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

2017-03-11时香丽

林区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入学机会公平

时香丽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

时香丽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转变期,随着近些年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尤为突出,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教育公平;问题;对策

一、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本质

谈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教育公平。从狭义上讲,教育公平应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人尽其才三方面:有教无类,是起点公平,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因材施教,是过程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合适的教育;人尽其才,是结果公平,让每个人在合适的舞台上才尽其用[1]。本文所讲是教育起点公平问题,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公平。

我国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上主要关注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这是对教育机会均等在“量”上的规定;其二,人人有权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是对教育机会均等在“质”上的规定[2]。本文主要探究机会均等在“量”上的规定,其实就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不足,国家教育部门只能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机会分配,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尽可能地做到教育机会相对合理地分配。

二、目前我国存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随之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于近年来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地方高校开始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入学机会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目前来看,我国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各省区录取比例不均,区域公平问题凸显

区域间入学比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高考招生制度存在地区间的差别。首先,我国实行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在实际招生时采取按区域划线录取方法,各省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学生数量平均分配;其次,我国有一批高等院校拥有自主命题和自主划线的权利,而这批高等院校大都集中在发达城市[3];再次,同样的考卷,优先照顾城市考生,出现落后地区的录取分数严重低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现象。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2.学生诚信意识差,高考作弊现象层出不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通讯手段越来越先进。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利益而利用新兴技术和设备来协助那些想不劳而获的考生参加高考。近年来,全国各地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严抓考风考纪建设,防止高考作弊现象的发生。据了解,有些地方甚至采用各种超乎想象的极端手段来维持考场纪律,比如实行教师异地交叉监考政策等。即使这样,每年还是会有大量的作弊现象被曝光,从近些年各地曝光的作弊事件来看,出现了“组织化”趋势,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原则。

3.高校分布不均衡,各地区入学机会差异大

从高校在全国的分布来看,各地区高校数量存在着明显不平衡,从而导致不同地方的考生入学机会不均等。按照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719所本科院校:其中本科院校最多的省级单位是北京市,有60所;最少的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仅有三所,相差30多倍;而在人口最多的广东省和山东省,也只有37所和40所,远远低于北京;人口排名第二的江苏省,拥有的本科院校数也只有43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平衡[4]。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优先录取本地区的考生,再去招收其他城市的考生,这就导致高校分布多的地区考生拥有入学机会更多,与之相反同理。高校在空间布局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很容易造成不同区域考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

4.家庭经济情况制约,直接影响入学机会平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全国各高校开始实施招生并轨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收费的持续增长,有些高校学费水平已经超过普通家庭的正常承受能力,在贫困地区考生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落后山区,受传统多子多福思想影响,家里一般都会有多个孩子,却往往只能负担一个孩子上大学,其他孩子必须外出打工来维持生存。与之相反,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虽然高考分数没有达到国家分数线,却可以通过金钱来弥补这个缺陷,就读学费昂贵的三本院校,从而获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平等。

5.相关法律不健全,利用法律漏洞谋私利

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进入到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其法律法规有《宪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的高等教育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全面规范高等教育立下了功劳,也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较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来说还有所滞后[5]。

由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有人利用法律漏洞以及自身职权来获取入学机会。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均衡各类人才,使更多有特长、有贡献但成绩却相对落后的考生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国各地高校在招生时都会有一些特殊政策,比如“保送生”制度、特长生、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预科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加分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特殊专业和形式的招生。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导致一些学校和有权、有势、有钱之人通过手中特权和金钱来获取本来就较为短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使一些不符合高等院校招生要求的学生也获取了入学机会,从而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问题。

三、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途径

前面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几方面因素,接下来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和调整相关的制度体系,提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考录取的利益平衡机制,做到兼顾公平

从考试公平的角度来看,高考录取学生必须完全依据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从区域公平角度来看,高考录取必须通过区域配额来调控各区域之间录取人数的悬殊差异;从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来看,高考录取既要讲求考试公平,又必须考虑区域公平[6]。高考录取要符合教育机会平等原则,录取分数线应倾斜于落后地区,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平等,这样才有利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当前,必须加强调控,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

2.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严抓高考纪律

作弊现象频频出现,除去高考纪律不严、部分监考教师因程序烦琐而选择包庇、作弊组织利诱等外部原因外,最本质的原因是考生自己对诚信高考缺乏认识。要改变目前的状态,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平竞争教育,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严惩高考作弊的学生以及提供作弊工具的个人和组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诚信高考,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高中学习交一份满意的试卷,从而使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趋于均等。

3.缩小地区高等教育差距,平衡教育资源分配

要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努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这也是改变我国高等院校布局结构状态不平衡的前提。通过优先发展中西部项目,能够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也能为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国家应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面调整相关政策,对于高等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要加大资源的投入力度,大力扶持中西部省份的高等教育。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合理划分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比例。同时,要鼓励私人投资办学,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4.完善“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保证贫困学生权利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教育部、财政部和各地政府已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助学体系,主要以“奖、贷、助、补、减”五种方式为主,较好地解决了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但无法覆盖全部困难学生[6]。在教育不公平的严峻趋势下,这些举措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构合理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资助机制,特别是完善助学贷款体制已迫在眉睫。作为高校应明确收费标准,根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可少交甚至通过以工代偿方式完全减免学费,使那些有能力、有梦想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为当地培养出一批能够扎根地区的专门高级人才。同时,应号召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确保每一个贫困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以此保障贫困学生也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5.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招生,严抓腐败

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监督体系。在以教育法为基础法的前提下,国家应该在各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如在教育部下面设置高等教育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对政府和高校形成经常性和广泛性监督。通过对教育政策制定、特殊考生录取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地方高校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办学和招生,从而有效合理地保护考生的受教育权。坚持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根据法律对利用“保送、特长、特招、少数民族”等政策违法招生或进行金钱交易的违法主体进行追究责任。严惩敢于挑战法律法规权威的人,提高法律监督体系对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实际作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2016年6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新修订的《教育法》正式施行。教育公平中包含了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高等教育入学公平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极其重要。

[1]赵贵臣,和忠.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8(7).

[2]吴宏超,范先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成就、问题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3]李明阳.论教育公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吴梅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7(1).

[5]王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制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5).

[6]李远贵.论高等教育公平——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5.005

2017-03-02

时香丽(1988—),女,山西阳城人,法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9.21

A

1008-6714(2017)05-0010-03

猜你喜欢

入学机会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给进步一个机会
笨柴兄弟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