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型工程硕士培养问题探讨

2017-03-11张华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

张华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192

“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型工程硕士培养问题探讨

张华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192

培养创新型工程硕士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需要,从学校方面来说,需要从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创造开放创新环境、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发挥协同创新中心优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

中国制造2025;创新;工程硕士;培养

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发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作为引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实施却面临着所需创新型高胜任力技能人才匮乏的局面。作为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硕士,其培养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工程硕士教育实施深层次的系统改革,以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

1 “中国制造2025”呼唤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

“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迫切需要大量服务于一线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1.1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战略机遇及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产业形态的产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对我国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高等院校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力量,必须高度认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跨入制造业强国行列、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作用,努力承担好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2 培养大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当务之急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最重要环节。目前中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很多还受制于人、依赖进口程度高,以上都源自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2025”之困,高端制造缺乏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把握阻碍创新型技能型高端人才形成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当务之急。

1.3 “中国制造2025”要求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中国制造2025”也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的核心目标和评价标准应该是能够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并以此规划和推动学校的发展,这也是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国家发展的“加速器”。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必须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其教育过程的核心位置。

2 创新型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工程硕士培养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工程硕士的创新能力整体状况还不容乐观,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原有课程体系陈旧

培养创新型工程硕士, 需要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具有创新教育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但是在目前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仍然注重教授学生系统和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整个课程结构上还比较欠缺综合性,所学课程内容也缺乏前沿性的学科专业知识拓展,不能凸显工程硕士课程内容的特色,也不能适应“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学时内,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2.2 过于偏重理论教学

在我校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还比较偏重理论教学,讲授成熟的观点多,探究前沿性观点少,师生之间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也缺乏争鸣、碰撞,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理论而缺少探究的勇气和冲动。有的工程硕士很少参加学术会议,不与企业交流,视野狭隘,企业也缺乏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工程硕士培养结构和质量与北京市产业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

2.3 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现有的工程硕士教学模式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缺乏启发与引导、互动与探究。这种注入式的模式使工程硕士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所以说,目前的工程硕士教学方法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2.4 缺乏协同创新理念

目前工程硕士培养还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在培养理念上尚缺少合作创新、结盟创新、互助创新等协同创新的形式与理念,导致培养的工程硕士缺乏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性精神、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不够,创新创业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勇气不足,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等非技术能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5 创新实践环节薄弱

创新更多的是源于实践,因此工程硕士的培养,应该更多地增加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内容,在培养方案中增大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实践教学来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通过生产一线去探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勇气。但实际当中,部分院校由于受基地建设、实验室条件、科研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这无疑会制约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如何面向“中国制造2025”培养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3.1 构建多元培养模式,形成协同培养机制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应突出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将培养工程硕士创新精神摆到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为合作目标,打破部门、学科、专业、科研、教学、各种资源之间的藩篱,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支撑、协同的培养机制;构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工程硕士训练创新思维、提升科研能力提供条件;加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学科群建设,支持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构建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学科生态体系;可以探索高校与企业互派教授、技术员到对方讲课、兼职等做法,形成企业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应鼓励工程硕士走出校园,积极参加行业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开阔国际视野和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创造开放创新环境

在培养过程中,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目标,可以提高工程硕士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一些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课题和行业企业的重大项目,具有前沿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些课题的研究与项目开发的过程无疑可以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浓郁的学术环境。而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可以进行综合系统设计的、由相近学科实验室“联合共建”而成的综合性实验室,以及开放式实践基地等这些方式,可为工程硕士提供自主、开放的创新成长环境。此外,还可通过拨专款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申请自己的科研课题进行创新实践,对其中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励其自主创新。

3.3 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

我们应立足于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开设跨院校、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要以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向为着眼点,在保证必要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开设率,可以把大量的实际案例充实到课程体系中, 并扩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强工程硕士课程的交叉性,以整合和优化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让不同思维、观点、理论、技术之间相互碰撞。这种课程可以解决各学科边界间领域的复杂问题,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通过交流、沟通、协调,对同一个问题便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套新的、与各学科单一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概念,实现理论的整合,从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4 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活动应该从“教学向实践”的转移,建立以工程硕士为主体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的教学过程。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同时,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工程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活跃思维。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有利于工程硕士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将案例研讨、课堂讲解、专题讨论、团队学习、现场教学、实验模拟和专题讲座和数字化学习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批判思维、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需要的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5 加强导师遴选机制,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 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因此,要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导师队伍, 改变传统导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及工程硕士导师上岗遴选制,以激发导师的创造性,建立一支富有创新思维、善于学习进取、具有开拓精神的动态导师队伍。其次,一些拥有发明专利的特殊人才,由于他们涉猎新知识的能力强,教学方式灵活,思路方法新颖,善于挑战学术权威,因此也可以做适当灵活的引进。此外,还可以聘请各行业的知名专家,连同他们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关键技术难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发展的项目带进学校,如果让他们担任工程硕士导师,可以使工程硕士有机会参与国家的重大科研,近距离的接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从而在产学研过程中切实得到宝贵的锻炼。

3.6 发挥“协同创新中心”优势,培养创新工程人才

2011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国内一批高校将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这类平台具有独立的人员、资金等资源,同时平台内开展项目管理,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有利于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中心,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是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3.7 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提升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企业和学校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学校理论教育作为基础,企业课题项目和技术开发作为纽带,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带领下于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模式的最大创新在于实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这种模式以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可以依据企业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开发手段和体系,使得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参与实践教学,实现了学校课堂与企业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毕业论文结合企业实际来选题,通过不断探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使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1] 高静 陆涓.“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培养[J].江苏高教,2014(6):115-116.

[2] 《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9-10.

[3]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9-80.

[4] 周海银.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19-120.

[5] 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 2007(1):85-86.

[6] 唐伶.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30-31.

[7] 冀敏,蔡红专,陈恒. 基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展望,2016(9):347.

[8] 刘军蓉.关于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80-81.

G643

A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6年度高教研究课题资助(2016GJYB10)。

张华杰(1973—),男,河北保定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思扬作品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