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对科学建制的影响

2017-03-11郭秀芹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郭秀芹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理论研究】

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对科学建制的影响

郭秀芹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科学文化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富于特色的科学文化观,特别是科学救国思想和科学人才观促进了科学建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科学建制

科学建制和科学文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科学基本完成建制化,中国科学文化基本形成,构成了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科学建制的不断发展,推进了科学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科学文化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科学家、科学教育家、政治家积极参与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建设,有效地开展了科学技术活动,形成了富于特色的科学文化观,特别是科学救国思想和科学人才观促进了科学建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科学救国思想与科学社团

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险境,亡国灭种的厄运日渐逼近。一大批立志报国的知识分子,直接感受到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目睹到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一场战争,深切体会到这些战争实际上就是军力的竞争、财力的竞争,而军力、财力的竞争,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他们认识到中国衰落到如此悲惨的地位,是科学技术不发达造成的。为了拯救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挽救中国亡国灭种的命运,一些有识之士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而救国、建国的根本战略就是发展科学,就必须建立专门学会。在此背景下许多科学社团云涌而出。尤其是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凝聚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活动,对当时我国科学建制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科学社

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想成为时代思潮。为了救国、建国,任鸿隽、杨铨、胡明复、赵元任、李四光等一大批知识分子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为将来国家储才备用,重新学习科学,以发展科学、普及科学、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

对比中美两国社会,他们认识到科学乃是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的工具,团结同志、建立科学学会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先进国家集合专门人才、组织专业学会,是科学日益发达的法宝。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并积极行动建立学会。1914年6月,任鸿隽、杨铨、胡明复等在康乃尔大学创办了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创建之初的主要目标是宣传科学。他们创刊《科学》杂志,把美国的先进知识传播给了国内的民众。

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发达与繁荣主要是科学在学术理想、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将中国和欧美发达的社会经济相比较,找到了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中国科学不发达。杨铨在《科学》第12卷上发表了《科学与研究》一文,深刻认识到,在当时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科学,则“无以立国与今世”。《科学》第3卷第2期指出:“科学应用乃救国的良策”。要拯救中国亡国的命运,必须“取彼有用的学术”,“把科学这个东西介绍到中国来,并设法使它开花结果”。因此,中国科学社在它诞生之时,就是一个以发展科学、普及科学、以科学救国为宗旨的科学团体。

成立初的中国科学社,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将《科学》杂志作为一种生意,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他们融入实业救国的大潮,积极宣扬兴办实业。但这样的形式和手段根本不能真正达到振兴中国的目的。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进行第一次改组,成为一个纯学术社团,社务中心负责科学宣传。

美国经历铸成了任鸿隽、杨铨等科学家的科学观念。他们认为科学救国、发展科学不仅是科学宣传、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在1922年7月第二次改组时明确提出“研究学术”的科学研究:将社务重心转向科学研究。随后他们创建了生物研究所,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科研机构的典范。中国科学社员们将本社的科学救国方针的重点由科学宣传转向科学研究。他们身体力行,进行具体的科学实践研究,努力使科学救国思想转化为科研成果,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影响最大的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科学社集聚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积极探索中国科学的体制化,带动了各专门学会、科研机构的成长壮大。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在“科学救国、科学兴国”思潮的引领下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60年并入中国科协。

(二)中国工程师学会

中国工程师学会是民国时期最大的科技社团。它是一个由一万多位工程师组成的学术团体。1913年,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同仁们,为了科学救国、科学建国,更快地发展工程事业,正式成立了一个工程师的学术团体——中华工程师学会,由1912年创立的三个学会合并而成:中华工程师会、中华工学会、路工同人共济会。学会以规定营造制度、发展工程事业、力阐工程学术为宗旨。1918年在美国学习工程技术的留学生,也认识到组织学术团体对建设祖国的重要性,在纽约创建中国工程学会,把联络各项工程人才、协助提倡中国工程事业、研究工程学的应用作为宗旨。中国工程学会是一批掌握科学知识的年轻人开创的事业,生命力极强,短短几年会员就超过1000人,基本上集中了当时工程技术界各方面的精英。两会由于相近的宗旨、相同的事业,接近的社会地位,于1931 年8 月,联合年会在南京举行,正式合并,更名为中国工程师学会。学会的宗旨定为“联络工程界同志,协力发展中国工程事业,并研究促进各项工程学术”, 创立之年仍为1912 年,总会设在南京。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了科学救国积极从事各种活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工程师界领导全国各地成员,以直接或间接形式致力于各项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实施;组织军事工程团体,参加各项相关工作;创办刊物介绍科研成果宣传科学文化;设有若干个工作委员会以开展工作,召开年会,联络全国工程技术界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学会成员还投身于工矿企业指导国防军需器材生产,或迁徙厂务。并建立了奖励金制度,实行学术奖励。1949年,会员人数由1931年两会合并时的2169人、1937年抗战时期的2994人猛增到16717人;团体会员从1937年的17个发展到129 个。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学会停止了活动,档案由总干事张延祥移交给国家,会员们又以全新的姿态投身到崭新的工作行列。

