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刘咸炘历史文献学成就
2017-03-11李桂清
李桂清
浅述刘咸炘历史文献学成就
李桂清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刘咸炘,民国著名学者、历史文献家,一生著作宏富,多达二百三十余种,总名为《推十书》。刘咸炘治学广博,在史学、校雠学、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校雠学方面,刘咸炘见解独到,形成了自己的校雠学理论,对古籍目录、辑佚研究颇为深入,为近代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咸炘;《推十书》;校雠学;目录;辑佚
刘咸炘是民国著名历史学家,被学术界称为“天才学者”,近年来学术界对刘咸炘的研究增多,集中表现为对其著作的整理。1996年成都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推十书》,为研究刘咸炘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因为版本影印质量较差且不完整,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又历经五年整理于2009年出版了《推十书》(增补全本),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刘咸炘的学术体系,为其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黄曙辉系统编校的《刘咸炘学术论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包括哲学、史学、子学、文学、校雠学五个部分,是研究刘咸炘的重要资料。除此之外,近年来研究刘咸炘的专著及论文也相继出现,涉及史学、方志学、目录学、文学、书法等学术思想的研究,而在历史文献学的方面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篇单方面的研究,现以此粗浅之论述补研究之不足。
一、刘咸炘及著作
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号宥斋,先世祖籍湖北麻城,终定居四川双流。初为尚友书塾塾师,后为成都大学哲学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其著作总名为《推十书》。刘咸炘以“推十”为其书斋和著作命名,大抵是取东汉许慎《说文》“士”为“推十合一”之义,借此说明其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的宗旨(蒙文通等,2010)9。就学术渊源来看,刘咸炘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辈皆是有名的学者,祖父刘沅位列《清史·儒林传》,有《槐轩全书》传世,刘咸炘师承父兄继承槐轩之学,为其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他对章学诚的学术特别是史学十分推崇,故其治学颇受章学诚思想的影响;再次,刘咸炘生活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故其学术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从治学的内容及成就来看,刘咸炘治学广博,著作宏富,在《推十书》增补全本《前言》中学者萧萐父介绍《推十书》是刘咸炘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校雠学及其他杂著的总集,共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此与徐国光、王道相编成之《双流刘鉴泉先生遗书总目》统计的数目是一样的,但在刘伯榖、朱先炳《刘咸炘先生传略》中记载:“计先生所著之书,共二百三十五部,四百七十五卷,总名《推十书》,推十者,先生书斋名也。”(蒙文通等,2010)23目前学术界多采用第一种说法。刘咸炘一生致力于教学授徒,学术创作亦是为教书育人服务,在自定《推十书》类目录中说:“举心得以授徒,不得不著于纸墨。……仿俞荫甫《春在堂书录要》之例,自定一册,使诸徒得以类求。”(刘咸炘,2009)1142刘咸炘自定类目并把著作分为六类,甲,纲旨,此皆先生学术根所在,多论天人之微,析中外之异。乙,知言,是为子学;丙,论世,主要介绍刘咸炘的史学成就;丁,校雠,主要涉及刘咸炘的目录学等理论;戊,文学;己,授徒书(刘咸炘,2009)1142-1143,这些都是刘咸炘教学和学术的精华所在。2009年《推十书》(增补全本)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庚祝史学,辛杂作,壬札记杂抄、癸未附刊四类,并对刘咸炘的著作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整理分类。这次的整理出版对了解研究刘咸炘学术思想成就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其学术的脉络一目了然。
二、刘咸炘历史文献学成就
