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与实现同步小康的对策研究
2017-03-11吴宜财李俊杰
吴宜财,李俊杰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与实现同步小康的对策研究
吴宜财,李俊杰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民族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最大短板和主要难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自治自强实现共赢共享。针对民族地区发展实际,提出实现同步小康的以下对策建议: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和战略定力;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激活优势资源,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和经济实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群众生活;提升人力资本,不断强化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位扶贫开发,不断推进片区攻坚和精准扶贫;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民族地区;同步小康;五大发展;人力资本;扶贫开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由于特殊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民族地区比全国其他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与此同时,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差别化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这将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同步小康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动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和战略定力
1.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决摒弃“等靠要”“小富即安”等陈旧观念,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加快发展、主动发展的紧迫感,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把加快发展、推动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摆在重要位置,把政策资金向发展倾斜、资源力量向发展聚集、工作重心向发展转移,一心一意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加快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
2.树牢五大发展理念。要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加快转变传统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坚持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民族地区发展,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民族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着重解决民族地区发展动力机制问题,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动力活力;要坚持协调发展,着重解决民族地区和民族间平衡发展问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绿色发展,着重解决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全力确保天蓝地绿水清;要坚持开放发展,着重解决民族地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问题,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共享发展,着重解决民族地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力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
3.坚定正确发展方向。要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自觉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看清发展大势和趋势,看准机遇和难题,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毅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坚定不移按照既定的正确发展思路、工作措施,特别是按照科学制定的发展规划蓝图推进实施,一条线一条线去梳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去推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跟进,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解决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真刀真枪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
1.大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水利、电力和信息网络等具有明显投资拉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以更大的力度和广度优先安排、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航空、铁路和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集中力量建设民族自治州连接省会的高速公路和有效覆盖各县的高等级公路网,大力推进对扶贫开发、资源开采和旅游开发有重要作用的县乡公路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和建制村道路硬化建设,积极加快通江达海、沟通东部的重要水运通道和港航设施建设,有效打通民族地区内外联系“大通道”、区内连接“内循环”和农村通行“最后一公里”,实现对内畅通无阻、对外东通西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加强重点水源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重点缺水地区新建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实施一批重点水利项目,着力解决水利薄弱和“饮水难”问题。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完善天然气输送网络,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形成“水火风光”互济、多种能源协调发展格局,切实解决偏远乡镇及农村“有网无电”“有电无力”等问题。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着力推进以光纤化、数字化为重点的城乡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以农村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信息服务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信息化应用水平。
2.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不断优化民族地区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以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步伐,积极促进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有效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功能拓展、服务优化、品质提高,构筑人才、科技、文化、信息、资金等发展要素的集聚洼地。不断提升县级城市承载能力,依托民族地区县城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把民族地区县城所在地打造成产业集聚度高、人口承载力强、功能设施完善、辐射乡镇村集的区域中心,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打造民族风情小镇,抓好特色重点集镇的旅游、商贸、物流等建设,着力建成一批具有少数民族地域风情的特色小镇,使商贸物流型、绿色农业型、生态旅游型等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对民族地区农村发展起到较好的辐射、带动、融合作用。
3.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天然林保护、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荒漠化治理、森林碳汇造林及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大对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环境保护,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确保水环境安全,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和农牧区污染,鼓励民族地区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支持和指导民族地区开发碳汇交易产品,推动纳入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重点企业购买民族地区开发的林业碳汇交易产品,增强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效益。
三、激活优势资源,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和经济实力
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开发较晚,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较强的经济后发优势,开发利用好这些优势,对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至关重要。
1.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有效提升民族地区资源支配力,切实解决自然资源“富”和经济发展“穷”的矛盾,结合民族地区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和地域分工格局,有力有序加大对土地、水能、矿产、生物、旅游以及民族人文等富集资源和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真正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要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多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民族经济活动区并存的特殊性,统筹兼顾好开发与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外部主导与地方参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做好开发地居民传统生态知识、生计方式与资源开发过程的有效衔接,通过资源开发带动民族地区的内生性、包容性发展,使不同主体、人群及区域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实现利益共享、发展互惠。
2.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把“资源”“区位”“生态”和“文化”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经济特色,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提升特色农牧林业发展水平,积极培植壮大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业、设施农业、蔬菜花卉业、中医药材等特色优势绿色产业,支持民族地区推行“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着力打响民族牌、生态牌、产业牌。大力发展特色工业,重点支持符合民族地区特点和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项目向民族地区优先布局,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工业园区,全面扶持民族贸易企业、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和民族特色企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带动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积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服务提升,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文化旅游业,有效支持民族地区推出一批以民族文化游、生态山水游、民族风情游、红色圣地游等为代表的独特旅游品牌。
3.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打破民族地区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传统民族手工业为辅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新兴商业模式,多元培育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制造与服务结合、科技与市场结合、产业与金融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统筹发展商贸流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大力发展商业会展、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新型业态,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科技成果挂牌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努力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需求匹配的商贸服务网络,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有机融合,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工农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工农业服务化。
