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和谐
——劳伦斯式和谐认同观在《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2017-03-11李莹
李 莹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300)
【文化研究】
自然和和谐
——劳伦斯式和谐认同观在《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李 莹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300)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劳伦斯的人生观,一是对恰特莱先生的失落和谐的批判,二是对恰特莱夫人和谐缺失的同情,三是对梅乐斯的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观的赞同以及对男女灵与肉的和谐关系的渴望。本篇文章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进行分析,探讨劳伦斯的和谐认同观。
劳伦斯;和谐;认同观
一、恰特莱身上所体现的失落的和谐
初读《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时,会以为作品只是描写了一起简单的三角恋。男主人公恰特莱出生高贵,但是由于参加战争导致下身残疾,因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对自己的妻子也缺乏热情,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矿山的管理上,妻子康妮在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中越发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后来她爱上了自己家的佣人梅乐斯,于是发生了这起轰轰烈烈的三角恋。
当所有人都在享受英国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时,只有劳伦斯察觉到了工业文明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的破坏,这也是人性和谐的失落的最主要原因。作者出生于英格兰中部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曾经是拜伦一生所怀念的故乡。但是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伊斯伍德小镇逐渐变成了一个肮脏的矿区,原本绿色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满目疮痍的矿井,居住的房屋看起来黑乎乎的,人行道上到处都是烂泥和着煤灰,显得脏兮兮、湿漉漉的。大自然的美被彻底摧毁,所有的快乐也都消逝了。就连人类的本能也都消亡了。而除了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和谐之外,男女关系的失衡以及对物质的追求使得人性发生了扭曲。恰特莱就是这样一个畸形人。
他在战争中受伤导致了下身瘫痪,但是他并没与自暴自弃,而是具有勃勃的雄心。他继承了家族的财产,获得了爵位,之后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身份和财产永远保留下去。为了这一目的,他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由于没有声誉能力,他甚至还对妻子康妮说出了这样的话“生个儿子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继承我们的财产,如果你愿意和别的男人生一个孩子的话,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1]。因为我们可以亲自抚养它,这样它就属于我们了,它就可以继承我们家族的爵位和财产,从而使传统得以延续。恰特莱用“它”来代指自己的儿子,说明他只是把儿子看成了一个延续传统的工具,对他并没有亲人的感觉,表现了恰特莱的鲜活人性的缺失。残疾后的恰特莱认为只有财富才是自己一生唯一的追求,所以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对煤矿的经营上,并不觉得累。他甚至还拖着残缺的身体深入到矿井下面工作。战前他所学会了所有经营之道,之前似乎已经忘了,可是当他真正深入矿井中时,所有的东西又都想起来了。他重新翻看和煤矿专业有关的书籍,对政府的报告也有极大的兴趣,他觉得这些技术类的知识和书籍比那些毫无意义的文学和艺术类书籍有趣多了。并且他时时刻刻都渴望拥有权力,每天都会到矿上去视察工作,煤矿的经理和工程师们在恰特莱到来之前从来没有觉得日子这么难熬。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主宰的快感和权利感。矿山好像赋予了他新的生命,他认为矿区污浊的空气比氧气还要好[2]。
所以矿山真的成了恰特莱的维系生命的地方。但是恰特莱的每一步成功都是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获得的,这种人性的表现是一种畸形的失衡。工业文明的进步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被这种功利主义所取代。恰特莱人性的扭曲不仅从生态环境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还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使心灵发生扭曲。他下肢瘫痪,但是他一点都不在意,表现了对肉体的蔑视。在这种失落的和谐的影响下,他先是靠写作来寻找寄托,之后又成为了矿山的奴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金钱、名利和地位,从这种追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心灵和肉体的缺失、他原来是个精明而冷酷的人,但是由于他温情和人性的缺失导致他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处于病态,而他和康妮的婚姻也是有名无实,毫无意义[3]。
所以恰特莱不管是从肉体还是心灵上都代表了和谐的失落,残疾不仅使他丧失了生育能力。也代表着生命和血性的失落。而他精明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权利的追求则体现了生命的异化。
二、康妮身上所体现的和谐的失落
