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7-03-11徐春红
徐春红
(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徐春红
(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义深远,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在美术道路上的发展,作为美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和独特的表现方法,积极的探索有效的引导方法,并从知识面的拓展上以及学生的心性发展上去努力培养。
创造力;培养;积累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学校开设的美术课常常以基础技能和美术知识,美学理论等作为常规教学,其培养目的更多的注重学生绘画——会临摹写生,使用设计软件等,一言以蔽之:够用能用就够了,而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则听由学生自己的天赋自己发展,没有单独拿出来讨论培养。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在美术道路上能走多远。
创造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对美术专业而言它更是必须的一种能力,没有创造力,学生的美术水平就会只停在学习的阶段,而不能学以致用,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才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出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和创造性地画出作品或者设计出适合主题的产品或创造出新的形象等,所以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创造力主要在于产生新的思想,具有很好的审美能力发现和创造出新形式和意境的作品的能力,它是完成新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所必须的一种品质。
创造力应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往往比知识更具意义,它是基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能力。它并不是说一定要学生创造出一个什么新的东西出来,而是让学生用一种新的自己的视角和方法去面对、解决我们习以为常的领域,有自己的体悟和处理方法,这个时候创造力才显现出它的魅力来。在美术活动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创造新的艺术理论、新的方法技巧、新的概念和创作出新风格面貌的作品,这些不同方向和领域都需要学生大量的积累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并不是与其智力水平专业成正比,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技能的体现,但是如果学生墨守成规,没有对艺术中的一些方法加以否定和质疑,对开创自己的认识和艺术风格有强烈的兴趣,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意识,积极探索,也就无法去进行高级的创造性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是一个很复杂很具挑战性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几乎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而是极少而零散的分布在相关的专业课中。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则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多家分析和引导,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以开放的视角接纳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多肯定学生创作闪现出来新的方式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迥异的表达方式,因为人的创造力是基于一个学生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基础,是他自己独特的心理个性的反映,是他关注和感受到的东西留存在脑子里的杂乱记忆,这些记忆碎片于他而言是有意义的,学生自己往往并没有太多意识将这些记忆表象整理出来,如果有了某个场景或契机,它们就会被表述出来。毋庸置凝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自己思想和 内在感觉的生命个体,他关注身边的环境,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关注时间的流逝,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生活的一切都会给他的内在注入想法,这些稍加留意,就会成为艺术的来源和基础。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和周围的生活没有用心去思考,不关注不提炼,那么这个学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思考能力,就不会有创造力。这是一种惰性,思维惰性。创造力首先就要求学生必须打破思维惰性,积极能动地观察、积累、思考。人的懒惰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通常主要的生活空间都是在学校里,环境相对安逸封闭,又因为同样的生活节奏和老师、书籍获得知识等,所以很容易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思维习惯,看问题简单单纯,这对创造力而言是不利的。我们经常看到同在一个学校的学生绘画风格基本一致,表现方法和创作观念雷同,这些都是思维惰性和环境所形成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因为学校环境的宽松,学生年轻有激情,所以只要老师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看法去看问题,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另外还有知识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对文化知识和美术专业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包括实际操作的绘画设计技能技巧,以及广闻博见,对美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美术知识分析鉴赏的能力。任何的创新创造都不是凭空得来,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有了良好的美术基础才更有利于提出新的方法,并对新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最终效果有比较好的预见和修整,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力多加培养,让学生有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很多时候,专业课的教师也会在开学之初给学生列出很多专业之外的书让学生课余时间读,这些都是开发知识面和启迪思维的所需,例如中国哲学,文学书籍,外国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史等等,这些能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时代精神。
