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2017-03-11蔡兴怀赵军徐健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蔡兴怀赵军徐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蔡兴怀赵军徐健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230041)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求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为出发点,在介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等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具体举措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路径——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及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职;创新创业;路径选择

随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我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常态,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已经占了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其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以引导,遵循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社会和企业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冲动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急迫,作为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有所作为,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精神以及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是指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就是创业者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并付诸行动将其转化为有关的社会具体形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和价值。创业教育就是使人具备创业基本知识,提升其创业的意识、思维和技能等创业基本素质,最终使其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曹杨,2014),不同于传统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是:以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大力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能力和开创性个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面向准备创业、已经创业或成功创业的不同群体,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训练的教育。创新驱动,关键在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技能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来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将大有可为。

二、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实施内涵建设工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的诸多有益尝试和探索。

(一)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核心是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比例和质量,完善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一是各系大多数专业实施“2+1”的工学交替、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进行2年课程学习,第三学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二是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尝试“1+1+1”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将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即一年基础课程学习、一年顶岗实习、一年专业学习的模式。三是国际商务系凸显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职业培训理念,推进合作项目课程设置的中外融合。无论哪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都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了专业与工作岗位的相关度;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了课程的满足度;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双师教学团队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兼职或者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合作研究以及担任行业协会的社会兼职职务等。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授课,形成师资的有效补充,搭建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在合作开发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建立实习就业的长效合作机制。成立由企业、学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进行可行性论证,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切合实际需要。

(三)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与企业深化合作关系,建立职业体验、职业训练、职业实践三段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国际商务系大力建设好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多功能-共享型”国际商贸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管理系大力建设好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信息技术与信息传媒系充分挖掘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产学研的育人功能。二是每个系安排2~3个专业,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良好的实践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与“美国万豪国际集团”、“万达环球国旅”、“浙江阿里巴巴集团”、“科力信息产业”等企业建立的57个校外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良好运行。

(四)完善创业培训服务平台

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创业实践课”,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授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就业创业教育。开展“GYB、SYB”创业意识培训班,企业人员来校开展创业系列讲座,在大学生中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二是校学生会设立就业创业部,成立创业实践协会,定期开展有关拓展活动。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和校学生会在各类活动中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开启就业之窗、创业之路。组织校级“创业策划大赛”,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锻炼学生。三是为在校内创业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保障其办公场地。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成果显著,如创业实践基地“快递收发公司”与七家知名快递公司签约合作,学生自主发明的“自动停止输液装置”项目技术专利目前已经有多家医疗器械厂家与其联系,洽谈合作生产事宜。四是建立企业制校内实训基地,如2013年10月与安徽万达环球国际旅行社共建旅行社校园店,引进旅行社入驻校园,是推进校企合作上新的探索。

可以说,高职学生虽然知识文化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善于接受新事物,敢想敢闯,勇于探索,没有多少就业包袱,反而创新创业优势明显。高职院校只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强创新意识、较强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社会对这一优秀人才群体的需求。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的诸多尝试和探索,自身也碰到和面临了一些客观存在的困境,例如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够科学、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育氛围一般等。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主动响应国家政策,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一步进行改革探索,不断实践创新,形成各具特色、可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努力为国家输送亟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的建议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了总体安排和明确任务要求,要求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要求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时代任务,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做好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理念,克服师资不足、一些现实困境,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的学生,从而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量愿意并有能力投身创业实践的优秀毕业生。

(一)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很理想,但高职院校如果仅满足于对就业人才的培养上,既不利于长远发展,也不符合国家对其定位。为此,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教学模式,引入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实施好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对传统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根本性改革,面向全部在校学生,制订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实施(郑旭辉和蔡乐眉,2015)。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进一步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新抓手,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从学生层面来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满足他们的创业愿望,鼓励他们大胆去实践自己的创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既要看培养出的企业家占毕业生比例,也要看毕业生在企业一线岗位所进行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情况。

(二)培育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5月份强调要进一步培育好创新文化,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要激发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创新创业热情。文化能潜移默化地、长远地影响人,高职院校在校园内应该积极倡导尊重创新、注重创造、勇于担当、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来感染人、影响人、发展人。首先,通过制定政策,在学习评价、学分认定、创业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其次,通过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动员,转变广大师生的观念和理念,形成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最后,建立健全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大各实践环节,让创新意识、思维、训练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培育出浓厚的“校园创客”等创新创业文化。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包括理性认识创业内涵、创业目标、创业品质、创业素质和创业文化等内容和环节。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制定出符合创新创业实际的课程标准并严格实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一是将创新创业课作为通识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将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教育。三是开设系列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对已有较强创新冲动、意识和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技术技巧培训和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创新创业类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并不矛盾,反而能相互促进,专业教师在其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相关内容能较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反过来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专业知识。

(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成败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短缺、专业功底不够、创业实践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要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其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还是采取以专职为主、校内外兼职为辅的方式建立起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队伍。为此,一是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成长的体制和机制,给予专门经费保障其教学和参加培训学习,给予其在专业技术职称认定、行政职务晋升和培训进修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以开放的心态、以宽松的政策引进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创业师资,保障其在校期间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五)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建立“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体系,以解决学校自身资源的欠缺(戴裕崴等,2015)。高职院校只有开发好、整合好校内外资源,努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从而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支撑半径,满足全部学生的多层次、多形式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发起成立由政府、企业、兄弟院校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吸纳整合各方资源。二是打造创新创业相关基地,给予园区场地和经费支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校内外创业模拟基地。三是建设好学生协会,发挥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作用,为学生提供论坛、辩论、征文等形式的沟通交流渠道。四是拓宽创新创业空间,引入“互联网+”理念,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校园创客”空间。

四、结语

正在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最终是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有所作为,才能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输送大量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确保课程体系和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总之,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继续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继续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曹杨.201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戴裕崴,翟鸿萱,李云梅,等.2015.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3):70-73.

郑旭辉,蔡乐眉.2015.论高校的创业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4):11-17.

The Path Sele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I Xing-huai;ZHAO Jun;XU Jian
(Anhui ZHONG-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fei 230041,China)

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requir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develo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great effor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nhui ZHONG-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ntroducing the cultivation mode,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growth platform.Furthermore,the thesis proposes the path selection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which are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ique culture,curriculum system,faculty tea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ath selection

G718

A

1671-055X(2017)01-0082-04

10.16595/j.1671-055X.2017.01.018

2016-03-11

2016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512)。

蔡兴怀(1981-),男,安徽肥东人,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E-mail:34786499@qq.com.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