康妮是《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中心人物,小说也是靠她来维系这段三角关系的。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与恰特莱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在婚前她去过欧洲的许多地方接受艺术的熏陶,对政治也有一定的了解。那时的康妮还是一个精力充沛、脸色红润、身体强健的姑娘,这时候的康妮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而当残疾的丈夫从前线回来之后,她还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这时的康妮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肉体和心灵上的缺失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痛苦。所以在最初的阶段她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妻子,照顾丈夫的起居,也会推着轮椅带丈夫外出散步或者请朋友来家里聚会。由于丈夫的残疾所以他们之间不可能有性生活,康妮牺牲了一切只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用自己弱小的力量来与社会的主流传统对抗。而且在康妮眼中,性爱并不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自己的幸福也不需要靠性爱来维系。在与梅乐斯相识之前,她曾经和一个剧作家发生过肉体关系,但是她在事后并没有觉得幸福,甚至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康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也为这个事情去看过医生,医生建议她去海外旅游,但是她回来之后觉得一切都没有改观。灵与肉的缺失使康妮产生了很多的烦恼,所以她想要逃离这个家。如果爱情已经不存在了,精神又怎么长久呢。生命的意义不是靠与丈夫之间的责任关系来维持的,也不是与剧作家之间的肉体关系来维持的,需要心灵与肉体的和谐发展。
三、梅乐斯和康妮的结合所体现的和谐人生观
梅乐斯是作者在小说中所颂扬的人物,他具有所有的美好品质。在梅乐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追求和向往。其实在早年的《白孔雀》中,看林人安纳托尔就可以看做是梅乐斯的原型。他具有独立的思想,追求个性解放。梅乐斯从小就生活在树林中。所以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劳伦斯用自己的笔杆描写了梅乐斯所生活的环境,林中的小木屋,银色的树木,灿烂的阳光,流淌的小溪等等,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康妮在于梅乐斯相识之前就已经预感到只有树林才是自己的安身之地。在这里,“树林”其实代表着更深的含义,即一种和谐的生存状态和宁静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了看林人梅乐斯身上。他用自己的热情和爱拯救了被文明禁锢的康妮。所以康妮看到了树木发出的新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这也预示着他生命的复苏,以及和梅乐斯之间和谐性爱关系的开始。
作者对这种和谐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对性爱的肯定中。他希望男女之间通过建立这种和谐的关系来使社会更加稳定。所以他充分肯定了康妮和梅乐斯之间的感情以及性爱关系,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具有完美的人性,性和爱情是不可分割的。他认为现代文明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比如有的人明明自己精神上有问题,却非要限制别人,而真正和谐的性爱关系是可以互补的。他通过对梅乐斯和康妮的感情的描述来表现他们之间的和谐性爱以及他们对现实的超越。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委曲求全或者为了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在爱人面前可以真实地做自己,保留双方的差异从而实现完美的爱,同时这种差异是可以互补的,最后真正实现;灵与肉的和谐。梅乐斯和康妮在树林中所发生的性爱证实了和谐性爱的发展历程,它是循序渐进的。
梅乐斯和康妮第一次发生性爱关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那是康妮第一次到树林,周围开满了野花还有一群母鸡的陪伴,但是面对这些情景使康妮开始哭泣,因为她感到了无尽的痛苦和孤独,也就是在这时梅乐斯在心里对她泛起了同情。在这一次的性爱中,尽管梅乐斯一直在她身边,但是她并没有感受到肉体和心灵和契合,所以康妮很快就离开了树林。康妮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所以她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着梅了斯的来临。等到她第三次见到梅乐斯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性爱才真正得到了灵与肉的和谐,康妮在这个时候感到身心都被融化了。所以她晚上的时候甚至不想洗澡,想永远地留住这种感觉。之后他们之间又发生过很多次性关系,终于他们彻底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四、结束语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终结作品,他在这部小说中也对自己的人生观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康妮和梅乐斯之间的感情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和谐观。所以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体现了希望和绝望的交融,心灵与肉体的结合,从而映射出劳伦斯自然和谐的人生观。
[1]区林.《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及劳伦斯式的和谐人生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128-132.
[2]张永康.D.H.劳伦斯的和谐社会-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恋爱中的女人》[D].曲阜师范大学,2010.
[3]赖艳.荒原无爱——艾略特和劳伦斯作品的爱情观点[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5):44-45,65.
2016-11-26
李莹(1989-),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
I207.4-561
A
1672-2086(2017)01-0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