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群众生活
1.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不断优化医疗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州级、县级医院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民族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养老机构等医疗卫生资源,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开办医疗机构,推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显进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行医药分开、分级诊疗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开展民族地区医疗人员培养工程,推进医疗对口帮扶支援,支持民族医药医技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健康信息服务、智能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医德医风明显好转、医疗费用有效控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疾病预防等体系建设,做好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及重症精神疾病等综合防治,加强优生优育服务指导,重视少数民族群众心理健康服务,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提高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和注重向弱势群体倾斜两手抓,注重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健全符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多层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注重把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结合起来,鼓励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着力推进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多渠道促进民族地区各类群体稳步就业。因地制宜地探索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模式,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信息网络建设,有效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职工储蓄性养老保险,健全重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牧民群众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3.加强文化传承保护。积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各级文化专项资金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扶持民族文化传承和交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加快对少数民族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建设,注重对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养,积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惠民活动,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着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文化工程的建设和开放,加大乡镇、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努力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
五、提升人力资本,不断强化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口素质偏低、人力资本匮乏尤其是人才资源短缺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要坚持“本地开发为主引进为辅、数量质量并重、短效长效兼顾”的思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着力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动力保证。
1.优先重点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规划优先、投入优先和资源配置优先,在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生均拨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造幸福生活能力。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坚持集中办学和方便群众并重的原则,科学规划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经费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盘活优化教育资源,确保民族学生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到乡镇、高中全部集中到县城,每个民族自治州都建有职业教育中心或职教学院,所有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都有学可上。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重点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建设,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保障并改善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优先设置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学校,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强教育条件保障,稳定优化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和激励长效机制,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有效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民族教师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优先稳步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多形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通过完善资助政策、扩大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大民族学生奖励资助力度,确保民族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2.强化科技服务支撑。紧扣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求,加大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民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突出科技惠民,积极推广农产品、畜牧业、林果蔬菜、中药材等种植、养殖和储存加工先进技术,全力抓好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高效农田节水、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农牧民科技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科技富民工程,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科技应用能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站、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乡镇兽医站建设,强化农牧业信息服务及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积极建立以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企业为主的合作协作机制,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效集聚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设立开发民族地区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核心技术的科技开发专项,推动清真食品、矿产资源、民族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改造与应用示范,集中资源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着力打造技术创新、区域创新服务支撑品牌,推动民族地区走上“品牌引领——科技聚集——产业升级——经济跨越”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3.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全力打造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干部人才队伍。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民族自治地方干部政策,坚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人才库,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工作,加大民族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上级机关干部双向交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和多岗位锻炼,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招才引智,切实加大民族地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开发投入力度,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实施急需人才援州计划,组建民族地区发展专家服务团,建立民族地区各类人才培训基地,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为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致富带动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到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培养适用人才、储备未来人才。
六、高位扶贫开发,不断推进片区攻坚和精准扶贫
1.积极探索多元扶贫模式。坚持因地制宜,把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支持、社会保障等“五个一批”举措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实际精准对接,宜扶则扶,宜搬则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谱好“牧羊曲”,推动实现精准滴灌、多元扶贫。坚持分类指导,对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继续实行就地扶贫,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产业,开辟增收途径;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做到一次搬迁、长远受益。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技能培训、技术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增强其增收能力;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救济和救助,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点面结合,突出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深度耦合、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紧密融合,在扎实抓好扶贫措施精到户到人的基础上,对重点贫困村、贫困乡和贫困县实行整体推进,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整体开发和协同攻坚力度,统筹兼顾推动区域发展、开放合作、扶贫联动,引领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在区域发展中带动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中促进区域发展。