文献是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载体,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张燕婴,2007)在孔子看来,文献有两层含义,文即文籍,献即贤才,掌握了这两方面历史的传承才能更为人所知。随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文献”也作了这样的诠释:“文,典籍也;献,贤也。”(朱熹,1983)。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包含“典籍”和“学者”两个基本要素,它涵盖了所有的文献资料和贤能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当代文献被认为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而文献学也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进行文献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提出了文献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为:文献学的理论探究、文献的研究、文献整理、文献学史的总结(周国林和刘韶军,2003)。在中国,文献学又被称为历史文献学,广义的历史文献学指由校雠工作而发展演化出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据学、辨伪学,又由经学讲习传授而演化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注疏学,等等(张大可,2013)。而狭义的历史文献学主要包含为版本、目录、校勘(校雠)等板块。
(一)刘咸炘论校雠
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文献学,但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凡是有关整理、编纂、注释古典文献的工作,都由校雠学家担负了起来(张舜徽,1982)。校雠,又称雠校,起于西汉刘向校书,那时的校雠已含有“学”的因素,因为刘向遍校群书不仅包含校勘,还涉及到了版本和目录的相关知识,只是那时还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所以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校雠学真正成为一门学问始于南宋郑樵撰《通志·校雠略》,在书中郑樵详细阐述了他的校雠学理论,包括古籍文献必须进行分类,形成分类理论,重视亡书的记录与辑佚、校书之法、求书八法、重视解题等等,郑樵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南宋之后,元明两代学术稍显逊色,校雠学也受到影响。清代乾嘉考据之学十分兴盛,章学诚是研究校雠学的一支重要力量,著有《校雠通义》。章学诚对校雠学十分重视,他认为:“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而校订字句,则其小焉……近人不得其说,而於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同异当考辨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张舜徽,1985)章学诚认为校雠学不同于狭义的校勘学,校订讹误只是校雠学的一个方面;自刘向刘歆之后,千百年来校雠不兴,只有南宋郑樵算得上略窥校雠之义。而近世学者混淆校雠学与校勘学之义,更用目录学取代千百年来校雠学的功用,否定了校雠学的存在,章学诚对这个论调进行了批驳;更重要的是章学诚提出了校雠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与刘氏父子的“渊源流别”有异曲同工之妙。近代著名学者王叔岷先生对校雠学也有颇多研究,他在《斠雠学》序言中说,“校雠学是恢复古书本来面目之学。本来面目,包括作者(是否)、书名(同异)、版本(早晚)、篇目(先后)、篇数(多少)、篇名(原貌)、字句(变异)、章节(窃乱)、篇第(分合)、散佚(包括残缺)、真伪等。”(王叔岷,2007)这些著名学者的观点都证明校雠学不等于校勘学,它不仅包括校勘学的内容,还涵盖了版本、目录、辑佚学等方面的内容。民国著名学者刘咸炘博通经史,十分重视校雠学对治学的重要性,其在学者研究基础之上对校雠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硕果累累。“目录学古称校雠学,以部次书籍为职,而本书真伪,及其名目篇卷亦归考定。古之为此者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刘咸炘,2009)233,刘咸炘认为古有目录学,只是习惯称之为校雠学,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图书分类、文献真伪等问题。他在继承前人基础之上再次强调校雠学之根本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仅如此,刘咸炘又提出了古书校读法的概念,他认为目录学又名古书校读法,但此二名的范围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古书校读法还包括了文字学、声韵学、文法学、修辞学等方面。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咸炘精研文献学,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文献学的广义和狭义之分,这一点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刘咸炘治学十分重视学术的联系性,认为史学和校雠学最为基础,相辅相成;校雠学是治学的方法,史学是学术研究的内容。故刘咸炘自谓:“其识之广大圆通,皆从浙东学术而来。谓校雠者,乃一学术方法之名称,以此二学代表读书辨体知类之法而已。”(刘咸炘,2009)1166在史学方面,刘咸炘推崇浙东学术的博通要领,在校雠学方面,刘咸炘认为“明统知类”思想最为核心,只有做到明统知类,学术才能自明。具体说来,《中书·三术》就强调:“诸子统于老、孔,校雠论文统于《七略》,史学统于三体,诗派统于三系。明于老、孔而后诸子之变可理;明于《七略》而后四部可治,文体可辨;明于三体而后史成体;明于三系而后诗合教。”(刘咸炘,2009)7尽管校雠学如此重要,但是要做好这一门学问并不简单,古往今来的大学者都鲜少能够做好,章学诚、纪昀也不例外。故刘咸炘说:“校雠之学,俗士罕见,门目不定,则入书杂乱别裁,互著亦无所施。章氏探源而不通流,纪氏节流而未知源。存古不能通今,救今或背于古,遂使此学芜秽不治。”(刘咸炘,2009)98所以刘咸炘反复强调校雠学的重要性,并希望以此引起学者的重视,惠及学术研究。
