灵的疲惫与困倦,而网络的开放性、公共性、隐匿性,为人们宣泄情绪、表达诉求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网络流行语可以说是大众消解精神压力或寻求快乐刺激的舞台。娱乐和消遣是一种最普遍的情感需求,网民借助网络交流平台,释放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宣泄内心的痛苦与愤怒,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逆反心理。如“鸭梨”、“伤不起”、“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等是时代精神压抑和无力感的体现,“神马都是浮云”以谐音和隐喻的方式传达出网民对于乱象丛生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无奈式的自我安慰;“葛优躺”这种无厘头的“颓废”表情包又迎合了人们情绪上的放空、放慢生活节奏、降低焦虑、缓解压力的心理需求。
这类网络流行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时尚性,折射出现代化进程的超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空间所造成的冲击与积压,是网民们一种乐观自嘲的表现,更是对现实压力无可奈何的心酸,反映了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网民心理承受能力的下滑。幽默调侃稍带揶揄自嘲的话语虽然无法改变现状,却成为现代人宣泄情绪、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又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作用。
(四)针砭时弊、讽刺戏谑
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网络热点的晴雨表,亦是舆论监督和民意表达的工具,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民情生态,一般随社会事件、网络热点而产生,尤其存在于一些侵犯公众利益的事件中,是民众对事件的态度体现。如英文“china”谑译为“拆呐”,“chinese”谑译为“拆你死”,“made in china”则被谑译为“没得拆了”或“没定拆哪呐”,传达出民众对于强拆现象的戏谑与讽刺,以及强权社会下的官商利益的勾结和不公的存在;“蒜你狠”、“豆你玩”、“苹什么”反映出民众对物价通货膨胀的难以承受力,折射出中国人生存的艰辛与困难;“被就业”、“被捐款”、“被增长”反映了社会弱势群体知情权、参与权被剥夺的不自由状态,折射出公权力的肆无忌惮和公民私权的孤立无助,尖锐地批判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你妈是你妈”折射出网民对政府办事机构为人民办事设多道“障碍”的不满,呼吁简政放权,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可以看出,社会事件类的网络流行语流行的背后,大都有权力压制的影子。网民利用借代、隐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法,表达质疑的声音,实现话语的表达权力,富有语言张力,呈现出了针砭时弊、讽刺戏谑的意味,隐含着网民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迂回批评。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载体,是当代潮流文化的镜像折射,既承担了传统语言表情达意、承载文明的作用,又彰显了自己的独特个性,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接触、交流、碰撞的社会文化产物。网络流行语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应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加以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1]王健宇.汉语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究[J].语文学刊,2015(8).
[2]周晓凤,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吉益民.论网络变异流行语的社会批判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洪青皎.网络文化中的网络语言特点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017-03-19
雒维利(1982-),女,山西临县人,吕梁教育学院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
H087;TP391.1
A
1672-2086(2017)01-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