2.健全完善长效扶贫机制。统筹兼顾当前脱贫与长远致富,坚持把解决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精准脱贫与帮助致富、直接扶贫与间接扶贫、“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有机结合,强化“源头治贫、稳定脱贫、长效扶贫”观念,以稳定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脱贫致富为中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注重研究扶贫工作规律,健全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坚持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和动态化管理,结合民族地区、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抓住制约具体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症结问题,从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户和最急需办的事入手,分州县乡村各层级制定个性化、菜单式、可操作的长效脱贫路径,在扶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管理“五到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扶贫资源整合、金融扶贫投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干部驻村帮扶、社会力量动员、脱贫对象动态管理、考核问责、绩效评估等各项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3.聚集形成强大扶贫合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携手扶贫济困、参与扶贫开发,不断增强政府、市场、社会和群众合力,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切实发挥政府主导力,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整合行业部门政策、项目和资金,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充分激活市场带动力,注重运用市场方式、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放大扶贫资源效应,积极吸引各类企业、经营组织和投资人等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实现市场铺路、产业扶贫,村企共建、合作双赢。全面调动社会帮扶力,通过完善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体系、搭建社会信息平台扶贫、健全社会扶贫支持政策等措施,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促进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向贫困地区聚集,实现社会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力,既扶贫更扶志,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自觉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七、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
1.优化差别化支持政策。坚持将民族和区域因素统筹考虑,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在严格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前提下,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生事业、生态建设、扶贫攻坚、对口支援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做到政策优先落实、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倾斜,力争民族地区整体受益、整体推进。优化转移支付政策,继续落实对民族地区的财政体制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基础上,持续加大民族地区专项转移支付、民族政策转移支付力度,力争民族自治县实现税收全额返还。优化配套资金政策,对民族自治州、县取消项目资金的规定配套政策,使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维护稳定和改善民生。优化产业政策,推动建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能源资源类重大产业项目、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民族地区优先布局,积极引导民族地区发展“飞地经济”,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在土地、税收、环保等方面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实行务实的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协调各级金融部门加大对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优化促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政策,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支持民族特需商品发展,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2.加强先导性改革创新。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有效突破制约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出台实施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和先导性的改革举措,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动力保证。推动重大改革在民族地区率先实施,纵深推进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行政审批、金融体制、商事制度、文化事业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族地区设立大的改革试验区、经贸合作实验区和自由贸易区,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民族地区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机制,为民族地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回旋余地和发展机遇。坚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注重“接、放、改、行、管”相结合,强化市场理念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减少行政审批为改革的突破口,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实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点战略实施带来的开放发展重大机遇,自觉找准发展定位、当好前沿阵地,推动实现发展互惠、合作共赢。稳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在历史、区位、文化、市场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推动要素、资本、商品、能源等多领域合作交流,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陆上六大国际经济走廊建设,重点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特区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持续扩大边民之间的合法经贸活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双向流动,建设和谐、稳定、富裕的新边疆。全面扩大对内开放,顺应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经济差异性要求,有效利用好长江经济带为民族地区扩大对内开放提供的重大发展机遇和合作平台,加强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建立开放式信息传递协作关系网络,加大资金横向融通和市场双向畅通力度,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大力引进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对自有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推动民族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改造和市场结构更新,实现民族地区的空间布局优化、要素组合优化和资源配置优化。
八、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1.大力加强民族法治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民族区域自治关系,坚持落实依法治国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在法治轨道上凝聚各民族共同力量,平衡各民族共同利益,构建各民族和谐关系,破解各民族矛盾纠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方立法,完善配套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执行监督机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推行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推进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政府民族事务依法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着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法制观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体系,加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推动各族群众自觉守法、善于用法,不断打牢民族团结的法治基础。
2.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多元治理能力,坚决确保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民族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加强社会风险源头防控,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和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努力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安全应急能力。有效增强社会治理合力和活力,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与载体,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群众工作,在充分发挥“党政”已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作用基础上,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与各种群众性社会团体,吸纳各种民族性、宗教性组织社团,动员社区力量、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共同参与民族事务社会治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化、平等化。
3.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靠和团结各族群众,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主动走动互动、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双语教育等各种民族事务治理实践,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有效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动各民族互动融合,支持少数民族群众跨区域、跨行业有序流动,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事务入手,努力为各族群众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引导各族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切实增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保护、挖掘、发展、交流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1]罗黎明.在全国民族经济工作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现场会上的讲话,2016-03-30.
[2]巴特尔.在第二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2016-09-12.
[3]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三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甘肃网,http://www.gansu.gov.cn/art/2016/8/29/art_4786_284615.html.
[4]《前沿》课题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5(14).
[5]郑长德,钟海燕.“十三五”时期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6]兰红光.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责任编辑:周小梅
F127.8
A
1009-1890(2017)03-0012-07
2017-08-16
吴宜财(1985-),男,湖北神农架人,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李俊杰(1971-),男,湖北房县人,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