刘咸炘的《目录学》同样也是校雠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续校雠通义》和《校雠述林》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探讨图书的分类理论,说明图书分类思想对于学术发展的主要意义,充分证明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性,这是校雠学的核心所在。而《目录学》主要是对前两部著作进行的补充和说明,其着眼点更多是图书的细节,包括了图书的著录、存佚、真伪、名目、篇卷、次第、解题、版本、校勘、格式、文字等等。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之下,刘咸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在他的学术成果当中有很多的“目录”,主要集中于甲辑《先河录·宋人》和丙辑《蜀诵》,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目录散见于其余各辑。《先河录》是刘咸炘对宋人为各书所作之目录序的辑录,以此来考察宋代史学和校雠学之发展,他认为:“至于校雠之学,史体之议,原本宋人,尤为显著。今将明此绝学,幸得溯其微绪,乃甄次其言,都为二卷,而序论之。”(刘咸炘,2009)1145另外,刘咸炘的方志之作《蜀诵》最能体现刘咸炘在目录学上的实践,在《蜀诵》中刘咸炘对自古以来蜀地的文献变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蜀刻书藏书考》强调宋世蜀本最多且贵,当时著名学者的著作及经、史古集皆有蜀本,而蜀刻九经最富盛名,且当时蜀地的藏书家也特别的多。《全蜀艺文志》、《蜀宋世文集今存者》、《元人著述补目》、《三异录钞目》、《周宏祖古今书刻金石目》、《近代蜀人中名人目》、《唐元明人摭遗》、《近世名宦目》等都是刘咸炘所辑的目录类著作,这些为后世学者研究蜀地的地方文化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丁辑未刊稿《内景楼检书记》形成了经类、小学类、史类、子类、集类、外篇、别录的图书目录;己辑《史部要目》列举了史学研究的重要书目,这些都是刘咸炘为学术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二)刘咸炘论辑佚
从文献的流传开始,书的遗佚就伴随而至。“不仅孔子之书,汉人之书至晋已有逸者焉,晋人之书至隋又有逸者焉。隋牛弘上表请开献书之路,论书之佚失至为深切。”(胡朴安,1985)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每一朝代的更迭图书都可能散佚或亡佚,亡书一代多余一代,这对文化的发展相当的不利。隋朝牛弘率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总结出“图书五厄”,以此来提醒统治者和广大的有识之士要注意书的辑佚,只有这两者同时努力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南宋郑樵提出了著名的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除此之外,郑樵还分析了书有名亡而实不亡的情况:前书内容于后书中有记载,前书亡而实不亡;一书收入另一书中,书实不亡等,郑樵的这些论述表明亡书可以从同类的书中进行搜辑,这是开了清儒辑佚的先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应用,郑樵的求书八法虽不尽适用,如近代很多书籍流亡国外,我们不得不求之以外国等等,但是郑氏的求书之法在学术上依然有重大的价值。民国时期,学者刘咸炘对辑佚学也颇有研究。首先刘咸炘追溯了辑佚学的发展历史,指明郑樵《通志·校雠略》在辑佚学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郑樵提出的著名“求书八法”和设求书官的建议颇有赞誉,值得学者借鉴。南宋之后,辑佚进入相对低沉的发展时期,到明代祁承業《澹生堂藏书约》才对亡书和求书进行了一番探讨。清代乾嘉考据之学兴盛,在此情况之下,清代辑佚之风十分盛行,刘咸炘认为清儒辑佚之方法是在郑樵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他说:“书有名亡而实未亡者,今就可征者录之,非如郑渔仲所举之凭虚也。”(刘咸炘,2009)435如“荆公《字说》以亡。《龟山集》第七卷为《字说辨》,可见其略。”(刘咸炘,2009)435刘咸炘对章学诚的《校雠通义》赞誉有加,认为章学诚的治书之法很有见地,如认为在求书之前必须对书进行遴选考证,这个任务最好由州县学校师儒讲习,考求是正,著为录籍,然后再由官府进行搜集著录。另外,刘咸炘认同章学诚所提藏书、求书与辑佚书的联系的论调,强调其重要性。一般清人辑佚成果都会成为专门的著作,如黄奭《黄氏逸书考》二百三十八种、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六百八十一种等,成就卓著。尽管如此,刘咸炘仍客观地指出清人辑佚真正算得上佳作的尚少,其中之疏漏需学者重视。因此刘咸炘以马国翰等的相关辑佚为例总结辑佚之弊。大致为一曰漏,虽此中弊病人皆知之,但能够避免这一点的学者极少。二曰滥,包括臆断附会、本非书文、臆定次序;三曰误,包含不审时代、据误本俗本;四曰陋,包括不审体例、不考源流。