中国科学社、中华工程师学会等社团不仅以自身的学术活动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在科技事业的倡导和唤起社会各界对科技事业的重视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此中国建立科学社团蔚然成风。

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社团虽然举步维艰,各方面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但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救国”思潮的指导下仍在坚持科学活动。抗战胜利后,他们为了实现“科学兴国”的理想,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社团又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科学人才观与科学教育机构

纵观古今中外的兴衰史,谁拥有了科技人才,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要实现革命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理想,建设一个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更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机构-高等学校。高校既是学术人才的汇集地,更肩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因此,以蔡元培、张伯苓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决心兴办教育、兴办高等学校,以培养救国、兴国、强国的人才,保证中华民族长盛不衰。政府和个人成立了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地方公立西江学院,他们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高务实的精神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一)北京大学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全无学术气氛,而是“官僚养成所”。蔡元培深知知识学问、科技人才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十分尊重知识、爱惜人才。1917年他出任北大校长,立志要把北大办成真正的大学。首先要改变学风,就必须有一批才学出众的教师。蔡元培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人才观,注重对人才的任用。坚持“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聘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夏元瑮任理科学长;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兼教授;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兼职讲师;还有李四光、任鸿隽、丁文江等知名学者;复辟派辜鸿铭、刘师培也登上了北大的教坛。北大一时英才云集,面目一新,呈现出百家争鸣、群贤毕至的盛况,成为中国新思想的汇集地。

北大不仅注重对人才的任用,更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蔡元培主张“习文科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在北大实行废科设系,即废除文理两科的科别,将原来的文、理、法等科改组成五部。要求学生文理兼通,以扩大知识领域,具备深厚基础。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联大师生同舟共济,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教学,“中兴业,需人杰”,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抗战胜利后,北大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引下,仍承传“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风,为建设新中国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学生和教师中先后走出了近1000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培养出一大批在中国各界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并且研究出一批重大成果。

(二)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并主持的一所著名私立大学。1903年张伯苓对日本的学校考察后,“益信欲救中国,必须从教育着手,欲使教育完善,必须有一正式学校组织。”他 “坚信教育万能。” 1918年留美归来的张伯苓更加认识到,教育是兴国之本,大学是人才的摇篮。育才救国思想,驱使他创办南开大学。他自始至终信仰人才救国,曾对教育界人士说:“今日中国第一要素,即在教育培养有才干的领袖,以养成一个强有力、公正无私的政府,方可御外;不然如仍象从前一样松惰,则不是别人要亡我,实则是自亡矣”。 “中国将来之希望,关键在人才多少,而学校建立的初衷,就是以造就人才为目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提出很多要求。在天津要求创办大学的呼声也与日剧增。1919年南开大学正式成立。设文、理、商三科,招收96名学生,张伯苓任首任校长。后又曾设矿科,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满蒙研究会,创办化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享誉全国,为国家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抗战期间,南开大学迁址昆明,与清华、北大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 1946年,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回迁天津,又设立理学院、文学院、政治学院和工学院共16个系。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的南开大学成为一所设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普及,促进了科学建制的建立和发展,科学组织越来越多,其活动越来越丰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今天,我国已经迈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呼唤着又一次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到来。回顾历史,对今天科技发展的有益思考和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重视科学建制的发展,坚持科技强国,建立富有成效和活力的科研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高校科技教育体制是国家科学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科技的持续发展。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高校成为培养出类拔萃科技人才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沃土。(3)科学文化的建设水平始终伴随着科学建制的发展,要重视与科学建制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脱离开科学建制的科学文化将会流于空洞,没有先进科学文化理念的指导,科学建制的发展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4)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的建设,既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开展,也要重视借鉴世界上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成就,从而形成以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为两翼的面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体系。

[1]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11.

[2]何淳宽.科学文化与大学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5):4-5.

[3]郭元婕.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2006(6):59-65.

[4]黄宝铮.科学文化的普及传播[J].学会月刊,2003(5):45-46.

[5]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9.

2017-03-15

郭秀芹(1972-),女,山西临县人,吕梁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教学。

N0

A

1672-2086(2017)01-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