在培养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力方面就更非一朝一夕,常常也不是能教出来的,而是顺着学生的心性让学生去感受,摒除后天环境的干扰和成见,自己用心体悟的。就像梵高热烈的金黄色在当时是教会忌讳的禁忌色,但是梵高凭着自己不可遏制的激情大量使用它表现旺盛的阳光感和生命力,从而开创了新的面貌,而当他把金黄的颜色挤在调色板上时,周围看热闹的小孩子们都为那明亮的感人的色彩惊叫起来。看到自然美景人都会有美好的感觉,同样看到美术作品人也会有自己的感受,色彩悦目或者表现出生活的某种感觉,或者有意味等等,即使是一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格子或条纹衬衫衣服,也会有人对它的美感着迷而购买,抽象绘画虽然常常让人无法捉摸,但是还是有它打动人的魅力,这点可以参见赵无极的作品,所以说对美的感受常常是发乎天性的,虽然每个学生的感受力有区别,兴趣点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个性的审美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天性,而不是用后来的标准去界定它干预它。
除此还要注意到学生不同的心性,这和先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那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爱思索推敲的学生总是能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收获。从事美术创作是非常考验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如果学生再有专注执着的探索能力,永不满足的进取心,独立思考和反复实践的品质,那么这个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就非常好。这种积极探索的素质是非常难得的,也因人而异,对于有这方面潜质的学生可以慢慢培养,一点点积累和改变。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件作品,提出新的看法和审美爱好,鼓励学生异于平常的见解,肯定学生的独立思考。又如,在学生进行写生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取舍,并大致设计画面草稿,想像一下它的最终效果,自己思考一下你想表达什么主题,是要优雅还是简洁还是生活气息、或者抽象的风格,等等。并尽可能往自己想要的效果去表现,带上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抛开习以为常的处理方法,大胆的往自己的设计效果上去表现,甚至不必把艺术太当回事儿。在这里,学生动手往个性化的创造上去实现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以讲授和指导,要给学生尝试甚至失败的机会,在启发时也最好有针对性的提一两点建议,因为一次实践解决不了太多问题,有一两点就可以了,循序渐进。没有模式章法可循,也没有建议的指导和其它约束,学生就会放开手脚自由发挥,尽情想象,这样创造才有形成的机会。诚如唐勇力教授所言:画画就是“邪门”,绘画就是搞些旁门左道,“邪门”歪道,要有“邪门”思维。美术如果靠常规性思维观念,正正经经画是难以出新的。创新应成为每个美术从业者的追求目标,别人不敢想的我敢去想,别人没有做的,我可以大胆探索表现,在平时要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去发现美、感受美,并和自己的作品联系起来,不断琢磨和实践论证。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艺术面貌,即使学生的艺术面貌稚嫩没有很好的充分的表达,也要积极给予肯定,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要学生不气馁不自负,多挑剔多审视自己的作品,教师的责任是,发现问题,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沟通,让学生自由的表达,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让学生产生开拓、求异思维的乐趣,教师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很高的眼光,用自己广博的专业学术素养使学生少走弯路。
应该看到,学生的创造力往往都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独特心性来发挥的,作为教师,可以施以更为丰富经验来引导,要善于打破旧有的认识,探讨新的可能,重建新的方法和视角,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和标准,而惟其如此恰恰有利于去发现艺术的本质。也就是说创造力必须有跳出书上的叙述和老师讲授的一些知识这些经常性的标准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的被常态模式所限制,创造力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包括与本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书籍,以及积极参与实践联系,获得更广泛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多鼓励和着意栽培,学生克服惰性思维,调动自己的各种有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也可以试着从各种角度,如影像的、观念的、直觉的、文字的等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被调动出来,虽然在开始时学生的创造性显得幼稚简单,或者没有头绪,但是慢慢学生会知道判断优劣,提高认识。
创造力对于美术专业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将来的每一幅作品都要既不同与以往的又不同于别人的,所以它需要学生无约束无定向的发散性思维,由学生已有的对美术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推及探求更多的表达方式,对艺术作品的否定或改进,这样才会寻求到突破,有自己的面貌特色,个性风格。
艺术的探索追求是无止境的,对美的形式和内涵的探索也有无限的空间,作为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求新的意识来面对学生,摆脱自己是一个拥有更多知识面的指导者的观念,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用深入的批判性的思考,更开阔更灵活的思路帮学生寻找好的语言形式,和学生一起成长。
[1]黄琼.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J].大众文艺,2013.
[2]郑文琼.浅谈创造力在美术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3.
[3]赵蓉.谈谈艺术创造力[J].教育导刊,2007.
[4]张艳梅.美术创作中的创新性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3.
2016-11-24
徐春红(1975-),女,河南信阳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教学研究。
G633.95
A
1672-2086(2017)01-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