上述诸弊皆其大者,至於複异不删,剪裁未当等疏漏更是数不胜数。因此辑佚书时就必须注意这些疏漏,才能更好地进行辑佚工作。其次刘咸炘总结辑佚者所取资最多者,曰三注四大类书,三注为《三国志注》、《水经注》、《文选》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预览》、《太平广记》四大类书。总之,辑佚是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对某人著作或某书内容获得更完整的概念,有助于考证某书或某文主要资料之来源,对于某人的作品之渊源问题可以得到较圆满之解答等等。刘咸炘虽然没有专门进行古书辑佚,但在学术创作的过程中无不透漏着辑佚的行为,刘咸炘习惯把古往今来具有相同性质或相互联系的著作辑录起来形成专门的学问,如甲辑《先河录》、丙辑《蜀诵》、戊辑《史流百一录》、《骈文省抄》、《风骨集》、《推十文》、《一饱集》等都是他在读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成果,这一点无不为后世学者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结语
刘咸炘学高识广,由博趋约,在许多的治学领域都有所创建,特别在校雠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对校雠之学有独到的见解,也已经形成了广义和狭义文献学的概念。在“明统知类”的校雠学理论指导之下,他十分重视古今图书分类著录的思想,并且自己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编写了颇多目录学的著作。在辑佚学方面,刘咸炘追溯了辑佚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辑佚的必要性,强调了辑佚容易产生的弊病和取资著作,这些都是刘咸炘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在20世纪前期,刘咸炘用他的远见卓识和智慧冷静客观的审视中西方文化思潮,在历史文化和学术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近代历史文献学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胡朴安.1985.古书校读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44.
刘咸炘.2009.推十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蒙文通,萧萐父,庞朴,等.2010.推十书导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王叔岷.2007.斠雠学(补订本);校雠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
张大可.2013.张大可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490.
张燕婴译注.2007.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9.
张舜徽.1982.中国文献学[M].河南:中州书画社,4-5.
张舜徽.1985.文献学论著辑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338.
(宋)朱熹.1983.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83.
周国林,刘韶军.2003.历史文献学论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54-55.
Brief Description of Liu Xianxin’s Historical Philology
Li Gui-qing
(History and CultureAcademy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
tract:Liu Xianxin was the famous scholar,historical philology writer,who had many books up to more than 230 species named〈TUI SHI SHU〉.Liu Xianxin had extensive scholarship fields,which made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areas such as history,collation,bibliography,etc.Liu Xianxin had a unique views and formed its own collation theory.He studied on contents of ancient books and collenction quite in-depth, which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literature.
rds:Liu Xianxin;TUI SHI SHU;collation;contents;collenction
K092
A
1671-055X(2017)01-0044-04
10.16595/j.1671-055X.2017.01.010
2016-03-30
李桂清(1991-),女,四川达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文字学)研究。E-mail:4540487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