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25张道华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学生

张道华

创客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张道华

(亳州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安徽亳州236800)

在创客席卷全球,日益翻转传统教育模式的今天,响应创客行动,探索与时俱进的创客教育模式不是盲目地跟风。分析创客教育的功能,梳理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详细介绍创客教育的模式,旨在为我国高校的创客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为创客教育实践提供依据与借鉴。

创客教育;功能;挑战;对策;模式

“创客”好像一缕春风,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洒遍了全国各地。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政府报告里出现一个热词、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姬少亭和梁赛玉,2015)。2012年,趋势大师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创客时代》(Makers)一书中写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创客掀起,创客将改变世界。而现在,创客运动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开展,改变人们学习的方式和消费的途径,也影响着现有的教育体系和经济生产格局。

创客时代给了年轻人展示奇思妙想的机会和化梦想为实践的平台。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前往深圳考察,首站来到柴火创客空间,并加入成为其中一员为创客“添把柴”,更是为创客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使我国的创新技术得到飞跃式地发展,也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苗头指向了创客教育。高校是国家创新的摇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创客教育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及功能将在高校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因此,梳理创客教育的功能,分析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探索具有普适性的创客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客教育的功能

(一)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创客教育

在创客教育情境下,学生可以以项目为中心团队合作,也可进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创造性地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自主选择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深度参与学习及实践。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深度理解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度学习,在如此良性循环中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学生边学习边创造,学习过程与创造过程相互融合,学习与创造不再有明显界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而融会贯通,多学科多文化的碰撞,有助于激发新思想的火花(郑燕林和李卢一,2014)。毫的学院新成立了“雪中飞”创客空间实训室,不同专业但志趣相投的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创新。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也可革新现有的某些技术。创客空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所,这种基于创客教育的学习方式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图1 创新循序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创客教育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培养。在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创客教育对于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起到循序培养的作用(见图1)。譬如,学生可以把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在淘宝网上或市场上销售,亲身经历新产品的设计、制作及销售过程,触摸最新技术信息,为未来就业及创业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财富(杨现民和李冀红,2015)。在产品研发与销售流程中,学生可以请教相关企业有经验的员工,如此也能够加强产教联盟,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为创客教育提供更好的土壤和平台,以备更好地开展创客行动。国家更是为创客们构建了顶级创业投资平台,资助和鼓励优秀创客做出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总而言之,创客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为莘莘学子们在人潮涌动的就业竞争市场另辟蹊径,打开一片新视界。

二、创客教育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一)如何实施创客教育

目前,创客教育在各大高校的开展,无外乎三种方式:一是成立开放的创客教育空间;二是在常规课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创客教育;三是开设专门的创客教育课程(郑艳林,2015)。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备受诟病,但由于创客意识在教育格局中仍处于萌芽阶段,开设专门的创客教育课程尚无法全面实施。

建立组织松散的、完全开放的创客教育空间,是目前创客教育实施最为普遍的形式。按照学习需求,学生可以使用学校创客空间提供的工具和资源,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主题式创客活动,这种创客活动能够随时进行,方便、自由,花费较少。

整合于常规课程中的创客教育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多由相关课程授课教师申请课题,利用经费建立创客实验室,既支持课程教学,又接轨创客教育的实施。课程质量是教育安身立命之根本,创客教育所倚重的“自己动手做”与传统课程的固化结构相辅相成、互为补益。

(二)如何获得合格创客导师

导师是学生实施创客行动的引路人和帮助者。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培训以及实际参与创客行动,为学生提供经验传授和技术指导。但教师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一方面要担任创客导师,往往力不从心,而且也未必能做到全面指导学生的创客活动。因此,必须寻求校外创客空间的帮助,或取得相关企业及行业的指导,对外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创客行动寻得合格导师(傅骞和王辞晓,2014)。

(三)如何搭建对外创客平台

独木难以成林。“创客”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的教育格局中也只是出于萌芽状态。创客教育若想在我国高校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到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转变思想打破陈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外开放思想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营造和谐创客环境,与校外创客空间资源共享(付志勇,2015),互相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取其精华。也可让企业员工或校外人员加入到校内创客空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信息共享。多元素碰撞更容易产生新的创意,为中国创客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创新创客教育模式

