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以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为例
2017-03-11王美佳
王美佳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云南玉溪 653100)
一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全称“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多样、体系完整、内涵深邃,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入各界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受到高度重视。
多年来,传习馆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艺术学科为基点,以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和实践为特色,以建设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传习基地为纽带,建设以新兴艺术门类为构架的课程体系,成功地将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作为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跨境民族地区多民族多文化及综合院校多学科的有利优势,创造性地建立原景教学模式,注重体验能力教育,使学生在真实的艺术氛围中体验本土艺术的民族性、情感性、人文性、多样性等魅力。
(二)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
以往“非遗”传承方式更多的是口传心授,但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非遗”及其传承人面临着濒危和消亡的危险。特别是一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只能在博物馆中进行展示,成为固化的、无法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出一条现代大学非遗传承的发展道路。建立完善文化产业营销网络和精品艺术原创中心;形成调查、研究、教学、创设、生产、展演、销售、旅游和精品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实体。同时,开展了语言、音乐、舞蹈、美术、传统手工等方面的民族艺术传承项目。有机的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相结合。将“非遗”用教育体制的方式传承下去,纳入本土教育体系,以文化修养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将本土化素材引入课堂。针对地方院校的艺术教育,强调本土资源的推广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传习馆建立各类实验室18个,开设了25余门本土化全校专业实验和民间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编著 55本教材专著,累计培养学生60389人,指导学生参加各项艺术展演活动并获得省级奖项 68项,打造学生创意创新实训团队9个。建立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数据库,形成丰富的教学和创作资源。
二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民族文化的教学实践
(一)与民间艺人共建的课程教学模式
与民间艺人合作,共同开设文化传承的课程。截止目前,18个传习室已经开设了35门本土化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累计培养学生上万人,开设传统文化技能培训,培养国际学生500多名。专业教师48人、传承人和民间艺人 287人,其中人类学、民族学、美学、语言学、教学原理等专业理论教师15人。
(二)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研究项目
传习室的师生在长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积累了的实践经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真实记录及教育产业活态传承两大环节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本土化资源校园美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形成田野——学校——社会三元一体的文化传承体系,将以往的“固态+活态”的传承模式,增进为“三态”并存。根据自身的特性充分的与教育活动结合,使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校园得以传承下去。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大量的原始资料。并且以玉溪为一个支撑点,联合各地州有特色文化传承教育机构及各传承基地,针对不同项目和学生需求,到不同的地区学习,达到能力形成、培养学生的目标。
(三)依托本土化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经过几年的探索,每个传习室利用地域优势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形成基础、实践、综合三大模块构成的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民族民间艺术收集、整理平台;跨学科综合性说艺、讲坛平台;学术成果研究、交流平台;本土化艺术创作、展示平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平台。
开设本土化课程,实施本土化田野调查研究项目,依托平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原来的“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最终体现在学生能使用所学习到的本土民族文化,运用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创作才能、专业技能以及活动的组织能力。
三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创新,才能更有生命力。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通过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传承机制、搭建市场平台等工作,不断尝试进行创新,从而让民族文化传承更具有可持续性。
(一)创新组织方式
加强主题专研、调研考察。对于创新内容和项目,通过组织与项目相关的各学科领域人才进行专项主题研讨和实施调查研究的方式取得项目的素材,为创新做好前期准备。学习模仿民族民间文化。在情景化教学的公共课程学习中,注重学生对于优秀民间艺术的学习与模仿能力,使之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现代技术与理念融合的艺术创新。学习民间技法的同时,让学生对基本的表现方法有一个从理性认识到感性理解的学习实践过程,知道现代表现方法和民间方法之间的差异。
(二)创新团队建设
在情景化公共课程基础上,发现和组织愿意积极参与和有特殊能力的学生 ,通过组建特色项目的创新团队来实施创意创新,形成学生能力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目标。
(三)创新传承机制
针对本土特色项目划分项目类别和工作流程,分别以项目培育投入和社会投入项目任务的形式,通过组织考察、研讨、分工并指定项目责任和目标的方式组织完成。情景化教育设置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创新作品的陈列和展示。
(四)搭建市场平台
创新领域的市场平台,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建立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大力发展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于创新中形成的特色品牌项目,通过文化产业推广的博览会、学术会、交易会等形式,也可以通过与展陈部门的长期合作形式来进行推广,形成全方位的创新推动力。
四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民族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未来的发展建设和文化创新,主要围绕非遗项目的田野、传承、发展及绝版木刻、古生物、南虫艺术等精品项目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田野调查:大力发挥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优势,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重点在濒危语言和少数民族仪式音乐与舞蹈、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多民族少小支系、民族仪式恢复等方面,依托多学科专家及大量少数民族地区师生共同建设、取得抢救、保护、典藏和研究的成果。大学传承:进一步完善情景化教学模式,将一代传承人(民间艺人)、二代传承人(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其体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建设中,从而实现教学、文化传承、能力培养、生态保护和旅游拓展的教育特色。服务社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文创产业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服务地方社会,紧密围绕“让学生形成模仿民间艺术,融入现代技术、理念的创意创新能力”的中心,探索一条既有丰富地方文化,又有深厚历史渊源的特色艺术发展道路,通过开设全校课程、组织创新团队、搭建市场平台、沟通校地合作等方式开展工作,逐步实现本土文化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的理想。
[1] 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1)[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9):25.
[2] 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3] 董云川,刘永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