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研究
2017-03-11肖呈生钟小芳
肖呈生,钟小芳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研究
肖呈生,钟小芳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免费医学生由于其定向就业的特殊性,职业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有利于保证这一政策设计的初衷。以艰苦奋斗、心系群众和坚定信念为核心要素的长征精神教育引导免费医学生,开展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本文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出发点,分析其与免费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的内在契合性以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途径和注意的问题等。
长征精神;免费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1 长征精神与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内在契合性分析
(1)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基本内容符合长征精神的伟大精神内涵。免费医学生群体,着眼于农村和基层缺医少药的实际困难,以基层医疗卫生能力的提升为政策的初衷,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开展定向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方式,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免费医学生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参与和受益群体,进入这一队伍,意味着“学得好,用得上,下得去”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的接受和确立。
虽然李传兵等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可简明扼要地提炼和概括为“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忠诚理想、坚定信念,民主团结、顾全大局”。 长征精神对包括职业理想信念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引领作用。开展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就是要弘扬长征精神那种艰苦奋斗和扎根基层干事业的职业理想信念,用艰苦奋斗的坚强品质锤炼免费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和与切实以减轻百姓疾苦为己任高尚医德。
(2)医学生救死扶伤神圣职责与伟大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一致。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生,担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光荣使命,他们的仁心仁术和医德水平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医学生的神圣职责也正体现在此。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一次又一次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典范。
历经81年,长征精神所体现出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的优良品质依然发挥着它耀眼的光芒。免费医学生作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代表性群体,理应以群众疾苦为最高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百姓健康放在首位,做到医患协同,真心为民,伟大的长征精神可以作为激励免费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与百姓心连心,视百姓健康为医生的最高追求和首要职责,一心一意潜心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分析
长征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也是开展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的有力抓手。
2.1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伟大长征精神的需要,符合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如今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场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2017年,是长征精神81周年的日子,举国上下非常重视长征精神的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具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天然优势。
其次,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是开展健康中国建设,为基层百姓保驾护航的需要。当前,“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健康中国作为一项新思路和新要求,是一项切实关爱百姓健康、惠民而影响广泛的战略。作为基层健康百姓的守护神,基层医生的素质和奉献精神在这个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征精神中艰苦奋斗和心系群众的优良品质与医生职业的共同点是以人为本,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有利于塑造仁心仁术的基层好医生。
2.2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编撰各类特色教材,让长征精神走进免费医学生的课堂。以长征精神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是开展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阵地,应大力推动长征精神走入课堂,深入青年学子,成为思政课堂的主线。医学院校在免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实结合当前国庆和校情,结合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组织专门力量,以红色文化为基础,编撰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将长征精神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转变为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课堂内容,同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予以呈现,将长征精神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让更多受众群体了解和领略长征精神。
(2)营造浓厚校园文化,让长征精神进入免费医学生头脑。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和载体,体现为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的价值在于潜移默化,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感染免费医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尤其是长征精神的纪念馆、博物馆或者纪念物,并积极以学生的文体活动来展现,以喜闻乐见的的方式来表达对长征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比如伟大长征精神与现代信息科技的积极融合是让学生入脑入心的有效方式,内容和形式的优雅结合能切实让长征精神的伟大光芒在相对浮躁的现代社会绽放熠熠光辉。
(3)实地参观访问,让免费医学生在真实感受中真实感受长征精神。实地参观访问是为了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实地参观访问长征精神的文化和遗址让大家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通过现场实物展示和感受大大提高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也更容易促进红色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免费医学生由于职业的需要,就业去向也是基层,以后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基层百姓。通过实地参观,让长征精神触手可及,在亲身经历中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敢拼搏的革命意志,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基层情感,强化基层认同,建立起与基层百姓的情感联系,凝练他们为基层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坚定决心,培养他们救死扶伤的神圣医学职责和崇高使命。
(4)创建校园网络,让免费医学生跨越时代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当前,包括免费医学生在内的青年学子,是使用网络和移动学习的主力军。网络教育已经深入了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是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就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而言,高校应充分借助网络力量,以网络制图或动画等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将长征精神中对职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传达给免费医学生,让长征精神跨越时代。
(5)开展社会实践,让免费医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延伸长征精神。实践出真知。以长征精神为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资源,也是开展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因地制宜,制定计划,有计划开展体验和感受长征精神的活动。比如有些高校开展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通过免费医学生深入学生生源地基层,寻找那些德高望重、诊疗水平较高而且能几十年如一日的乡村医生,并积极挖掘他们的故事,并形成文字和图文积极发表。这种社会实践,不仅传递了免费医学生身边的正能量,而且通过自身的感受和采访,有利于了解基层百姓疾苦,并强化对基层医生身份的认同,帮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和救死扶伤的优良品质。
3 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实践中将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培养过程,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载体问题。长征精神虽然历久弥新,但毕竟相对抽象。因此,在将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当充分思考相关载体的问题。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议优先考虑采取实地参观访问或者社会实践的方式,以更多体验和身临其境的途径从而收获最佳教育效果。内容方面应该更多侧重于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团结合作以及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等精神或方面的展示和活动,然后积极将收获和感受予以分享,不断强化不同活动载体的教育效果。
(2)实效性问题。实效性问题主要是指将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中应科学规划,注重引导,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不走形式,需要的是真抓实干,切实将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发扬光大。免费医学生作为准医生群体,需要对生命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对医学诊疗技能保持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还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那么在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中就要结合服务对象和基层特点,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发扬长征精神中团结奉公,艰苦奋斗和心系群众以及实事求是、忠诚理想等优良品质。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长征精神是伟大的红色文化之一,后人对长征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可以深入到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和各阶层。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并丰富和发展。
[1]汪行舟,温金英,李晓文.定向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5):727-729.[2]李传兵,刘文科.刍议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41-42.
[3]温金英,张爱萍.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探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5):809-811.
[4]李中学.长征精神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10):96-100.
[5]汪行舟.四字攻略 激活红医精神[J].江西教育,2017(Z2):52.
[6]肖呈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题体验式教学[J].商业故事,2015(28):78-79.
[7]肖呈生.基于红色文化谈免费医学生思政教育对策[J].商业故事,2015(27):107-108.
[8]王飞,沈小勇.面向职业生活的体验式理想信念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5):40-41.
[9]张春和.大学生价值观偏异倾向的矫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65-67.
[10]王小芬,朱新.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6,12(24):123-124.
[11]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26-28.
G641
A
2096-4110(2017)03(b)-0060-0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征精神融入免费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zx16007)研究成果。
肖呈生(1981-),男,江西于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