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与教学策略
2017-03-11李京珊
李京珊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四川 达州 635000)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与教学策略
李京珊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四川 达州 635000)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全新领域,使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得到改变,既有利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提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多样化的方法指导,设计操作性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总结评价。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特点;价值;策略
在数学课程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中,数学综合实践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综合实践知识不会出现在考试中,而且每个课时的作业几乎所有的资料和练习册都没有配套练习。另外,上好综合实践课又需要家长的配合,当面对这些困难而又不影响分数时,教师们大都抛弃了综合实践课,这与素质教育严重相悖。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重温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与价值,并尝试提出教学策略。
一、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
1.学科性与综合性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方案必须与数学性相契合,“数”的特点一定要鲜明,应具有强烈的数学特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给学生架起了一座与社会和自然相联系的桥梁[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综合性学习,着重突出学生自身的经验以及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如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可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然后和学生一起提炼其中的数学策略,接着让学生讲与数学有关的故事。如曹冲称象、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等。当学生沉浸和陶醉在故事中时,教师接着出示书中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用此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学生思维活跃,很容易就想出了验证方式,并精准地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教师回顾课堂内容时发现,在教学中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而很多教师不停地让学生去死背结论,但没有内化的知识是不可能牢记于心的。综合实践课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了数学知识,这归功于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联系。如语文学科,语文的讲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多看课外书籍,而且使学生学会总结故事、感悟故事,而在搜集这些故事时教师教导学生利用网络去搜集故事,进而使学生不但学会怎样上网查阅资料,体会到网络的作用不仅是聊天、打游戏,也是学习和开拓视野的平台。
2.实践性与开放性
根据“数学现实”原则,数学应来自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触社会、热爱生活[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将与学生生活及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引人课堂,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学对生活和社会的实践作用。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在课堂游戏中应用实践、在交流互动中收获知识、在合作体验中运用数学,通过开放性的学习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狄多公主圈地中,如何去验证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者中哪一个面积最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剪,并一起观察和讨论,在实践与讨论中提升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随着应试教育的“恶化”,分数两极分化现象层出不穷,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差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已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关注与重视。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综合实践则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动手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如“修晒坝经费运算”是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生活中水、沙子、石子、人工等费用;“绘制校园平面图”则更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与合作,通过团队思考与协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空间和方式较多地为学生安排了合作机会,使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理解别人,增强了沟通与表达能力。同时,该课程又使得学生在观察、研究、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设定共同目标、共同研究、明确分工、个体负责、资源共享、荣誉共享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2.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既可以理解为是大众数学,又可以看成是生活数学,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数学课不同,其重点在于“活动”,更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3]。学生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数学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现象与本质,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该课程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快乐,以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此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兴趣以及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不仅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也能促进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和师生共同开展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4]。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而言,能否创设既符合学生发展实际,又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征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和数学实践活动融入现实生活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及实践空间。在具体策略上,要注重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需要了解的事物作为活动主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中皆数学,数学能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供多样化的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形式本身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因而,更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指导,不善于指导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作为教师,关键是要加强方法指导,方法指导的背后是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调查总结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良好的感知体验,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自己发现美、创造美、感悟美的智慧,营造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数学课堂,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也能使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真正促进教学,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个性。
3.设计操作性的实践活动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在抽象数学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发展[5]。综合实践课的学习目的,不是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进行巩固性或者发展性练习,也不是对知识总量的简单扩充,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操作”中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在运用中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4.开展多种形式的总结评价
每项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都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作用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重在对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全过程,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学到了哪些方法。因此,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而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评价重在发现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以及所表现出的闪光点,因此应以引导、鼓励和表扬为主。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把评价渗透到活动的全过程。在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可经常性地问学生:“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你对其他同学(组)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1]钟永辉.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中国民族教育,2010(Z1):70.
[2]顾明珠.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106.
[3]胡六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48—49.
[4]鲍丽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与认识[J].教育科研论坛,2011(1):16—17.
[5]刘晓玲.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4):79—80.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5.035
2017-03-06
李京珊(1981—),女,四川达州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G623.5
A
1008-6714(2017)05-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