创客教育模式下,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构建优质的创客环境和创客空间,重构课程体系开展创客课程(王德宇等,2015),实施创客活动、培育创客文化。为学生营造创造、快乐、分享、协作的学习氛围。通过变革学习方式,进行创客学习。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定期举办创客教育展和创客活动大赛,检验和回馈创客教育的功效,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简单来说,本研究探索的创客教育模式可以归纳为“123456”,即一个理念、两个建设、三个结合、四大体系、五大保障、六大成果。

(一)一个理念:顶天立地

在创客席卷全球,日益翻转传统教育模式的今天,响应创客行动,探索与时俱进的创客教育模式不是盲目跟风。高等教育是国家昌盛及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学生创新能力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标签。创客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顶天立地,即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同时要有立足实际,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二)两个建设:协同创新、全球战略

若想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革新技术。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难以在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一席之位,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创客的兴起,为中国教育的变革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中国高等教育界必须“起而行”,放眼未来,协同创新,以全球战略的眼光部署教育的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向社会证明教育的价值,向公众展示教育的成果。

(三)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创业指导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创客教育的实施,必须稳步推行。高校必须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必须具备引领学生进行创客活动的激情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全新的知识传授模式,主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学校、教师、学生及公众共同努力,为创客教育积累更多的资源和案例,营造浓郁的创客校园文化(徐思彦和李正风,2014)。为此,政府、高校、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各司其职,营造丰富的创客文化氛围,并为创客提供创业指导和就业机会。

(四)四大体系:教学渗透、人才激励、实践引导、平台搭建

创客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积极的教学渗透、合理的激励措施、正确的实践指引及良好的实施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撑。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渗透创新创业的思想;信息宣传方面,学校图书馆可多馆藏创新创业系列图书,多开展“创客之家”茶话会及进行互联网宣传,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在实践方面,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理想成立或加入管理联盟、科创联盟、创业联盟等精英联盟,校内计划拿出部分专业创业基金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或创业初步经费。学校层面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一切土壤性工作和铺垫,为人才培养搭建产教联盟的平台。

(五)五大保障:组织领导、科研理论、经费场地、信息资源、政策制度

创客教育得以实施,必须依赖正确的组织领导、有力的科研理论、严密的政策制度及必要的经费场地和信息资源等。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高校营造创客氛围、教师出谋划策、平台给予资金保障和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这几个环节如果能够做到各尽其责,一个基于创客教育的新型知识生态环境必将得到良性运转(谢作如,2014)。

(六)六大成果:竞赛活动、创业典型、创业社团、科技创业、师导生创、示范辐射

为了重塑教育运作模式,推动创客行动在中国快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将创客理念下的教育成果进行示范辐射,如:宣传创业典型,奖励竞赛活动的获奖者,展示“师导生创”及科技创业的成功典型和创业社团的收获及成果,激励更多的创客们,推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四、结语

中国的创客发展方兴未艾,创客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创客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同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如何探索形成普适性或高推广价值的创客教育模式(吴俊杰,201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需要政府、高校、教师、企业各方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畅想未来,学生学习与创造不再有明显界限,创新与创业同时进行,高等教育将走向新的台阶,创客理念将带给教育全新的世界。

傅骞,王辞晓.2014.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10):37-38.

付志勇.2015.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5):18-24.

姬少亭,梁赛玉.2015-03-05.“创客”走进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5lianghui/2015-03/05/content_ 34965509.htm.

王德宇,杨建新,李双寿.2015.国内创客空间运行模式浅析[J].现代教育技术,(5):33-38.

吴俊杰.2013.创客运动与STEM教育——专访“创客教父”MitchAltman[J].中小学信息教育,(12):39-42.

徐思彦,李正风.2014.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12):1790-1794.

谢作如.2014.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中国信息教育技术,(9):13-25.

杨现民,李冀红.2015.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23-32.

郑燕林.2015.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3):21-25.

郑燕林,李卢一.2014.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K-12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6):42-47.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ak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Dao-hua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ozhou University,Bozhou 236800,China)

ract:Nowadays,Maker education has swept the globe and turned ov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Responding Maker ac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Maker education model don't mean blindly follow sui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unctions of Maker education,combs the challenges that Maker education is facing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Maker education model in this stud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ory research of Maker education,as well as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er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ds:maker education;function;challenge;countermeasure;model.

G424

A

1671-055X(2017)01-0086-03

10.16595/j.1671-055X.2017.01.019

2016-03-1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5ckjh12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msgzs170)。

张道华(1984-),女,安徽六安人,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模式识别与图形图像处理、教师教育等研究。E-mail:67973407@qq.com.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